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末的晚清,挣扎在改革与保守、封闭与开放的洪流中,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国人较熟悉英国《泰晤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大报不仅是西方了解大清的窗口,本身也深深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活动中。然而,被华人世界长期忽视的法语、德语以及俄语媒体,当时也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成为非英语国家人士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它们更成为后人了解当时欧陆人士的中国观、亚洲观的重要坐标。法国的Le Petit Journal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Le Petit Journal,虽然从字面上直译为《小报》,但却是当时绝对的法语大报。这是法兰西的第一张日报,创立于1863年,到1890年代,它的发行量达到100万份。这家报纸自1890开始,每周发行画报增刊,用精美的彩色版画报道国际大事,其中有不少中国主题。二战爆发后Le Petit Journal停办。雪珥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收集了数百份Le Petit Journal画报,包括少量同一风格的Le Petit Parisien(《小巴黎》)画报。在《法兰西•斑斓晚清》专栏中,雪珥将精选其收藏中的精美版画,讲述精彩的晚清故事。
1896年7月20日,时尚之都巴黎以一种特殊方式“发布”了新出炉的“名模”及其“时装”:发行量高达100万份的法国大报Le Petit Journal,用头版的整版篇幅,刊登了李鸿章身着黄马褂的大幅彩色画像。这件随着政治气候而穿了脱、脱了穿的黄马褂,俨然成为西方衡量大清政治时尚的风向标。
西方人熟悉黄马褂,是从洋枪队的统领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开始。镇压太平天国时,清政府手头本钱不多,兵、饷都要靠带兵将领自筹,政府能给的只有政策。为了调动保卫大清政权的积极性,黄马褂这一惠而不费的“荣誉”品种,便与“巴图鲁”的称号一样被批量开发,成为不少将领们追求的“时尚服饰”。
这背后,其实是大清政府在政治体制上的又一次重大让步:将政权向汉族士大夫进一步开放,扩大执政基础,提升执政合法性。当年康熙皇帝大开恩科,就是高举孔孟旗号,巧妙回避政权效忠问题,招安和赎买汉族士大夫。
在穿上黄马褂时装的人中,李鸿章随后更获得了连满族勋贵们都望尘莫及的旷世恩典: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赐李鸿章最高等级的三眼花翎,这在二百多年清史中空前绝后,喜得他到处给友人写信介绍三眼花翎如何珍贵。
可李鸿章“孔雀开屏”没几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一边要管着枪杆子的抗日,另一边还要管着笔杆子的外交。忙乱之中,政敌们趁隙而上,罪名都是骇人听闻但莫须有的腐败、通敌,甚至资敌,军机处认为“皆系影响之词,暧昧之事,碍难查办。” 但众口烁金之下,本就焦头烂额的“裱糊匠”李鸿章陷入“囚徒困境”,战不能、和不得,左右为难,忧谗畏讥。
平壤一失,李鸿章果然获咎,黄坎肩、孔雀毛被双双拿下,政敌们则痛打落水狗。美国《纽约世界报》有幅漫画,李鸿章羞人答答地裸身躲在屏风后,黄坎肩、孔雀毛连同大裤衩都丢了一地,邮差则又送来“禁止李鸿章穿xxx”的命令。李鸿章素被西方人当作大清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而他身上的黄马褂、孔雀毛,则俨然成了检验大清改革开放动摇与否的图腾和象征。尽管对于李鸿章本人而言,在那个当口,或者“无衣(无翎)一身轻”,但西方人却将此普遍解读为大清政治寒冬的到来。
未几,“李鸿章”再度成了蓝筹股。那些高喊动人口号的爱国者们,因为不想弄脏自己的双手,只能忽悠并逼迫着李鸿章去“奉旨卖国”,自然要先“赏还”黄坎肩和孔雀毛,拉抬李氏行情。李家父子帮大清料理一地鸡毛,黄马褂无非成了“清洁工”的制服而已。
