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知识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和不断的验证得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地位不容小觑,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都对我们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如何在课堂巧妙运用实验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值得我们不断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探讨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知识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和不断的验证得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地位不容小觑,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要注重实验教学方法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但是我们现在有的实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效果差,所以物理教师要对实验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
实验仪器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比较陈旧,或者规格不达标,使实验效果不够理想。
(二)老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采取“讲实验”的实验教学方式,讲完实验然后做对应的实验习题巩固知识点。原本能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演示实验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生分组实验未真正落到实处。
2、农村学生的基础过差,分组实验学生不能自主完成,导致老师对学生分组实验要有引导。但是这样的引导往往过度,讲一步学生做一步,忽略了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这样“你来讲,我来做”机械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成长不利。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初中学生自制力不够,实验时不能非常专注,实验课蒙混过关了事,更别提自己设计实验了。自己不能完成,就没有了学习和实验的兴趣。
学生基础较差,实验预习不到位或本身的素质限制他们的预习效果。对实验目的不清楚,不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自然不能设计试验和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够,几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模式中,往往几人依附于一人,没有团队的思考合作,不能使团队中每个人都得到提升。
提升实验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实验准备充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是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这个设计应该包括了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设计。教师实验准备充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更顺利,提高课堂的实验效率。
比如在做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我们的自制小车轨道只有一个,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秒表,方便认识秒表,练习使用秒表。在小车不能顺畅滑行时,改用其他小车,观察实验效果不佳时,将小车换成乒乓球,制作好乒乓球滚动的轨道,轨道边缘用长木尺来做方便读数,实验效果得到改善,实验效率也得到提高。实验仪器不适用时我们尽力做好改进,帮助实验顺利完成。
(二)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课堂多准备演示实验,同时通过邀请学生上台帮助老师进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为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动起来打下基础。讲解知识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转化为知识更容易,也更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方便的,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当堂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课题中可以设计好几个简单又能让学生动手的气体流速变化实验和液体流速变化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避免了看老师做得热闹而不思考的弊端。在通过演示和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变学生轻视实验的思想,学习到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思维。
(三)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分组实验前, 要提前布置好预习提纲,告诉学生需要做哪些课前准备。同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报告单的形式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报告单迅速找准实验目标。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体现出来了,要注重学生的结果反馈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给予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权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进而形成物理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老师的引导要有冲击性
实验课堂的指导,老师要不断思考什么样的引入更容易到达目的,更能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目標。
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老师展示两种不同吹气方式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提问: 分别用不同朝向来吹气乒乓球,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学生会回答:第一种情况乒乓球会向上飞出去,第二种情况乒乓球向下跑得更快。然后,老师分别演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吹乒乓球,结果让学生大失所望,因为结果和学生的猜想正好相反:第一种情况不是飞上去,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向下跑得更快,而是吹不走。为确保实验的真实性,让学生亲自来演示一遍。现实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心理预期完全不同,冲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思考,快速进入探究状态。
(五)适当激励和引导发挥学生实验的主体地位
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单的形式适当降低实验难度,通过阅读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实验摸索,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可而止”的建议。让学生有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机会。
每个小组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推出不同的核心发言人轮流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六)定期开放实验室,延伸实验课堂
学生课堂时间有限,物理实验可以延伸到课外。定期开放实验室,延伸实验课堂,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实验阵地”。有了实验的场所后,老师还要积极的帮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器材,提倡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或者自己制作实验器材。
我曾经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小实验“小孔成像”时,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的盒子给学生展示完小孔成像的特点后,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做几个孔形状不同的小孔成像盒。这个小制作是学生能力能做到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器具,并自己亲自看到实验结果,学生觉得很神奇,当然也更喜欢再次探究,再次验证其他的知识。教师方面要对学生的作品认真对待,在全班进行展评,给优秀者适当奖励,起到示范作用。
