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本文从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反思与借鉴四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举措。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有效性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育质量,而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经常提及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其研究更是不断深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低效或无效的现象,比如忽视音乐学科的本质,教学内容枯燥死板;教师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忽视学生主体性;课堂结构不合理,课堂氛围沉闷等,这些明显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针对存在的情况,笔者尝试对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一,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放在了首位。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在传达基础音乐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兴趣。其采取的方式可以是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最大化地得到发展。例如《保护小羊》这首云南傈僳族民歌讲的是一群小羊被三只大灰狼追捕的紧要关头,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团结起来,保护了那群小羊。教师可根据歌曲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故事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把音乐教材改编成一个故事在大森林,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团结起来,帮助那群小羊战胜三只大灰狼,并揭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真理。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故事很容易进入歌曲的意境,接着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戴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头饰,随着音乐进行角色表演。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美术、手工、语言、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所具有的综合艺术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第二,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审美性。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的核心价值是“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新教学理念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课本插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意境,获得美的感受。在欣赏古曲《渔舟唱晚》前,先让学生欣赏国画大师林风眠的国画作品《归航》,从视觉上向学生展现夕阳西下、天地浑然一色,湖面上渔人荡舟而归的情景,古琴弹奏的画中意境,伴有木鱼唱和,格外生動。此时,渔翁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娓娓动听的渔歌仿佛呼之欲出、如临耳畔。或者运用钢琴伴奏,渲染音乐意境。在学习歌曲《小纸船的梦》时,可用带低音和弦式织体与分解和弦式织体结合的音型伴奏,音响较为清澈,好像船只在水中轻轻摇荡。同时在尾声中运用小下属和弦替换原来的大下属和弦,这一和弦富于柔美的色彩性效果,能更好地渲染歌曲的抒情气氛。
第三,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前提。我国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普通人的大众教育,是为了提高普通大众的音乐素养,而非培养音乐家的精英教育。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目标。比如,“小学生受年龄、文化、心理特征的局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除此之外,小学生也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上台表演,甚至是在全班开展“课堂好声音”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二、确定恰当的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如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就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流程,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设计《夏》这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小螺号》,并出示小螺号,感叹:“小螺号可神奇了,如果你把它轻轻放在耳边,它会告诉你许多秘密。”让学生模仿海螺的声音:“想象一下,你到了大海边最想做什么。”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朗读歌词,告诉学生这就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再播放歌曲《夏》c通过这一特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想象在美丽的海边会发生的故事,与歌曲中的情感较快产生共鸣,从而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教学设计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或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努力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应积极学习新技术,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教師可以下载一场演唱会或音乐会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可将真实的乐器带到课堂上,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可布置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去寻找相关的课程资源,将教学伸展到课外,以增强学习效果。
三、确定合理的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教学实施过程要提供学生参与体验与创造的机会。体验式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尽量多地为学生创设审美体验的实践机会,如随音乐肢体表演,模仿乐器演奏,为歌曲伴奏,为歌曲指挥等,这样能使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教学实施过程要引导学生合作性学习。音乐新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合作性学习通常采用小组的方式。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成绩、个性、能力各异的学生在同一小组,这样的搭配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要对小组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学习《山谷回音真好听》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该歌曲重新编上歌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还可以听到回音,比如天坛的回音壁、话筒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创编歌词。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第三,教学实施过程要完善评价机制。根据新课标相关的评价建议,可以将音乐教学评价界定为以音乐审美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音乐基础为出发点,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改善功能,方式可师生评、小组评或自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鼓励别人,提出善意的忠告,并发现自己的不足,确立更高的目标。小组互评有利于组内同学相互提醒完善,也有利于形成组间相互竞争,逐渐建立良性的课堂学习机制。教师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及探究精神给予认可,使学生始终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也可采用全面灵活的音乐考核方式,如建立音乐档案夹、平时表现、自评互评和游戏式口试、小型音乐活动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考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
四、确定有效的教学反思与借鉴
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借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观摩、借鉴中,教师才能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探究原因进而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换言之,教师必须提高个人魅力(包括专业魅力和情感魅力),才有能力进行高效教学。