待到李鸿章受命以亲王规格出访欧美,他本人乃至老外们才真以为风向已转。每到一国,政界、商界要人们乃至媒体都为大清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李鸿章更是处处留心。其时虽是盛夏,李鸿章却常常是全套朝服外罩黄马褂,为维护大清以及自己的尊严而汗流浃背、乐此不疲。
装了一脑袋的新感悟、新思想回国后,李鸿章正准备大显身手,却没料到只因凭吊了圆明园这一并未设禁的禁区,便被政敌们抓住把柄,打入冷宫,随后又被远远地支到广东,驱离出了北京的政治核心。
随后几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痛苦地发现,即使身着黄马褂,头戴孔雀翎(乃至皇冠),裱糊匠依然只是裱糊匠,大清的这间破屋依然风雨无遮。而当黄马褂成为慈禧太后赏给火车司机的小礼物后,这件曾经辉煌的政治时装便开始沦为小丑的道具,大清的马戏便也唱响了终场的挽歌……
1896年7月20日,时尚之都巴黎以一种特殊方式“发布”了新出炉的“名模”及其“时装”:发行量高达100万份的法国大报Le Petit Journal,用头版的整版篇幅,刊登了李鸿章身着黄马褂的大幅彩色画像。这件随着政治气候而穿了脱、脱了穿的黄马褂,俨然成为西方衡量大清政治时尚的风向标。
西方人熟悉黄马褂,是从洋枪队的统领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开始。镇压太平天国时,清政府手头本钱不多,兵、饷都要靠带兵将领自筹,政府能给的只有政策。为了调动保卫大清政权的积极性,黄马褂这一惠而不费的“荣誉”品种,便与“巴图鲁”的称号一样被批量开发,成为不少将领们追求的“时尚服饰”。
这背后,其实是大清政府在政治体制上的又一次重大让步:将政权向汉族士大夫进一步开放,扩大执政基础,提升执政合法性。当年康熙皇帝大开恩科,就是高举孔孟旗号,巧妙回避政权效忠问题,招安和赎买汉族士大夫。
在穿上黄马褂时装的人中,李鸿章随后更获得了连满族勋贵们都望尘莫及的旷世恩典: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赐李鸿章最高等级的三眼花翎,这在二百多年清史中空前绝后,喜得他到处给友人写信介绍三眼花翎如何珍贵。
可李鸿章“孔雀开屏”没几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一边要管着枪杆子的抗日,另一边还要管着笔杆子的外交。忙乱之中,政敌们趁隙而上,罪名都是骇人听闻但莫须有的腐败、通敌,甚至资敌,军机处认为“皆系影响之词,暧昧之事,碍难查办。” 但众口烁金之下,本就焦头烂额的“裱糊匠”李鸿章陷入“囚徒困境”,战不能、和不得,左右为难,忧谗畏讥。
平壤一失,李鸿章果然获咎,黄坎肩、孔雀毛被双双拿下,政敌们则痛打落水狗。美国《纽约世界报》有幅漫画,李鸿章羞人答答地裸身躲在屏风后,黄坎肩、孔雀毛连同大裤衩都丢了一地,邮差则又送来“禁止李鸿章穿xxx”的命令。李鸿章素被西方人当作大清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而他身上的黄马褂、孔雀毛,则俨然成了检验大清改革开放动摇与否的图腾和象征。尽管对于李鸿章本人而言,在那个当口,或者“无衣(无翎)一身轻”,但西方人却将此普遍解读为大清政治寒冬的到来。
未几,“李鸿章”再度成了蓝筹股。那些高喊动人口号的爱国者们,因为不想弄脏自己的双手,只能忽悠并逼迫着李鸿章去“奉旨卖国”,自然要先“赏还”黄坎肩和孔雀毛,拉抬李氏行情。李家父子帮大清料理一地鸡毛,黄马褂无非成了“清洁工”的制服而已。
待到李鸿章受命以亲王规格出访欧美,他本人乃至老外们才真以为风向已转。每到一国,政界、商界要人们乃至媒体都为大清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李鸿章更是处处留心。其时虽是盛夏,李鸿章却常常是全套朝服外罩黄马褂,为维护大清以及自己的尊严而汗流浃背、乐此不疲。
装了一脑袋的新感悟、新思想回国后,李鸿章正准备大显身手,却没料到只因凭吊了圆明园这一并未设禁的禁区,便被政敌们抓住把柄,打入冷宫,随后又被远远地支到广东,驱离出了北京的政治核心。
随后几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痛苦地发现,即使身着黄马褂,头戴孔雀翎(乃至皇冠),裱糊匠依然只是裱糊匠,大清的这间破屋依然风雨无遮。而当黄马褂成为慈禧太后赏给火车司机的小礼物后,这件曾经辉煌的政治时装便开始沦为小丑的道具,大清的马戏便也唱响了终场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