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中,苏轼的《赤壁赋》收录在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单元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赤壁怀古》)则收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单元。最近,笔者在教完《赤壁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探究学习《赤壁怀古》。有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这一文一词,同是苏轼写赤壁,为什么描写的风景却大相径庭”。由这个疑问,我们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查阅资料,竟意外找到了一条破解《赤壁怀古》艺术魅力的通道——错位。
“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文学文本是充满了‘未定点’、‘空白’的‘图式化结构’,这些‘未定点’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这样,作品的意义才能被挖掘出来。因而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暗示,一种邀请,邀请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使作品内涵的意义得以实现。”[1]《赤壁怀古》才百余字,却在地点选择、人物形象、时间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或显或隐的“错位”,这种错位艺术让这首词充满了这种“邀请”,一种智慧、深沉、美学上的“邀请”,并借由这种“邀请”抵达《赤壁怀古》“词艺最高峰”的荣誉。
首先是地点选择的错位。
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中注释说:“苏轼所游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当地人误读为‘赤壁’,进而以为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一般认为,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2]苏轼在《赤壁怀古》中也写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的意思是人们都说,至于“我”认为不一定就是赤壁。
苏轼是被误导蒙蔽还是人云亦云,或是特意以假作真?他在《赤壁洞穴》里是这么说的:“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再有,他在《与范子丰书》里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由此可见,苏轼应该是知道赤鼻矶非发生过鏖战的真赤壁,而是被当地人讹传的“假赤壁”,至少也是颇为怀疑的。
那么,苏轼为何要以假作真、煞有介事地在“假赤壁”缅怀三国英雄、凭吊风流人物,且对着这“假赤壁”一再抒怀,写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
在古诗词中,怀古和伤今是联姻的,“怀古”两字包含着强烈抒情的意味。换言之,苏轼有着伤今的强烈愿望,太想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了,以至于这个“古”是真是假都不管不顾了。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经提到,每段历史的过去与现在都是有关联的。“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的意图就是为了引出历史上精妙绝伦的赤壁之战,借赤壁之战抒发今日之情怀。
其二,人物形象的错位。
赤壁之战是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并由此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中国历史上少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赤壁赋》中,让苏轼心生感慨的是“固一世之雄也”的曹孟德。而在《赤壁怀古》,被苏轼称为“风流人物”“豪杰”的却是周公瑾。细读直接描写周公瑾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里又有两处错位。
其一,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里写着:“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说明周瑜是在攻皖之战后娶小乔,年24岁。而赤壁之战时周瑜年已34岁。熟读史书、知识渊博的苏轼,应该知道在周瑜大破曹军时小乔出嫁已近十年。那为何要将小乔初嫁“嫁接”到赤壁之战时?
关于人物的第二处错位是“羽扇纶巾”。且不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标配就是“羽扇纶巾”,东晋·裴启的《语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由此可见,“羽扇纶巾”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形象。
而周瑜是一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威武勇猛的武将,“臣(诸葛瑾,笔者注)窃以瑜昔见宠任,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虽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那么,苏轼为何要用诸葛的标配形容周瑜?
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同列为人生四大乐事。中国传统“英雄戏”中也常常出现美人形象。把小乔初嫁“嫁接”到赤壁之战时,就是用美人衬托英雄,不仅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而且还表现出周瑜雄姿英发、志得意满、地位特殊(二乔姐妹,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羽扇纶巾”形象上的错位,让武将周瑜更添儒雅,更显指挥若定、风流潇洒。风流潇洒到什么程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惊心动魄的一场血战,火烧连营飞矢如雨,竟然如此轻松自在!腥风血雨变成了儒雅笑谈,淡化了武力实为强化了儒雅。
这样的周公瑾,其实已非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而是作者根据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加工过的艺术形象。这样错位后的周公瑾,可谓爱情、才貌、功业、地位无不称心如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全然实现。而这样的人格理想正是苏轼等深有抱负的士大夫文人的终极梦想。众所周知,此时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谪到黄州,“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3],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是他心头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由此,我们立刻明白,苏轼用“错位”极力渲染周瑜,实则为了反衬自己内心的失意苦闷。周瑜的“雄姿英发”、文武双全、建功立业,映照着他的“早生华发”、被贬黄州、坎坷潦倒。如此鲜明的对比,更见伤感,更显愤慨!
