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默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d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读即不出声地读书,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读书方法。课标对小学各个学段的默读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统编本教材中也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将默读的要求编排在了教材中,由此可见课标和教材对学生默读的重视。但是反观如今的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率低的现状,学生并没有养成默读或者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默读才能真正把默读训练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呢?
  一、有目的地默读批注
  默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遇到自己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先停下来想想这部分词句的意思,再在旁边做好批注。这样分层细化的默读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讓学生从中感受到默读的优势及学习的快乐。
  如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文主要讲了纸的发明历程,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和课后习题“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教师可让学生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停下来,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着哪个意思来写的,并在默读中把自己从读中获取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圈画出来。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在默读中思考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促进他们对“意义段”的认知,也是培养学生篇章阅读的基础。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记录文字的几种形式。这段话主要讲了几层意思: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一开始文字主要是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价格贵,不能普及。这段话涉及到的信息内容较多,在默读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把表示时间以及记录文字的“青铜器”“竹片”“木片”“帛”等词语圈画出来,再用横线分别把青铜器、竹片、木片、帛这些记录文字形式优点与缺点的句子画出来。这样以圈画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默读,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印象更深刻,促进学生对段与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段落意识,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批注默读一直以来就是读书的有效方式。在《纸的发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后习题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边默读边圈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中提到的信息一目了然,使学生越读越明白,越读越轻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二、有针对性地跳跃默读
  在教学中,在阅读含义深刻的重点语段的时候,教师要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可引导学生采用有针对性跳跃默读的方法,把默读的目标放在重点部分或者重点段落上,然后让学生把这几个语段联系起来默读思考。这种跳跃默读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主旨,突破学习难点。
  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主要写了“我”去找母亲要钱想买书,看到母亲工作的环境之后,“我”感到很难受,体现出了浓浓的母子亲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本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以以跳跃默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文中关于母亲工作环境以及母亲形象的几个镜头,以使学生默读的重点聚焦在最能打动人的几个场景上。文中几个主要镜头是“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眼睛……”“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场景联系起来跳跃默读,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笔下所流淌的情感。
  《慈母情深》一文中几处场景描写是课文的重点,从“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辛苦;“我的母亲”后置倒装更进一步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如果不是“我”这次到工厂找母亲要买书的钱,“我”就永远不会知道母亲工作的环境竟然那么恶劣,母亲是那么辛苦地赚钱养家。其中四个“立刻”更是充分表明了母亲工作的一刻也不放松,母亲是这样工作着,母亲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但就是这样母亲仍然支持“我”买书。就这样,在学生的跳跃默读中,一位为了生活不辞辛劳、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引导学生默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把握,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以“慈母情深”为题的真正内涵。
  三、倡导联结查阅默读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些地方单靠学生多读几遍并不会有多么深刻的印象,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书来助推学生的阅读理解。在学生查阅资料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回读默读的形式回到刚才遇到的问题中,这样再次默读,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和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如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为什么坚持不离开北京呢?当时是什么情况?北京的工作对父亲有多么重要?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仅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是很难理解真正意思的,这就需要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来为学生的阅读助力。这些资料主要包括时代背景与人物简介。查阅资料之后,学生明白了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受到军阀通缉之后,他临危不惧,仍然坚持留在北京工作,直至被捕。他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即使在牢里,仍然坚持党的工作。在学生对相关资料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默读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此时学生对李大钊的情感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促进了学生对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感悟,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并有准备地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从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凸显出文本的教学主旨,深化阅读教学效果。
  四、有层次地默读品味
  对于文本中含义深刻或者能够凸显文本主旨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先把这些句子画出来,再潜心默读,品味感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更好地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提升默读在课文中的教学价值。
  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对圆明园辉煌历史的赞叹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有层次默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教师可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按照情感变化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想想每个层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进行默读,进一步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默读中感悟体会,可以有效产生情感的共鸣,走进阅读的深处。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都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教师从文本情感入手引导学生有层次默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步升华,从而把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目标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默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默读,为学生留足默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有时间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提高默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采取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形式组合单元内容,其中的语文要素主要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单元教材资源对课文内容进行统整,实施整体学习,从而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呢?笔者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紧扣要素,体现整体性和发展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人是一个能言说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实践智慧是在语言实践中发育和生长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師同样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借助文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语言了解文本内容,更要让学生触摸语言的温度、感悟语言的节奏等。“言为心声”,着眼于文本中的语言,学生就能探寻到文本的秘妙。  一、在语言品味中探寻文本秘妙  文本中的语言是丰富的,也是精准的。作为教师,首先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统编本教材优秀古诗文的篇目明显增加,约占所有选文的三分之一。如何在“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课标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可以概括为诵读、想象、情感、积累四个方面,这也对应了四个着力点,分别是诵读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表达力。有幸听胡霞教师执教的统编本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的《书戴嵩画牛》,使我深
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在改革创新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3月18-19日, 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
一、导入  (边看图片边介绍)我叫朱多星,我的特点:调皮捣蛋,被寄养在姑姑家,别人都叫我智多星,那我就有了两个名字。这是我的姑姑,一个超级大胖子,但是心肠很好。这是我的姑父,和姑姑对比鲜明,他是个超级瘦子。这是我的表弟小沙,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调皮捣蛋鬼。告诉你们,我还给他剃过头呢。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给他剃头的呢?  那就讓我们一起走近《剃头大师》吧。  【设计意图:本文节选自《调皮的日子》,这本书
摘要:本文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创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从理念构建、课程建设、实践条件、渠道拓展与文化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路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统编本一年级上册)一文中的“多”字时,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然个中之“理”,值得商榷。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是啊,瓶子里虽然有水,但是水不多。“多”字是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多”字由哪两个部件组成?  生:由上下两个“夕”组成。  师:谁能用“夕”组个词?  生:夕阳。我还知道“夕阳”就是傍晚时的太阳。  师:真聪明!“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下两个“夕”就可以表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交互式的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在多年的中年级习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任务驱动下,中年级习作教学以趣味任务驱动习作内动力,以主题征文提高习作方法,以同题修改训练习作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复述,不是对课文的简单重复,更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文,而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文内容,尽量把课文表达的意思讲清楚。相较于以往版本的语文教材,统编本教材对学生的复述更重视,在低年级教材中就编排了不少让学生借助图画、表格、示意图等复述内容,到了三年级下册以后,还特别进行了复述单元的设计,四年级要求学生“简要复述课文”,五年级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等。由此可见,统编
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是教师指导学生练写想象作文时的主要目的。下面就以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为例,谈谈指导高年级学生写想象作文的策略。  一、打开习作思路,明确习作方向  “变形记”是一篇想象作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另一种事物”,从它的视角来写可能的经历、生活。习作要求清晰易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充分交流。接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结合教材的提示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