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救国勇当先锋,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步,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中图分类号]D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005-02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这场运动所创造的“五四”精神,为历代青年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它犹一枚光荣的徽章,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地佩戴在挺立时代潮头的中国青年们的胸前。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节日。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胡锦涛主席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希望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中国青年年年要过中国青年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那么,“五四”精神的原创形态是怎样的?“五四”运动为青年运动指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正确方向?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青年追求进步的动力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阐明的问题。
一、爱国救国勇当先锋,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
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这几年,中国处于一个黑暗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最茫然不知所措的一个时期。因为孙中山先生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昙花一现之后,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此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的救国之路在何方?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机,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并加以扩大;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和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其企图是独霸中国。“二十一条”是个秘密条约,由日方印制的外交文件上,竟然有无畏战舰和机关枪的水印,这是暗示不惜付诸武力!这叫中国人感受到了新的灭顶之灾,可残败贫弱的国家,该如何应对?仍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动了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可这仅仅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而反帝反封、反抗屈辱究竟从何做起?还是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就是在这一系列“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青年学生以自己的先锋队行动,做出了回答,这就是发动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基于上述“二十一条”背景下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残酷压迫和对外妥协投降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精神首先表现为青年学生以满腔的怒火点燃了这根导火线。在北大的学生集会,天安门前的游行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这是青年学生在单独斗争阶段爱国救国勇当先锋的英雄表现。这是不愿为亡国之奴、痛自奋发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了身系天下安危、舍我其谁的先锋队精神,表现出了追赶世界潮流、谋求国家和民族平等的进步精神。这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这与那些屈辱求和的封建官僚,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默怀隐痛的伤时之士,了无生趣的哀哀斯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由于从6月3日开始,北京军阀政府对青年学生进行了严厉镇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工人阶级站出来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具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表现出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工人阶级的带动下,全国小资产阶级和各阶层人民都参加了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爱国运动。这样,从6月3日起,五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五四”运动由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转为以工人为主,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的罢工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革命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在新的斗争阶段,知识分子领袖和青年学生们看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纷纷走入工人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之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展开罢课、罢工、罢市等“三罢”斗争,共同向反动当局施压,以这种方式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并取得了五四运动的目标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学生,撤销了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货币总裁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特别是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由于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和反抗,使“二十一条”不能付诸实施,实际上被废止。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履行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靠的是先锋队与主力军相结合的力量。
学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上的结合,是爱国救国革命行动上的结合,是联合阵线革命感情上的结合,意义十分重大。毛泽东为此专门写了《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两篇重要文章,论述这个问题,他说:“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惟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台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就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在今天“工农群众”已经扩大到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青年,你能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你将大有作为,如果你脱离人民群众,你将一事无成,让我们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获得力量吧!
三、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步,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当时的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及科学观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新文化运动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提倡民主,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提倡科学,也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改造近代中国社会的道路。
到了“五四”时期,就把新文化运动推进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阶段,民主和科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所追求的民主,是劳动阶级的民主、大多数人的民主,并且民主也不再是书斋里的高谈阔论,而是被赋予了实践的含义,以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方式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武器。这时所追求的科学,也有了广狭二义: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社会。这样在“五四”时期,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目标,是引领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进步,引领社会追赶世界潮流进步,最终是引领中国走上革命道路,这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精英,用民主和科学作旗帜,引领人民和社会进步,而他们自己更是走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知识分子思想领袖李大钊、陈独秀,青年精英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等,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骨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中所进发出的中华民族谋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步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宁领导的苏联政府于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这在世界和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中国各阶层人民一致赞扬这是人类的“空前创举”,“正谊人道之前驱”,“真正平等自由博爱之洪钟’,由衷地感激这种史无前例的伟大友谊,称赞苏联政府是“正义人道的娇子”,“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是世界上最可亲爱的人类。”愿和苏联人民及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把全世界掠夺的势力,统统铲除!”
