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齐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坐落在齐河流域的定慧寺,是齐河流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构筑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本文主要介绍了定慧寺的坐落位置、修建时间、民间传说。定慧寺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至第12代,必须采取措施,不然这一传说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走向消亡。
关键词:非遗保护;定慧寺;古刹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2-01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北纬36?24’/~73 00/,东经116? 23’/~117 03/。西南邻东阿、茌平,西北与高唐、禹城接壤,北部与临邑相连,东南与济南市隔河相望。县境南北长73公里,东西宽22公里,面积1411平方公里。 全县辖14个乡镇,以粮、棉、桑蚕、林业、蔬菜生产为主,工业产品主要有钢铁、煤炭、化工、造纸等。
齐河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国,乃齐国宰相晏婴封邑之地。定慧寺位于齐河县城旧址(现祝阿镇房家湾村),初建于明朝永乐(明成祖)年间,后经两次大的重修,是齐河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构筑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与济南长清灵岩寺有姊妹寺之称,曾被誉为“济南第一名刹”,齐河城周围的群众普遍传说着“先有小寺,后有大寺”的故事。小寺原是西关西头的龙光寺,大寺就是定慧寺,群众则称之为西大寺。
现修建的定慧寺坐落于祝阿镇杨珍村,位于京福高速,309国道交汇处,在黄河北岸,占地320亩,山门朝正南,自南而北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药师殿五座大殿,其中大雄宝殿为主殿院,前有放生池;西庑自南而北建有角楼、鼓楼、卧佛殿、念佛殿、贵宾楼、往生堂;东庑自南而北建有角楼、客堂、钟楼、居士楼、文殊殿、斋堂、弥陀村等,整个院落全部采用仿古建筑,木质内廊相连接,在正门的东侧与正门平行修建一座高33米的汉白玉佛塔。总投资1.2亿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齐素萍居士融资修建。
齐河县历史悠久,向上追溯,四五千年即有氏族聚居,春秋时期即已城镇,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祝阿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虽各时期隶属不同,但这是交通要塞,兵家重地,商贾云集之处已经形成。齐河建县是金大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五十余年,城内古迹甚多,唐槐汉柏,古树参天,随处可见。明楼、黄亭、文昌阁、督杨书院、大清桥、恩荣坊、大城坊等名胜古迹举不胜举。县内寺庙俱多,如草寺、空林寺、慈恩寺、观音寺、广福寺、玉皇庙、演马庙、元帝庙、五龙庙、龙光寺、定慧寺等达200余处。但无论什么寺庙与定慧寺相比都相形见绌。
定慧寺座落在齐河古城西门里路北三百米处,前临东西大街,西临常年不深不见底的房家湾,东临南北胡同,北临城隍庙,解放后为展览馆,文化馆之用。文革时期佛祖铜像被冶炼,县城搬迁时大寺被拆除。
定慧寺乃成祖文皇帝于永乐年间敕建。距拆除已有五百余年。先是洪武年间,选择十僧分侍诸王、当时荣国公姚光孝,随朱元璋驱逐达虏,屡建战功,大明朝建立后成为开国元勋,赐第京师,姚辞弗受,愿安逸居寺为僧。太祖皇帝逝后,宫廷政变,全国大乱,乱军兵围济南府,姚少师有一徒叫吕智寿,字松岩,在邑龙光寺为僧,姚劝其为国效力,辅助燕王,平乱安邦。并授以密计。吕听其师寡兵山东,招集六郡良家之子,得精兵数千人。姚把吕引见给燕王授指挥使,自此天兵南征北战,所向无敌,屡建战功。燕王即位后,念吕战功卓越,封其都督同知,吕辞不受,愿随姚公游,成祖帝无奈。于齐河城内敕建定慧寺。
定慧寺于永乐三年落成.工匠皆遣自内府。其殿宇之制,藻绘之饰,特为伟丽,寺之大门为金刚殿,殿前有山门,金刚殿之后有大殿。各殿内外雕梁画柱皆仿制皇宫图样,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大殿之内设有佛祖铜像,高约三米,重约数吨,光彩照人。大殿西侧为在僧徒寓所和讲经传道之处。据笔者认为是全省寺观之最,济南名刹之首,齐河人称定慧寺为大寺,龙光寺为小寺。大寺了落成后,智寿法师讲经布道,普度阵亡将士灵魂,声音琳琅,听者络绎不绝,香火甚旺。法师并在小寺前立塔碑,超度亡灵,今姚吕画像尚存,三座石塔碑埋于西关村房台下。
