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极富表现力。它不仅能表现事物的量,而且还能表现事物的性状,具有修饰的功用。恰当地运用量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一、灵活地运用量词,能鲜明地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的量词,能表现说话人或喜爱肯定或憎恶否定的感情,如“窝”作量词时,本意指一胎所生的或孵出的动物(如猪、狗等),但后来与动物名词组合在一起,常比喻不良的人物,含有贬斥、否定之意。例如,“(衙门)这是野兽的巢,住的豺狼一窝,好人进不去,进去活不了。”(韦其麟《百鸟衣》)
又如:“二位,来点什么?”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
很显然,“二位”表明服务员很懂得尊重客人,礼貌待人,若换成“你们两个,来点什么”,定会给客人带来不良的感受。粱斌的小说《红旗谱》中“那两个家伙果然要砸门,咚!咚!”,这句中对两人的不礼貌的、粗鲁的行动有点不赞同,所以用“个”。这里,“位”与“个”同是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但表达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位”多含尊重、欢迎、喜欢、热心的成分。“个”是中性词,常在中性、甚至贬义的语境中使用。但“个”字叠用时,却常有赞扬、敬佩之意,如,“个个是练兵能手”,“个个学习顶呱呱”等。而“一个个”又常含贬抑、批评成份,如,“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个都倒了下去”。
二、准确地使用量词,能增强语言的形象表达效果
有些量词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能显示一种很明确的形体,它可以像某些名词、形容词一样,使人联想到具体的形象。如:
(1)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刘白羽《长江三日》)
(2)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1)中的“道”字,表现了天之狭长,而且显示了三峡之窄,以及两岸山势之陡峭高峻,形象地描绘了三峡险峻绮丽的风貌。“片”字所指示的形体与例(2)中“团”比起来,显得轻而薄,准确地写出了浮云的特点。而“团”字所表现的是另一种形体,写出了雾的厚重臃肿。
有些量词之所以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是由于这些量词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来充当的,它仍然保留了原来词性的属性特征。当这类量词来限制某个事物时,常让人觉得被修饰的事物也具有了这个量词原来词性所指称的特点。如:
(3)我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那该是多么雄伟的搏斗,那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想象啊!(刘白羽《长江三日》)
(4)在洞的深处,有自然形成的裂隙,仰首窥视,可以看见一线苍天,所以名日“一线天”。(于敏《西湖即景》)
(5)崖下一带城垣,迤逦而下,终于右隅。(郭沫若《题画自记》)
(6)红砖砌成的高耸的烟囱口上,冒出了一笔灰白色的飘忽的轻烟……(郭沐若《水墨画》)
“一叶扁舟”勾勒了一幅轻舟如浮叶搏浪飘流的明快画面;“一线苍天”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造就的险崖狭壁之间,青天如线的峻丽景象,“一带城垣”把迤逦绵延的城垣比做一条长带,客观、质朴而又雄伟、壮观;“一笔轻烟”则通过喻体“笔”的形象,十分贴切地比喻了轻烟飘忽直上的景况。如果把这几处量词变换一下,改为“一艘扁舟”“一条城垣”“一股轻烟”“一条苍天”,虽然也都准确,但比起上述例句中量词所形成的修辞效果,显然要逊色得多。常见的还有“一口井”“一眼泉窟”“一峰骆驼”等等。
三、恰当地运用量词,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
(7)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鲁迅《故乡》)
(8)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了淡淡的银光,增加了水上的凉意。(巴金《家》)
“一轮圆月”中的“轮”本是名词,是车轮的意思,而车轮又是圆形的,用“轮”来修饰明月,明月就有了轮的特点——“圆”,所以,单用“轮”这一量词,就能让人想象出月的形状。而例(8)中“一弯新月”中的“弯”原来是形容词,有“弯曲”之意,用作量词以状月,使新月显示出弯曲的特点,让人想到新月之形——如弓、如钩、如眉。
有时人们故意打破量词的使用习惯,把限制甲类事物的量词来限制乙事物,使得乙类事物似乎具有了甲类事物的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具有无穷的韵味,使语言产生一种新颖独特的修辞效果。例如:
(9)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10)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朵”通常是限制花的量词,用来写流星,让人觉得“流星”也像鲜花一般美丽迷人。宁静和谐的意境,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缕缕”常用以限制“丝线”一类的东西,用来限制“清香”使得气味有了具体的形状,如丝线一般,绵长、纤细而又轻柔,既准确地写出了荷香淡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一特点,又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
