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反映在语文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注重字、词、句、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练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一、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统一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过去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把语文教材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这种做法,导致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对于语文教学,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的传授有关知识。有度,即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拔高要求,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的传授知识;要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二、情感与态度的整合统一
  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被排除在教学关注之外,因其既无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相对而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学生在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所谓“端正学习态度”,是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是对语文发生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后自然形成的,而非单纯的外在表态。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情感,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情感,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由情感驱动引发共鸣,从而达到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情感也可以深化认识。这既是一种认知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的把握方式。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深化认知是“通过情感的向往,通过情绪来完成的。这种情绪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的展开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思维和意志的方向(即也决定着道德行为)”。
  当然,这种情感共鸣、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不是每篇课文教学中都能出现,也不是整堂课自始至终都会保持。但是,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学习文学性课文时容易发生。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意愿都化为生命的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美的境界。
  三、过程和方法的整合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所谓的“统一认识”也是虚伪的、脆弱的。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离不开个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由于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到“要沟通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校活动给班级活动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契机,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提倡综合性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较好地整合知识与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的团队的精神等。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上述三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知识),并产生情感,激发想象,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加强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其他文献
从省总工会获悉,2015年,省总工会将着力实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技能培训的新突破,预计到2015年末,培训“两大平原”现代农业职工15万人。
科学计算题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计算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全面性
红松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分布我国的东北部地区.国外在俄罗斯远东南部沿海、朝鲜北部和日本中部略有分布。红松木材优良,用途广泛,是国家生产建设中的珍贵树种和重要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乡村开发建设的进程加快,近年来乡村游的异军突起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令人充满无限想象的乡村游市场,如今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本的
奇特的订货在德意志博物馆中的众多展品中,有一件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就是全世界第一架天象仪和第一座天文馆。
国土规划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国土规划当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本文笔者将阐述
2010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投资、退出案例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其发展需要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需要形成一个与创业板、高收益率债券市场以及并购市场相结合的金融
多吃菌类好处多,菌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很多人喜欢吃菌类,不仅是因为口感嫩滑更重要的是它的养生功效被人们认同。菌类,被称作“山珍”,自然对身体有诸多
素质教育理论提出: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一、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环节上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
来到黑龙江省八五一○农场当壁镇。就仿佛步入一幅绿色的画卷之中。蓝天、白云、森林、湿地、花朵般流动的阳伞把人们的思绪带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