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研究和学习历史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简要分析一下康乾盛世,从而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帮助。
一、康乾盛世的内涵和主要表现
清朝初年出现的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的局面是清朝历史最辉煌的时刻,故中国部分历史学家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在此期间,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1亿,仅过了半个多世纪,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突破3亿。耕地面积持续扩大,据统计,康熙六十年(1721年)底,全国土地已达7.3亿亩,到雍正时期增长到8.9亿亩,乾隆末期已达10亿亩。粮食产量大增,一年的粮食产量能够养活3亿人,可见农业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的普遍推广也促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并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苏、浙、皖、赣、湘、鄂、川、鲁、豫、陕是重要的产棉省份。南京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已经超过苏州而跃居全国之冠,广州的丝织业博得了“广纱甲天下”的盛誉。商业发展水平高,商品流通更加广泛,新兴工商业城镇不断增多。疆域辽阔,形成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二、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我国封建社会中盛世的形成,皆非偶然,康乾盛世也是如此。
1.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统治者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从而使政治形势好转,得以立足。全面恢复明末以来已遭破坏的经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坚持国家“大一统”,并制定若干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边疆,消除边患,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强化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盛世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顺应民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政策,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心所向体现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康乾盛世衰落的原因
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封建社会的盛世不可能永久存在。康乾盛世发展到顶峰的同时,也开始了衰落。白莲教起义的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百余年的盛世就此终结。
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出现了贪官,甚至有“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设置关卡、行会,对商品征收重税,这导致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这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仅没有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的局面。实行落后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严格的思想专制统治,使正在萌芽的先进思想受到压制与打击。
四、康乾盛世的启示
农业是天下之根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另外,我们还要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打击那些危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分子,切实整顿吏治,使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
一、康乾盛世的内涵和主要表现
清朝初年出现的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的局面是清朝历史最辉煌的时刻,故中国部分历史学家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在此期间,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1亿,仅过了半个多世纪,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突破3亿。耕地面积持续扩大,据统计,康熙六十年(1721年)底,全国土地已达7.3亿亩,到雍正时期增长到8.9亿亩,乾隆末期已达10亿亩。粮食产量大增,一年的粮食产量能够养活3亿人,可见农业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的普遍推广也促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并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苏、浙、皖、赣、湘、鄂、川、鲁、豫、陕是重要的产棉省份。南京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已经超过苏州而跃居全国之冠,广州的丝织业博得了“广纱甲天下”的盛誉。商业发展水平高,商品流通更加广泛,新兴工商业城镇不断增多。疆域辽阔,形成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二、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我国封建社会中盛世的形成,皆非偶然,康乾盛世也是如此。
1.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统治者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从而使政治形势好转,得以立足。全面恢复明末以来已遭破坏的经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坚持国家“大一统”,并制定若干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边疆,消除边患,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兴办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强化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盛世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顺应民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政策,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心所向体现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康乾盛世衰落的原因
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封建社会的盛世不可能永久存在。康乾盛世发展到顶峰的同时,也开始了衰落。白莲教起义的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百余年的盛世就此终结。
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出现了贪官,甚至有“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设置关卡、行会,对商品征收重税,这导致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这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仅没有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的局面。实行落后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严格的思想专制统治,使正在萌芽的先进思想受到压制与打击。
四、康乾盛世的启示
农业是天下之根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另外,我们还要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打击那些危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分子,切实整顿吏治,使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