传说修建定慧寺时,云集各种能工巧匠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施工。距完工还有七天,墙体和方柱均已垒好竖起,只剩安装殿檐,这日大早木工把锯好的殿檐运至殿前,结果在安装时,相互之间各不相符,无论怎么核对均不和缝。这下急坏了所有木工,如不按期完工所有工匠将被满门抄斩,要在重新整理以来不及,工匠们如座针毡。近中午时分,西关驿站刘老板进城买东西路过此地,他见工匠们不干活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走过去问个明白,一问才知是遇到大难。刘老板看了檐条后说:“我店内有一笔者住了三天了,每天弄些木条只放墨不下锯,但依我看来,他放的墨,样式与这殿檐极相似。”木工们听后急催他带路一同前往观看,大伙急匆匆来到刘家店,见后院堆了很多带墨的木条。但要下锯恐怕也来不及,便拿起一根赌气摔于地上。奇迹出现了,檐条沿着墨脱落下来,正是所需殿檐。于是大家齐动手,边摔边往大寺运,一安装正好严密合缝,大寺如期完工。工匠想起应谢店中老者,刘老板讲那天就不见了,大家顿悟这是工匠鼻祖鲁班相助也。
大殿前东侧有一块六平方米大青石,石下盖有一步三眼井,且这三眼井三种水味,分甜、咸、淡,无论天旱天涝井中水位无有升降变化,传说这是东海龙王三位太子到内陆游玩的出入口。
定慧寺的传说在齐河一带流传较广,在齐河县志亦有记载。在新县城原文化馆家属院的墙上,有明朝天顺年间重修神像时的一块残碑,字尚清晰,文化馆内有一块完整的碑做了门台,上书“敕赐定慧”四个大字,可以作为这一古建筑的佐证。而定慧寺遗址成为一块平地,只有寺址偏东南地方仍存两个圆柱形石头,像山门柱的底座。
直至今日,定慧寺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至第12代,传承人为房庆江。房庆江,男,汉族,1952年生于齐河县祝阿镇顾房村,自幼听祖父辈讲述定慧寺的传说,为定慧寺的传说第12代传承人。该故事虽有几百年历史,但多为口头相传,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甚少,因此,面临失传境地,如不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这一传说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走向消亡。
作者简介:贾琦(1989.06-),女,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任山东省齐河县文化馆音乐辅导部主任。山东省齐河县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会员。曾获得“古贝春”杯德州市青年歌手大奖赛青年组一等奖。
关键词:非遗保护;定慧寺;古刹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32-01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北纬36?24’/~73 00/,东经116? 23’/~117 03/。西南邻东阿、茌平,西北与高唐、禹城接壤,北部与临邑相连,东南与济南市隔河相望。县境南北长73公里,东西宽22公里,面积1411平方公里。 全县辖14个乡镇,以粮、棉、桑蚕、林业、蔬菜生产为主,工业产品主要有钢铁、煤炭、化工、造纸等。
齐河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西周、春秋时期属齐国,乃齐国宰相晏婴封邑之地。定慧寺位于齐河县城旧址(现祝阿镇房家湾村),初建于明朝永乐(明成祖)年间,后经两次大的重修,是齐河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构筑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与济南长清灵岩寺有姊妹寺之称,曾被誉为“济南第一名刹”,齐河城周围的群众普遍传说着“先有小寺,后有大寺”的故事。小寺原是西关西头的龙光寺,大寺就是定慧寺,群众则称之为西大寺。
现修建的定慧寺坐落于祝阿镇杨珍村,位于京福高速,309国道交汇处,在黄河北岸,占地320亩,山门朝正南,自南而北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药师殿五座大殿,其中大雄宝殿为主殿院,前有放生池;西庑自南而北建有角楼、鼓楼、卧佛殿、念佛殿、贵宾楼、往生堂;东庑自南而北建有角楼、客堂、钟楼、居士楼、文殊殿、斋堂、弥陀村等,整个院落全部采用仿古建筑,木质内廊相连接,在正门的东侧与正门平行修建一座高33米的汉白玉佛塔。总投资1.2亿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齐素萍居士融资修建。