“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作了准备。而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精神,更具有不朽的精神价值,它是我党领导军队和全国人民后来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前奏和思想准备,它是我们建立精神家园的启蒙仪式。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中图分类号]D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005-02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这场运动所创造的“五四”精神,为历代青年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它犹一枚光荣的徽章,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地佩戴在挺立时代潮头的中国青年们的胸前。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这一节日。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胡锦涛主席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希望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中国青年年年要过中国青年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那么,“五四”精神的原创形态是怎样的?“五四”运动为青年运动指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正确方向?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青年追求进步的动力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阐明的问题。
一、爱国救国勇当先锋,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
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这几年,中国处于一个黑暗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最茫然不知所措的一个时期。因为孙中山先生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昙花一现之后,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此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的救国之路在何方?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机,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并加以扩大;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和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其企图是独霸中国。“二十一条”是个秘密条约,由日方印制的外交文件上,竟然有无畏战舰和机关枪的水印,这是暗示不惜付诸武力!这叫中国人感受到了新的灭顶之灾,可残败贫弱的国家,该如何应对?仍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动了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可这仅仅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而反帝反封、反抗屈辱究竟从何做起?还是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就是在这一系列“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青年学生以自己的先锋队行动,做出了回答,这就是发动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基于上述“二十一条”背景下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残酷压迫和对外妥协投降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精神首先表现为青年学生以满腔的怒火点燃了这根导火线。在北大的学生集会,天安门前的游行示威,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这是青年学生在单独斗争阶段爱国救国勇当先锋的英雄表现。这是不愿为亡国之奴、痛自奋发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了身系天下安危、舍我其谁的先锋队精神,表现出了追赶世界潮流、谋求国家和民族平等的进步精神。这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这与那些屈辱求和的封建官僚,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默怀隐痛的伤时之士,了无生趣的哀哀斯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由于从6月3日开始,北京军阀政府对青年学生进行了严厉镇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工人阶级站出来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具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表现出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工人阶级的带动下,全国小资产阶级和各阶层人民都参加了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爱国运动。这样,从6月3日起,五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五四”运动由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转为以工人为主,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的罢工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革命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在新的斗争阶段,知识分子领袖和青年学生们看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纷纷走入工人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之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展开罢课、罢工、罢市等“三罢”斗争,共同向反动当局施压,以这种方式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并取得了五四运动的目标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学生,撤销了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货币总裁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特别是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由于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和反抗,使“二十一条”不能付诸实施,实际上被废止。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履行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靠的是先锋队与主力军相结合的力量。
学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上的结合,是爱国救国革命行动上的结合,是联合阵线革命感情上的结合,意义十分重大。毛泽东为此专门写了《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两篇重要文章,论述这个问题,他说:“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惟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台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就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在今天“工农群众”已经扩大到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青年,你能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你将大有作为,如果你脱离人民群众,你将一事无成,让我们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获得力量吧!
三、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步,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当时的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及科学观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新文化运动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提倡民主,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提倡科学,也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改造近代中国社会的道路。
到了“五四”时期,就把新文化运动推进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阶段,民主和科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所追求的民主,是劳动阶级的民主、大多数人的民主,并且民主也不再是书斋里的高谈阔论,而是被赋予了实践的含义,以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方式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武器。这时所追求的科学,也有了广狭二义: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社会。这样在“五四”时期,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目标,是引领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进步,引领社会追赶世界潮流进步,最终是引领中国走上革命道路,这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精英,用民主和科学作旗帜,引领人民和社会进步,而他们自己更是走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知识分子思想领袖李大钊、陈独秀,青年精英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等,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骨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四”运动中所进发出的中华民族谋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步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宁领导的苏联政府于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这在世界和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中国各阶层人民一致赞扬这是人类的“空前创举”,“正谊人道之前驱”,“真正平等自由博爱之洪钟’,由衷地感激这种史无前例的伟大友谊,称赞苏联政府是“正义人道的娇子”,“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是世界上最可亲爱的人类。”愿和苏联人民及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把全世界掠夺的势力,统统铲除!”
“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作了准备。而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精神,更具有不朽的精神价值,它是我党领导军队和全国人民后来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前奏和思想准备,它是我们建立精神家园的启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