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整体改革教学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一、以读促写
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析课”。既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价、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优美的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比较式、增删式、换词式等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的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
二、阅读评析
阅读是读懂文章,作文是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适用已学知识的重组创新。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己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动笔画点画批,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评析本文的写作方法。方法步骤:1.熟读课文;2.对照标准边读边圈点画批;3.小组讨论评议。
三、汇报交流
让学生对照标准,汇报自己阅读后的见解,要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叙述。要允许学生发表把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使其更深入细致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通过讨论、汇报,要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先总后分,总起高度概括,引起下文,次要材料略写,写得简要精彩,主要材料分层次细写,生动形象,自然结束全文。
四、运用转化
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再閱读有限的课外读物时,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作好摘录或写体会、读后感;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文字阅读的感悟能力,在这样无数次的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的有机体,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在学生对阅读课进行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生根据本组训练重点,谈谈自己的写作打算,并进行写作练习。如学习《我们知道》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续写,写一篇作文。
阅读教学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因此,我们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创设“四种类型课”。如初一年级设(一)指导起草课;(二)指导修改课;(三)指导批评课;(四)佳作欣赏课。
以写促读。这里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得的欣赏方法去欣赏同学们的习作,欣赏名家名篇,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相互促进。“佳作欣赏课”课堂教学结构如下:
一、出示欣赏标准。可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实际从不同角度、某些方面而定。如写作顺序、段落、层次、中心、景物描写、任务评定等。
二、佳作介绍。主要表彰在本次习作中写的较好的同学,请优秀习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写该过程,朗读作文,大家欣赏。
三、欣赏名家名篇。出示名家名篇(听读、听录音或放大展示)师生共赏。通过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识自己不足。
四、交流评赏情况。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读赏,自我欣赏,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评选佳作授奖。即从本次习作中选择几篇最佳文章给予授奖,并刊登在班、校级黑板报或作文选上,特别好的向报刊杂志上推荐发表。“阅读平评析课”和“佳作欣赏课”这两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真实体现了读中学写,写中有读,读写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心由之路。
一、以读促写
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析课”。既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价、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优美的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比较式、增删式、换词式等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的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
二、阅读评析
阅读是读懂文章,作文是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适用已学知识的重组创新。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己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动笔画点画批,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评析本文的写作方法。方法步骤:1.熟读课文;2.对照标准边读边圈点画批;3.小组讨论评议。
三、汇报交流
让学生对照标准,汇报自己阅读后的见解,要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叙述。要允许学生发表把不同的见解,展开讨论,使其更深入细致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通过讨论、汇报,要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先总后分,总起高度概括,引起下文,次要材料略写,写得简要精彩,主要材料分层次细写,生动形象,自然结束全文。
四、运用转化
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再閱读有限的课外读物时,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作好摘录或写体会、读后感;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文字阅读的感悟能力,在这样无数次的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的有机体,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在学生对阅读课进行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生根据本组训练重点,谈谈自己的写作打算,并进行写作练习。如学习《我们知道》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续写,写一篇作文。
阅读教学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因此,我们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创设“四种类型课”。如初一年级设(一)指导起草课;(二)指导修改课;(三)指导批评课;(四)佳作欣赏课。
以写促读。这里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得的欣赏方法去欣赏同学们的习作,欣赏名家名篇,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相互促进。“佳作欣赏课”课堂教学结构如下:
一、出示欣赏标准。可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实际从不同角度、某些方面而定。如写作顺序、段落、层次、中心、景物描写、任务评定等。
二、佳作介绍。主要表彰在本次习作中写的较好的同学,请优秀习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写该过程,朗读作文,大家欣赏。
三、欣赏名家名篇。出示名家名篇(听读、听录音或放大展示)师生共赏。通过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识自己不足。
四、交流评赏情况。主要是同学之间相互读赏,自我欣赏,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评选佳作授奖。即从本次习作中选择几篇最佳文章给予授奖,并刊登在班、校级黑板报或作文选上,特别好的向报刊杂志上推荐发表。“阅读平评析课”和“佳作欣赏课”这两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真实体现了读中学写,写中有读,读写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心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