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时应合理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略读法和精读法,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选择更具适用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疑问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72
学生主要通过课本阅读、课外阅读两种渠道提高阅读能力。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阅读内容囊括了文化、艺术、科技、生物、地理等领域的一些优秀文章,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以《鲸》一文为例,阐述如何通过设疑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一、故事切入,以疑连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情境教学法旨在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鲸》为例,该文属于比较经典的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个段落都有其中心思想,旨在带领学生探索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一位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了“大家见过或者了解鲸鱼吗”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鲸鱼均有一定的了解,而体型庞大作为鲸的主要特征极易被记住。有学生举手回答:“鲸很大。”由此引出《鲸》中描写鲸特征的一段内容。该教师结合鲸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围绕“大家见过或者了解鲸吗”进行深入思考,利用童话故事《托出水面的鲸宝宝》,切入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主动探究《鲸》这一课。
该教师在《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理解《鲸》中所描述的内容,并将《鲸》与《托出水面的鲸宝宝》有效衔接在一起,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合理布疑,环环相扣
小学教师应全面熟悉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层次的疑难问题。在合理设计疑问后,适当给予引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举手回答,实现学生思维深度的无限拓展。
在《鲸》这一文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合理设计疑问,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疑问。该教师抓住“鲸体型较大”这一重点,提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鲸鱼体型大这一特征”,使文章重点与疑难问题环环相扣,接着提出“为什么通过鲸鱼和大象的比较来体现鲸鱼的大”。教师通过“学中问、奇中问、读中问”的布疑方式,灵活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写作手法,使鲸鱼的大生动而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教师紧扣鲸鱼通过肺呼吸这一特点开展趣味问答:“为什么鲸爸爸、鲸妈妈要把晕厥过去的鲸宝宝托出水面到苏醒呢?”这在无形中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
除此之外,该教师还结合插图设定疑问,为学生展示鲸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鲸鱼的外形,使其与鱼进行对比,提出“鲸鱼作为哺乳动物,跟鱼的外形为何如此相像”的问题,进而引出第二段内容:“由于鲸鱼的祖先与牛羊的祖先一样,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生活在浅海里,久而久之,鲸鱼的前肢、尾巴变成了鳍,逐渐适应海洋生活。”教师侧重对陆地到浅海再到海洋这一发展历程的讲述,凸显出鲸鱼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使鲸鱼的进化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三、拓展阅读,论证疑点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基础上的,单纯地阅读教材文本并非万能,在正确选择教材内容的同时,应不断拓展教材知识,通过阅读具有趣味性和悬念性的资料,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教师可将文中的“近”“约有”“约”去掉,要求学生重复朗读,比较去掉前后全句句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以“目前可知,最大的鲸鱼超过21公斤重”中的“目前可知”为例,论证了严谨用语在编写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搜集《关于鲸鱼的发展历程》等一系列资料,将文中“在很远的古代……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与资料中“在5000到6500万年以前,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存,也包括鲸鱼的祖先……体型和生活习性均发生了变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完整朗读资料后,进行自主阅读和交流,让学生对鲸鱼的进化和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责编 莫彩凤)
[关键词]疑问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72
学生主要通过课本阅读、课外阅读两种渠道提高阅读能力。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阅读内容囊括了文化、艺术、科技、生物、地理等领域的一些优秀文章,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以《鲸》一文为例,阐述如何通过设疑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一、故事切入,以疑连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情境教学法旨在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鲸》为例,该文属于比较经典的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个段落都有其中心思想,旨在带领学生探索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一位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了“大家见过或者了解鲸鱼吗”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鲸鱼均有一定的了解,而体型庞大作为鲸的主要特征极易被记住。有学生举手回答:“鲸很大。”由此引出《鲸》中描写鲸特征的一段内容。该教师结合鲸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围绕“大家见过或者了解鲸吗”进行深入思考,利用童话故事《托出水面的鲸宝宝》,切入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主动探究《鲸》这一课。
该教师在《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理解《鲸》中所描述的内容,并将《鲸》与《托出水面的鲸宝宝》有效衔接在一起,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合理布疑,环环相扣
小学教师应全面熟悉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层次的疑难问题。在合理设计疑问后,适当给予引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举手回答,实现学生思维深度的无限拓展。
在《鲸》这一文中,教师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合理设计疑问,要求学生自主解决疑问。该教师抓住“鲸体型较大”这一重点,提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鲸鱼体型大这一特征”,使文章重点与疑难问题环环相扣,接着提出“为什么通过鲸鱼和大象的比较来体现鲸鱼的大”。教师通过“学中问、奇中问、读中问”的布疑方式,灵活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写作手法,使鲸鱼的大生动而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教师紧扣鲸鱼通过肺呼吸这一特点开展趣味问答:“为什么鲸爸爸、鲸妈妈要把晕厥过去的鲸宝宝托出水面到苏醒呢?”这在无形中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
除此之外,该教师还结合插图设定疑问,为学生展示鲸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鲸鱼的外形,使其与鱼进行对比,提出“鲸鱼作为哺乳动物,跟鱼的外形为何如此相像”的问题,进而引出第二段内容:“由于鲸鱼的祖先与牛羊的祖先一样,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生活在浅海里,久而久之,鲸鱼的前肢、尾巴变成了鳍,逐渐适应海洋生活。”教师侧重对陆地到浅海再到海洋这一发展历程的讲述,凸显出鲸鱼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使鲸鱼的进化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三、拓展阅读,论证疑点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基础上的,单纯地阅读教材文本并非万能,在正确选择教材内容的同时,应不断拓展教材知识,通过阅读具有趣味性和悬念性的资料,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教师可将文中的“近”“约有”“约”去掉,要求学生重复朗读,比较去掉前后全句句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以“目前可知,最大的鲸鱼超过21公斤重”中的“目前可知”为例,论证了严谨用语在编写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搜集《关于鲸鱼的发展历程》等一系列资料,将文中“在很远的古代……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与资料中“在5000到6500万年以前,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存,也包括鲸鱼的祖先……体型和生活习性均发生了变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完整朗读资料后,进行自主阅读和交流,让学生对鲸鱼的进化和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