齐河县历史悠久,向上追溯,四五千年即有氏族聚居,春秋时期即已城镇,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祝阿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虽各时期隶属不同,但这是交通要塞,兵家重地,商贾云集之处已经形成。齐河建县是金大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五十余年,城内古迹甚多,唐槐汉柏,古树参天,随处可见。明楼、黄亭、文昌阁、督杨书院、大清桥、恩荣坊、大城坊等名胜古迹举不胜举。县内寺庙俱多,如草寺、空林寺、慈恩寺、观音寺、广福寺、玉皇庙、演马庙、元帝庙、五龙庙、龙光寺、定慧寺等达200余处。但无论什么寺庙与定慧寺相比都相形见绌。
定慧寺座落在齐河古城西门里路北三百米处,前临东西大街,西临常年不深不见底的房家湾,东临南北胡同,北临城隍庙,解放后为展览馆,文化馆之用。文革时期佛祖铜像被冶炼,县城搬迁时大寺被拆除。
定慧寺乃成祖文皇帝于永乐年间敕建。距拆除已有五百余年。先是洪武年间,选择十僧分侍诸王、当时荣国公姚光孝,随朱元璋驱逐达虏,屡建战功,大明朝建立后成为开国元勋,赐第京师,姚辞弗受,愿安逸居寺为僧。太祖皇帝逝后,宫廷政变,全国大乱,乱军兵围济南府,姚少师有一徒叫吕智寿,字松岩,在邑龙光寺为僧,姚劝其为国效力,辅助燕王,平乱安邦。并授以密计。吕听其师寡兵山东,招集六郡良家之子,得精兵数千人。姚把吕引见给燕王授指挥使,自此天兵南征北战,所向无敌,屡建战功。燕王即位后,念吕战功卓越,封其都督同知,吕辞不受,愿随姚公游,成祖帝无奈。于齐河城内敕建定慧寺。
定慧寺于永乐三年落成.工匠皆遣自内府。其殿宇之制,藻绘之饰,特为伟丽,寺之大门为金刚殿,殿前有山门,金刚殿之后有大殿。各殿内外雕梁画柱皆仿制皇宫图样,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大殿之内设有佛祖铜像,高约三米,重约数吨,光彩照人。大殿西侧为在僧徒寓所和讲经传道之处。据笔者认为是全省寺观之最,济南名刹之首,齐河人称定慧寺为大寺,龙光寺为小寺。大寺了落成后,智寿法师讲经布道,普度阵亡将士灵魂,声音琳琅,听者络绎不绝,香火甚旺。法师并在小寺前立塔碑,超度亡灵,今姚吕画像尚存,三座石塔碑埋于西关村房台下。
传说修建定慧寺时,云集各种能工巧匠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施工。距完工还有七天,墙体和方柱均已垒好竖起,只剩安装殿檐,这日大早木工把锯好的殿檐运至殿前,结果在安装时,相互之间各不相符,无论怎么核对均不和缝。这下急坏了所有木工,如不按期完工所有工匠将被满门抄斩,要在重新整理以来不及,工匠们如座针毡。近中午时分,西关驿站刘老板进城买东西路过此地,他见工匠们不干活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走过去问个明白,一问才知是遇到大难。刘老板看了檐条后说:“我店内有一笔者住了三天了,每天弄些木条只放墨不下锯,但依我看来,他放的墨,样式与这殿檐极相似。”木工们听后急催他带路一同前往观看,大伙急匆匆来到刘家店,见后院堆了很多带墨的木条。但要下锯恐怕也来不及,便拿起一根赌气摔于地上。奇迹出现了,檐条沿着墨脱落下来,正是所需殿檐。于是大家齐动手,边摔边往大寺运,一安装正好严密合缝,大寺如期完工。工匠想起应谢店中老者,刘老板讲那天就不见了,大家顿悟这是工匠鼻祖鲁班相助也。
大殿前东侧有一块六平方米大青石,石下盖有一步三眼井,且这三眼井三种水味,分甜、咸、淡,无论天旱天涝井中水位无有升降变化,传说这是东海龙王三位太子到内陆游玩的出入口。
定慧寺的传说在齐河一带流传较广,在齐河县志亦有记载。在新县城原文化馆家属院的墙上,有明朝天顺年间重修神像时的一块残碑,字尚清晰,文化馆内有一块完整的碑做了门台,上书“敕赐定慧”四个大字,可以作为这一古建筑的佐证。而定慧寺遗址成为一块平地,只有寺址偏东南地方仍存两个圆柱形石头,像山门柱的底座。
直至今日,定慧寺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至第12代,传承人为房庆江。房庆江,男,汉族,1952年生于齐河县祝阿镇顾房村,自幼听祖父辈讲述定慧寺的传说,为定慧寺的传说第12代传承人。该故事虽有几百年历史,但多为口头相传,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甚少,因此,面临失传境地,如不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这一传说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走向消亡。
作者简介:贾琦(1989.06-),女,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任山东省齐河县文化馆音乐辅导部主任。山东省齐河县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会员。曾获得“古贝春”杯德州市青年歌手大奖赛青年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