其三,时间设置的错位。
《赤壁赋》中描绘的赤壁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赤壁怀古》上阙的赤壁风景却是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更让人疑惑的是:《赤壁怀古》上阕“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表明时间似乎是白天,下阙“人間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句,又表明是夜晚。而且,能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说明江面风平浪静,景色也完全不同于上阙的“惊涛拍岸”。 假设,为了白天黑夜时间上的一致,将《赤壁怀古》末句改为“一尊还酹江水”。“江月”“江水”一对比,内涵丰浅、境界高下显而易见。
浩茫穹苍,皎皎明月。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浩如烟海。人们借明月寄托相思,怀念亲友,也借明月抒发理想、表达情怀。如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明月成了隐逸情怀的陪伴和见证。
不仅如此,因为月亮孤悬天际,亘古不变,人们常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让人产生对悠悠历史、无限空间的思考。如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傅绍良教授说:“在哲理开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4]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肩挑着河山,一肩挑着明月。在《赤壁赋》里,“月”象征永恒;而《赤壁怀古》中的“月”则可以代称苏轼的理想、志向。在现实中碰撞得头破血流的大文豪,面对赤壁的江月,洒酒酬月,祭奠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感。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苏东坡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自己在悲慨之中的一种超脱,一种跟高远的天地,跟江水与明月的一种结合。”[5]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时间设置的错位也不是东坡误笔,而是诗人的想象、艺术的虚拟。孙绍振教授说过:“诗歌中的物象并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客体的一个特征被主体的某种感兴所选择,在想象中同化的结果。”[6]彼时需要大江汹涌澎湃,它就会在诗人笔下涌起惊涛骇浪;而此时需要大江波澜不惊,诗人就可以让它清明澄净。或者,他写登高望远之时是在白天,看“大江东去”,“乱石穿空”;而俯首祭月之时是在晚上,因为唯有皎洁高悬、亘古不变的月亮才是他此刻的知己,身心的寄托。
清人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说:“词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余秋雨说:“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7]深味《赤壁怀古》中隐藏着的时间、地点、人物的三重错位,明白这三重错位的“暗示”“邀请”,我们才能更充分地理解苏轼借古伤今、旷达高远的情怀,更深刻地体会《赤壁怀古》声震词坛,千古传响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鲁枢元,刘锋杰.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76页,第223页。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75.
[3]傅绍良.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43-47.
[4]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7.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269页。
[6]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4.
[7]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7.
“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文学文本是充满了‘未定点’、‘空白’的‘图式化结构’,这些‘未定点’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这样,作品的意义才能被挖掘出来。因而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暗示,一种邀请,邀请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使作品内涵的意义得以实现。”[1]《赤壁怀古》才百余字,却在地点选择、人物形象、时间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或显或隐的“错位”,这种错位艺术让这首词充满了这种“邀请”,一种智慧、深沉、美学上的“邀请”,并借由这种“邀请”抵达《赤壁怀古》“词艺最高峰”的荣誉。
首先是地点选择的错位。
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中注释说:“苏轼所游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当地人误读为‘赤壁’,进而以为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一般认为,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2]苏轼在《赤壁怀古》中也写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的意思是人们都说,至于“我”认为不一定就是赤壁。
苏轼是被误导蒙蔽还是人云亦云,或是特意以假作真?他在《赤壁洞穴》里是这么说的:“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再有,他在《与范子丰书》里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由此可见,苏轼应该是知道赤鼻矶非发生过鏖战的真赤壁,而是被当地人讹传的“假赤壁”,至少也是颇为怀疑的。
那么,苏轼为何要以假作真、煞有介事地在“假赤壁”缅怀三国英雄、凭吊风流人物,且对着这“假赤壁”一再抒怀,写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
在古诗词中,怀古和伤今是联姻的,“怀古”两字包含着强烈抒情的意味。换言之,苏轼有着伤今的强烈愿望,太想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了,以至于这个“古”是真是假都不管不顾了。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经提到,每段历史的过去与现在都是有关联的。“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的意图就是为了引出历史上精妙绝伦的赤壁之战,借赤壁之战抒发今日之情怀。
其二,人物形象的错位。
赤壁之战是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并由此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中国历史上少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赤壁赋》中,让苏轼心生感慨的是“固一世之雄也”的曹孟德。而在《赤壁怀古》,被苏轼称为“风流人物”“豪杰”的却是周公瑾。细读直接描写周公瑾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里又有两处错位。
其一,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里写着:“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说明周瑜是在攻皖之战后娶小乔,年24岁。而赤壁之战时周瑜年已34岁。熟读史书、知识渊博的苏轼,应该知道在周瑜大破曹军时小乔出嫁已近十年。那为何要将小乔初嫁“嫁接”到赤壁之战时?