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不仅需要不断地实践,也需进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更好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才能更接近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有效性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育质量,而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经常提及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其研究更是不断深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低效或无效的现象,比如忽视音乐学科的本质,教学内容枯燥死板;教师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忽视学生主体性;课堂结构不合理,课堂氛围沉闷等,这些明显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针对存在的情况,笔者尝试对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
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一,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放在了首位。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在传达基础音乐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兴趣。其采取的方式可以是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最大化地得到发展。例如《保护小羊》这首云南傈僳族民歌讲的是一群小羊被三只大灰狼追捕的紧要关头,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团结起来,保护了那群小羊。教师可根据歌曲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故事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把音乐教材改编成一个故事在大森林,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团结起来,帮助那群小羊战胜三只大灰狼,并揭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真理。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故事很容易进入歌曲的意境,接着学唱歌曲。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戴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头饰,随着音乐进行角色表演。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美术、手工、语言、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所具有的综合艺术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第二,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审美性。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的核心价值是“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新教学理念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课本插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意境,获得美的感受。在欣赏古曲《渔舟唱晚》前,先让学生欣赏国画大师林风眠的国画作品《归航》,从视觉上向学生展现夕阳西下、天地浑然一色,湖面上渔人荡舟而归的情景,古琴弹奏的画中意境,伴有木鱼唱和,格外生動。此时,渔翁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娓娓动听的渔歌仿佛呼之欲出、如临耳畔。或者运用钢琴伴奏,渲染音乐意境。在学习歌曲《小纸船的梦》时,可用带低音和弦式织体与分解和弦式织体结合的音型伴奏,音响较为清澈,好像船只在水中轻轻摇荡。同时在尾声中运用小下属和弦替换原来的大下属和弦,这一和弦富于柔美的色彩性效果,能更好地渲染歌曲的抒情气氛。
第三,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前提。我国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普通人的大众教育,是为了提高普通大众的音乐素养,而非培养音乐家的精英教育。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目标。比如,“小学生受年龄、文化、心理特征的局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除此之外,小学生也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上台表演,甚至是在全班开展“课堂好声音”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二、确定恰当的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如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就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流程,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设计《夏》这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小螺号》,并出示小螺号,感叹:“小螺号可神奇了,如果你把它轻轻放在耳边,它会告诉你许多秘密。”让学生模仿海螺的声音:“想象一下,你到了大海边最想做什么。”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朗读歌词,告诉学生这就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再播放歌曲《夏》c通过这一特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想象在美丽的海边会发生的故事,与歌曲中的情感较快产生共鸣,从而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教学设计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或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努力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应积极学习新技术,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教師可以下载一场演唱会或音乐会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可将真实的乐器带到课堂上,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可布置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去寻找相关的课程资源,将教学伸展到课外,以增强学习效果。
三、确定合理的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教学实施过程要提供学生参与体验与创造的机会。体验式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尽量多地为学生创设审美体验的实践机会,如随音乐肢体表演,模仿乐器演奏,为歌曲伴奏,为歌曲指挥等,这样能使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教学实施过程要引导学生合作性学习。音乐新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合作性学习通常采用小组的方式。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成绩、个性、能力各异的学生在同一小组,这样的搭配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要对小组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学习《山谷回音真好听》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该歌曲重新编上歌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醒学生留意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还可以听到回音,比如天坛的回音壁、话筒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创编歌词。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第三,教学实施过程要完善评价机制。根据新课标相关的评价建议,可以将音乐教学评价界定为以音乐审美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音乐基础为出发点,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改善功能,方式可师生评、小组评或自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鼓励别人,提出善意的忠告,并发现自己的不足,确立更高的目标。小组互评有利于组内同学相互提醒完善,也有利于形成组间相互竞争,逐渐建立良性的课堂学习机制。教师在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生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及探究精神给予认可,使学生始终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也可采用全面灵活的音乐考核方式,如建立音乐档案夹、平时表现、自评互评和游戏式口试、小型音乐活动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考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
四、确定有效的教学反思与借鉴
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借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观摩、借鉴中,教师才能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探究原因进而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换言之,教师必须提高个人魅力(包括专业魅力和情感魅力),才有能力进行高效教学。
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不仅需要不断地实践,也需进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更好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才能更接近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