(王经军,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一、灵活地运用量词,能鲜明地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的量词,能表现说话人或喜爱肯定或憎恶否定的感情,如“窝”作量词时,本意指一胎所生的或孵出的动物(如猪、狗等),但后来与动物名词组合在一起,常比喻不良的人物,含有贬斥、否定之意。例如,“(衙门)这是野兽的巢,住的豺狼一窝,好人进不去,进去活不了。”(韦其麟《百鸟衣》)
又如:“二位,来点什么?”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
很显然,“二位”表明服务员很懂得尊重客人,礼貌待人,若换成“你们两个,来点什么”,定会给客人带来不良的感受。粱斌的小说《红旗谱》中“那两个家伙果然要砸门,咚!咚!”,这句中对两人的不礼貌的、粗鲁的行动有点不赞同,所以用“个”。这里,“位”与“个”同是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但表达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位”多含尊重、欢迎、喜欢、热心的成分。“个”是中性词,常在中性、甚至贬义的语境中使用。但“个”字叠用时,却常有赞扬、敬佩之意,如,“个个是练兵能手”,“个个学习顶呱呱”等。而“一个个”又常含贬抑、批评成份,如,“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个都倒了下去”。
二、准确地使用量词,能增强语言的形象表达效果
有些量词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能显示一种很明确的形体,它可以像某些名词、形容词一样,使人联想到具体的形象。如:
(1)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刘白羽《长江三日》)
(2)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1)中的“道”字,表现了天之狭长,而且显示了三峡之窄,以及两岸山势之陡峭高峻,形象地描绘了三峡险峻绮丽的风貌。“片”字所指示的形体与例(2)中“团”比起来,显得轻而薄,准确地写出了浮云的特点。而“团”字所表现的是另一种形体,写出了雾的厚重臃肿。
有些量词之所以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是由于这些量词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来充当的,它仍然保留了原来词性的属性特征。当这类量词来限制某个事物时,常让人觉得被修饰的事物也具有了这个量词原来词性所指称的特点。如:
(3)我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那该是多么雄伟的搏斗,那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想象啊!(刘白羽《长江三日》)
(4)在洞的深处,有自然形成的裂隙,仰首窥视,可以看见一线苍天,所以名日“一线天”。(于敏《西湖即景》)
(5)崖下一带城垣,迤逦而下,终于右隅。(郭沫若《题画自记》)
(6)红砖砌成的高耸的烟囱口上,冒出了一笔灰白色的飘忽的轻烟……(郭沐若《水墨画》)
“一叶扁舟”勾勒了一幅轻舟如浮叶搏浪飘流的明快画面;“一线苍天”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造就的险崖狭壁之间,青天如线的峻丽景象,“一带城垣”把迤逦绵延的城垣比做一条长带,客观、质朴而又雄伟、壮观;“一笔轻烟”则通过喻体“笔”的形象,十分贴切地比喻了轻烟飘忽直上的景况。如果把这几处量词变换一下,改为“一艘扁舟”“一条城垣”“一股轻烟”“一条苍天”,虽然也都准确,但比起上述例句中量词所形成的修辞效果,显然要逊色得多。常见的还有“一口井”“一眼泉窟”“一峰骆驼”等等。
三、恰当地运用量词,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
(7)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鲁迅《故乡》)
(8)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了淡淡的银光,增加了水上的凉意。(巴金《家》)
“一轮圆月”中的“轮”本是名词,是车轮的意思,而车轮又是圆形的,用“轮”来修饰明月,明月就有了轮的特点——“圆”,所以,单用“轮”这一量词,就能让人想象出月的形状。而例(8)中“一弯新月”中的“弯”原来是形容词,有“弯曲”之意,用作量词以状月,使新月显示出弯曲的特点,让人想到新月之形——如弓、如钩、如眉。
有时人们故意打破量词的使用习惯,把限制甲类事物的量词来限制乙事物,使得乙类事物似乎具有了甲类事物的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具有无穷的韵味,使语言产生一种新颖独特的修辞效果。例如:
(9)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10)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朵”通常是限制花的量词,用来写流星,让人觉得“流星”也像鲜花一般美丽迷人。宁静和谐的意境,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缕缕”常用以限制“丝线”一类的东西,用来限制“清香”使得气味有了具体的形状,如丝线一般,绵长、纤细而又轻柔,既准确地写出了荷香淡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一特点,又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
(王经军,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