以上是我对实验教学方法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没有想法,或者我们的的想法没有得到实施。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有必要真正理解物理实验的意义,更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着手实施的决心,让物理实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方便”,让学生得到益处。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探讨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知识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和不断的验证得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地位不容小觑,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要注重实验教学方法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但是我们现在有的实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实验效果差,所以物理教师要对实验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
实验仪器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比较陈旧,或者规格不达标,使实验效果不够理想。
(二)老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采取“讲实验”的实验教学方式,讲完实验然后做对应的实验习题巩固知识点。原本能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演示实验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生分组实验未真正落到实处。
2、农村学生的基础过差,分组实验学生不能自主完成,导致老师对学生分组实验要有引导。但是这样的引导往往过度,讲一步学生做一步,忽略了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这样“你来讲,我来做”机械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成长不利。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由于初中学生自制力不够,实验时不能非常专注,实验课蒙混过关了事,更别提自己设计实验了。自己不能完成,就没有了学习和实验的兴趣。
学生基础较差,实验预习不到位或本身的素质限制他们的预习效果。对实验目的不清楚,不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自然不能设计试验和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够,几人一组的分组实验模式中,往往几人依附于一人,没有团队的思考合作,不能使团队中每个人都得到提升。
提升实验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实验准备充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是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这个设计应该包括了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设计。教师实验准备充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更顺利,提高课堂的实验效率。
比如在做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我们的自制小车轨道只有一个,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秒表,方便认识秒表,练习使用秒表。在小车不能顺畅滑行时,改用其他小车,观察实验效果不佳时,将小车换成乒乓球,制作好乒乓球滚动的轨道,轨道边缘用长木尺来做方便读数,实验效果得到改善,实验效率也得到提高。实验仪器不适用时我们尽力做好改进,帮助实验顺利完成。
(二)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课堂多准备演示实验,同时通过邀请学生上台帮助老师进行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为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动起来打下基础。讲解知识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转化为知识更容易,也更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方便的,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当堂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课题中可以设计好几个简单又能让学生动手的气体流速变化实验和液体流速变化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避免了看老师做得热闹而不思考的弊端。在通过演示和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变学生轻视实验的思想,学习到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思维。
(三)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分组实验前, 要提前布置好预习提纲,告诉学生需要做哪些课前准备。同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报告单的形式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报告单迅速找准实验目标。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体现出来了,要注重学生的结果反馈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给予学生发言和提问的权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进而形成物理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老师的引导要有冲击性
实验课堂的指导,老师要不断思考什么样的引入更容易到达目的,更能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目標。
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老师展示两种不同吹气方式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提问: 分别用不同朝向来吹气乒乓球,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学生会回答:第一种情况乒乓球会向上飞出去,第二种情况乒乓球向下跑得更快。然后,老师分别演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吹乒乓球,结果让学生大失所望,因为结果和学生的猜想正好相反:第一种情况不是飞上去,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向下跑得更快,而是吹不走。为确保实验的真实性,让学生亲自来演示一遍。现实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心理预期完全不同,冲击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思考,快速进入探究状态。
(五)适当激励和引导发挥学生实验的主体地位
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单的形式适当降低实验难度,通过阅读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实验摸索,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可而止”的建议。让学生有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机会。
每个小组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推出不同的核心发言人轮流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六)定期开放实验室,延伸实验课堂
学生课堂时间有限,物理实验可以延伸到课外。定期开放实验室,延伸实验课堂,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实验阵地”。有了实验的场所后,老师还要积极的帮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器材,提倡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或者自己制作实验器材。
我曾经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小实验“小孔成像”时,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的盒子给学生展示完小孔成像的特点后,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做几个孔形状不同的小孔成像盒。这个小制作是学生能力能做到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器具,并自己亲自看到实验结果,学生觉得很神奇,当然也更喜欢再次探究,再次验证其他的知识。教师方面要对学生的作品认真对待,在全班进行展评,给优秀者适当奖励,起到示范作用。
以上是我对实验教学方法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没有想法,或者我们的的想法没有得到实施。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有必要真正理解物理实验的意义,更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着手实施的决心,让物理实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方便”,让学生得到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