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重点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教学策略,从培养学生对诗词中的汉字、词语、语境和诗意的感悟入手,注重追寻感悟与诗意的和谐同构,以期由此加强小学诗词教学效用,用诗词净化学生的心灵,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 感悟 诗意
诗词是小学语文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诗词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四点:一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美、汉字美、意境美及诗词阅读下的韵律美;二是加强学生对汉字、汉语词语和成语的认识,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三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更简练,中心题意更明确;四是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古代文化,感受这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沉淀下的传承使命。那么,应当如何开展诗词教学,或者说让诗词教学能够满足上述四个要求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四个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1.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
爱文学的人常说:“诗词之美,无与伦比。”这是说,诗词的美是无以言表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想象它所描述的意境,进而,这也说明了诗词之美不能言传,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诗词教学的深度与难度。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要加强小学生对诗词的认识,就要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开始。
想象是人们的思维对一件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的无限拓展,当人们接触到某些似曾相识的事物时,会通过表象记忆将其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构成想象,因此,想象与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鉴于小学生对外界认识不足,个人经历更是极为匮乏,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是更多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多感受外界的事物,从而为小学生的想象积累表象记忆。
2.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对诗词美的诠释
在上述前提下,让小学生感悟诗词之美就变得更为简单。无论是诗词中的汉字、词语或是成语,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能通过想象将其拓展,进而与个人经历相联系,在真实与虚幻中体会意境,最终认识到诗词的美妙[1]。那么,诗词的美妙在于哪里?笔者认为,诗词之美在于它的意境,而意境是用汉字、词语或成语构建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加强对汉字、词语或成语的诠释,拓展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使诗词之美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春日偶成》一诗。在这一课中,笔者将课堂教学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句的教学。通过阅读,首先让学生了解“云淡风轻”、“傍花随柳”的对偶,进而了解“近午天”和“过前川”的对偶。其次提取其中的两组汉字:
第一组:淡、轻、近;
第二组:傍、随、过;
随后笔者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组汉字造句,从而提取小学生的表象记忆;最后让学生感受诗中汉字的用法,并通过表象与古诗的对照感受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第二部分是后两句的教学。这一部分除了让学生认识生字之外,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理,学习作者用诗表达心理感想的方法,并体会后两句与前两句之间的联系。
学习之后以问题进行引导:
师:“后两句诗中哪个字描写了作者的心理状态?”
生:“心。”
师:“他的心理状态如何呢?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很快乐,从‘心乐’能够看出来。”
如此,通过对这首诗中重点汉字和词语的提取,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了汉字之美,并通过对汉字的认识感悟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最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让诗意充盈着学生的思维
诗意的本意表达的是诗的内容和意境,但在阅读过程中,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诗意既是一种思维,又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对诗词所描绘的境界的深刻品味。总体来说,阅读者的诗意是受思维支配的,在阅读时只有不断地转动思维,才能产生个人感受中的诗意,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用诗意充盈学生的阅读思路,是提高小学生诗词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那么,应当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加强诗意的渗透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意境,让学生的思维在表象与想象之间碰撞,从而拓展学生的诗意思维,加强学生对诗词的认识。
例如《小儿垂钓》一课。在这一课中,读完课文,并讲解完这首诗中的生字生词,笔者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用语言或文字描绘出这首诗的意境,并给予问题提示,如“读完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或“如果你是诗中的‘路人’,看到‘小儿垂钓’的场景会有什么感受”等。
4.让诗意灵动于学生的笔下
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语文中的所有课文都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育意义,教师不能让诗意仅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中,同时还要让他们表现出来。因此,从学生作文中流露的诗意看学生思维中的诗意,有效并高效地制定针对策略,让诗意灵动于学生的笔下,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让学生首先学会模仿,如针对一首古诗,让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描绘出与诗相同的意境,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他们大胆地将所学汉字、词语或成语充分地运用上,如此,可加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诗意绘于笔下。其次,教师可布置更多的写作题材,让题材脱离教材乃至学生学习的范畴,如一次生活中的经历、一次与陌生人的对话或一次课外活动等。要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兴趣、爱好,甚至是生活习惯,只有不给学生压力,他们才能更充分地用文字表达个人感想,而诗意也才能更顺畅地在学生的笔下流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中的诗词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掘诗词之美,向学生全面诠释每一首诗词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感悟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并由此加强诗词对小学生的影响,用诗词净化学生的心灵,用诗意陶冶学生的性情。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构建更为完善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祝萱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7):72-74.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 感悟 诗意