关于人物的第二处错位是“羽扇纶巾”。且不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标配就是“羽扇纶巾”,东晋·裴启的《语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由此可见,“羽扇纶巾”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形象。
而周瑜是一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威武勇猛的武将,“臣(诸葛瑾,笔者注)窃以瑜昔见宠任,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虽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那么,苏轼为何要用诸葛的标配形容周瑜?
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同列为人生四大乐事。中国传统“英雄戏”中也常常出现美人形象。把小乔初嫁“嫁接”到赤壁之战时,就是用美人衬托英雄,不仅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而且还表现出周瑜雄姿英发、志得意满、地位特殊(二乔姐妹,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羽扇纶巾”形象上的错位,让武将周瑜更添儒雅,更显指挥若定、风流潇洒。风流潇洒到什么程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惊心动魄的一场血战,火烧连营飞矢如雨,竟然如此轻松自在!腥风血雨变成了儒雅笑谈,淡化了武力实为强化了儒雅。
这样的周公瑾,其实已非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而是作者根据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加工过的艺术形象。这样错位后的周公瑾,可谓爱情、才貌、功业、地位无不称心如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全然实现。而这样的人格理想正是苏轼等深有抱负的士大夫文人的终极梦想。众所周知,此时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谪到黄州,“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3],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是他心头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由此,我们立刻明白,苏轼用“错位”极力渲染周瑜,实则为了反衬自己内心的失意苦闷。周瑜的“雄姿英发”、文武双全、建功立业,映照着他的“早生华发”、被贬黄州、坎坷潦倒。如此鲜明的对比,更见伤感,更显愤慨!
其三,时间设置的错位。
《赤壁赋》中描绘的赤壁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赤壁怀古》上阙的赤壁风景却是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更让人疑惑的是:《赤壁怀古》上阕“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表明时间似乎是白天,下阙“人間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句,又表明是夜晚。而且,能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说明江面风平浪静,景色也完全不同于上阙的“惊涛拍岸”。 假设,为了白天黑夜时间上的一致,将《赤壁怀古》末句改为“一尊还酹江水”。“江月”“江水”一对比,内涵丰浅、境界高下显而易见。
浩茫穹苍,皎皎明月。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浩如烟海。人们借明月寄托相思,怀念亲友,也借明月抒发理想、表达情怀。如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明月成了隐逸情怀的陪伴和见证。
不仅如此,因为月亮孤悬天际,亘古不变,人们常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让人产生对悠悠历史、无限空间的思考。如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傅绍良教授说:“在哲理开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4]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肩挑着河山,一肩挑着明月。在《赤壁赋》里,“月”象征永恒;而《赤壁怀古》中的“月”则可以代称苏轼的理想、志向。在现实中碰撞得头破血流的大文豪,面对赤壁的江月,洒酒酬月,祭奠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感。如叶嘉莹先生所说,“苏东坡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自己在悲慨之中的一种超脱,一种跟高远的天地,跟江水与明月的一种结合。”[5]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时间设置的错位也不是东坡误笔,而是诗人的想象、艺术的虚拟。孙绍振教授说过:“诗歌中的物象并不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客体的一个特征被主体的某种感兴所选择,在想象中同化的结果。”[6]彼时需要大江汹涌澎湃,它就会在诗人笔下涌起惊涛骇浪;而此时需要大江波澜不惊,诗人就可以让它清明澄净。或者,他写登高望远之时是在白天,看“大江东去”,“乱石穿空”;而俯首祭月之时是在晚上,因为唯有皎洁高悬、亘古不变的月亮才是他此刻的知己,身心的寄托。
清人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说:“词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余秋雨说:“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7]深味《赤壁怀古》中隐藏着的时间、地点、人物的三重错位,明白这三重错位的“暗示”“邀请”,我们才能更充分地理解苏轼借古伤今、旷达高远的情怀,更深刻地体会《赤壁怀古》声震词坛,千古传响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鲁枢元,刘锋杰.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76页,第223页。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75.
[3]傅绍良.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43-47.
[4]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7.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269页。
[6]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4.
[7]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