诗词是小学语文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诗词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四点:一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美、汉字美、意境美及诗词阅读下的韵律美;二是加强学生对汉字、汉语词语和成语的认识,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三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更简练,中心题意更明确;四是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古代文化,感受这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沉淀下的传承使命。那么,应当如何开展诗词教学,或者说让诗词教学能够满足上述四个要求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四个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1.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
爱文学的人常说:“诗词之美,无与伦比。”这是说,诗词的美是无以言表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想象它所描述的意境,进而,这也说明了诗词之美不能言传,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诗词教学的深度与难度。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要加强小学生对诗词的认识,就要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开始。
想象是人们的思维对一件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的无限拓展,当人们接触到某些似曾相识的事物时,会通过表象记忆将其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构成想象,因此,想象与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鉴于小学生对外界认识不足,个人经历更是极为匮乏,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首先是更多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多感受外界的事物,从而为小学生的想象积累表象记忆。
2.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对诗词美的诠释
在上述前提下,让小学生感悟诗词之美就变得更为简单。无论是诗词中的汉字、词语或是成语,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能通过想象将其拓展,进而与个人经历相联系,在真实与虚幻中体会意境,最终认识到诗词的美妙[1]。那么,诗词的美妙在于哪里?笔者认为,诗词之美在于它的意境,而意境是用汉字、词语或成语构建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加强对汉字、词语或成语的诠释,拓展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使诗词之美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春日偶成》一诗。在这一课中,笔者将课堂教学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句的教学。通过阅读,首先让学生了解“云淡风轻”、“傍花随柳”的对偶,进而了解“近午天”和“过前川”的对偶。其次提取其中的两组汉字:
第一组:淡、轻、近;
第二组:傍、随、过;
随后笔者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组汉字造句,从而提取小学生的表象记忆;最后让学生感受诗中汉字的用法,并通过表象与古诗的对照感受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第二部分是后两句的教学。这一部分除了让学生认识生字之外,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理,学习作者用诗表达心理感想的方法,并体会后两句与前两句之间的联系。
学习之后以问题进行引导:
师:“后两句诗中哪个字描写了作者的心理状态?”
生:“心。”
师:“他的心理状态如何呢?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很快乐,从‘心乐’能够看出来。”
如此,通过对这首诗中重点汉字和词语的提取,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了汉字之美,并通过对汉字的认识感悟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最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让诗意充盈着学生的思维
诗意的本意表达的是诗的内容和意境,但在阅读过程中,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诗意既是一种思维,又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对诗词所描绘的境界的深刻品味。总体来说,阅读者的诗意是受思维支配的,在阅读时只有不断地转动思维,才能产生个人感受中的诗意,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用诗意充盈学生的阅读思路,是提高小学生诗词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那么,应当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加强诗意的渗透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意境,让学生的思维在表象与想象之间碰撞,从而拓展学生的诗意思维,加强学生对诗词的认识。
例如《小儿垂钓》一课。在这一课中,读完课文,并讲解完这首诗中的生字生词,笔者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用语言或文字描绘出这首诗的意境,并给予问题提示,如“读完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或“如果你是诗中的‘路人’,看到‘小儿垂钓’的场景会有什么感受”等。
4.让诗意灵动于学生的笔下
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语文中的所有课文都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育意义,教师不能让诗意仅存在于学生的思想中,同时还要让他们表现出来。因此,从学生作文中流露的诗意看学生思维中的诗意,有效并高效地制定针对策略,让诗意灵动于学生的笔下,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让学生首先学会模仿,如针对一首古诗,让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描绘出与诗相同的意境,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让他们大胆地将所学汉字、词语或成语充分地运用上,如此,可加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诗意绘于笔下。其次,教师可布置更多的写作题材,让题材脱离教材乃至学生学习的范畴,如一次生活中的经历、一次与陌生人的对话或一次课外活动等。要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兴趣、爱好,甚至是生活习惯,只有不给学生压力,他们才能更充分地用文字表达个人感想,而诗意也才能更顺畅地在学生的笔下流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中的诗词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掘诗词之美,向学生全面诠释每一首诗词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感悟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并由此加强诗词对小学生的影响,用诗词净化学生的心灵,用诗意陶冶学生的性情。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构建更为完善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祝萱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主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