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传媒表达民意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是中国新闻界非同寻常的一年,有媒体将它称为中国的“公共事件元年”①,以五大事件为佐证:最牛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济南红钻帝国事件、华南虎事件和厦门PX事件②。此种说法一出,其他媒体的评论也纷纷表示认同,紧跟着提出了类似名称,比如“网络公共事件元年”、“互联网的公共元年”甚至“民意年”等等。各种说法虽有细微差别,但都被赋予了同一含义,那就是2007年是中国公共事件和民意表达的一个重要年份。
  更进一步说,这五大公共事件及其新闻报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公众在推动事件的开端、发展和最终解决的过程中,在推进媒体的报道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网络成了公众的重要工具。这主要分为两类情形:一是由网民直接在网络著名论坛上发帖,引发强烈反响,由此产生网络议程,进而由传统媒体报道后转变成传统媒体议程,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最牛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济南红钻帝国事件和华南虎照片事件。二是议题发端于传统媒体,网络起到了公共平台的作用,网民形成的网络舆论成为推动公共事件最终解决的重要因素。属于这一情况的是厦门PX事件。
  在五大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媒体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进步。那就是:在对民意的实时和充分表达上,媒体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对民意表达有如此高的意识、在短期时间内如此大比重地跟踪一次又一次公共事件,造成一次又一次浩大声势,并且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虽然当中媒体也经历了集体缄默的阶段,但是,后来的表现是让人欣慰的。笔者认为,这一进步的技术原因是新媒体。而网友利用新媒体爆发出了巨大的传播能力,对传统媒体环境造成了冲击,使得新闻的议程设置流程发生变化,传播结构得到调整,媒体和记者的地位、作用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一、议程设置的流向变化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建立在传统的媒体环境基础之上,这个环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集中在少数专业媒介组织手中,专业媒介组织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二、受众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专业媒介组织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排序,实现议程设置。三、传统媒体容量有限,报纸有版面限制,广播电视有时段限制。”③
  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上述情况发生了大的逆转。新媒体就是“由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by all)。因为这样的本质特征,新媒体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环境原有的传播秩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它的特点相应地表现为:一、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分散在大量网络使用者手中,网民个体与专业媒体组织一样可以发布信息,而且信息发布的成本是极低的,如博客、播客、论坛等;二、受众相对主动,可以从多个媒体、多种渠道所承载的海量信息中选取自己想要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从被动的“push”变成了主动的“pull”;三、网络媒介容量巨大,不存在版面、时段的限制。
  这样,议程设置理论所倚重的传统媒体环境的基础,被一一打破,议程设置理论犹如被釜底抽薪,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得到重新检验和修正。而这一状况在五大公共事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印证。五个公共事件中,有四个事件的议题都是最初出现在网上,由一个帖子发端,然后在天涯这样的著名论坛上被网友广泛关注和回应,形成网络议程,接着议题从论坛流向传统媒体,又从传统媒体流回论坛,如此循环。不同于传统议程设置理论一直认为和试图证明的议程流向过程:
  媒介议程→公众议程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议程流向过程出现了新的变化,即:
  


  也就是说,某些网民作为在专业媒体组织之外的个体,发挥了议程设置的作用。网民直接参与了议程设置过程。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议程的集中和持续仍然不能离开传统媒体的作用,议程并不是一设而定,相反,它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推进的过程,这样,网络与传统媒体形成了议程上的融合,比如在华南虎事件中,网络与传统媒体出现了一种“相互启发,互相推动”的状态。媒体采访,当事人的回答公布于众,网民迅速作出回应。记者则在参考、仔细鉴别后,再次向当事人发问。同时,记者也成为网络的一分子,参与到网络的大讨论中,匡正网上杂乱的质疑。天涯论坛特意邀请参与事件报道的《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等记者,开辟“与众参与调查记者一起探究陕西华南虎真相”的帖子,详细向网友介绍调查经过和一些报道背后的故事,跟帖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600个。④
  “网络时代使得市民从其他信源获取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我们处在了空间的时代(age of space),在这个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从各种不同的信源采集新闻,并把它们拼装成最符合他们自己理解的新闻图像。对于这些个人来说,大众媒体仍然重要,但是它们不会成为这幅图像的主导。”⑤网民们不仅自己拼装了各自心中的新闻图像,而且主动参与到对这幅大的新闻图像的拼装中,参与了新闻的议程设置和生产过程。
  笔者认为,由于网络技术的使用,中国的网民带领中国进入、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公共新闻”这一阶段,直接进入到“参与式新闻”阶段。“‘参与式新闻’是美国新闻界近几年刚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英文中‘Participatory’的含义是‘提供参与的机会的、供人分享的’,这里是指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⑥
  
  二、网民力量的凸显
  
  借助于新技术,在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过程中,网民的干预力量在以下三个层面得到凸显。
  首先,互联网正在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大众媒介,也成为民意表达的新的重要平台。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⑦2008年4月23日,新华网发布消息称:截至2月份,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⑧2007年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8年社会蓝皮书,书中首次增加了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⑨而在一些网络论坛特别是几个著名论坛上,哪个话题热门,哪个话题就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正如上文所述,网络舆论直接设置了新闻报道议程。这是网络及其网民从源头上影响新闻的选择机制。
  其次,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已不是唯一握有笔杆子且手中有媒体资源可支配的阶层,网民参与分享了这一权利。如果新闻记者不为民发言、表达民意,就有可能被公民自己的民意表达所谴责、淹没甚至替代。例如在“最牛钉子户”事件中,在当时传统媒体失声的情况下,重庆网民自己担当记者的角色,采集并发布事件的第一手资讯;在厦门PX事件中,网民北风及令狐利用手机短信及网络接力,在牛博网上进行全程现场报道,成为唯一连续的现场消息来源。这样,即使传统媒体因为体制内外的原因停止了报道,网民们仍然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将事件进展报道出来,代替了专业媒体组织,成为唯一消息来源。
  这说明,网络环境中传媒想要封锁消息已经非常艰难。客观形势的发展促使传统媒体不得不在广大公众的强大传播能力和迫切信息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是继续保持失声状态,还是积极报道事件进展,满足受众知情权,充分表达民意?显然,后者是明智而顺乎趋势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持久而深入地得到公众支持。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传统媒体也正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集体失声以后,传统媒体仍然大规模、大批次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追踪和报道中,直至问题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最后,网民不仅设置议程、亲身报道新闻,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参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发现新闻。例如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本来只是一个新闻发布会,如果没有较真的网民对照片质疑,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讨论;在济南红钻帝国事件中,如果没有网民的“愤慨”,媒体可能会把它当做一个普通治安拘留案件轻描淡写甚至不予报道;在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没有“中原老友”的发帖揭发,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知道黑砖窑的存在(至少当时不会知道),因为之前笔者曾经看到,某卫视一档情感类节目已经触及了黑窑智障工人的悲惨生活,但是很遗憾该台后来没有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新闻来报道,而被人们遗忘。直至网络论坛对此形成了一个热点,才引起媒体高度重视。
  可见,网民以其数量优势,聚集了亿万双眼睛、亿万只耳朵、亿万个大脑于互联网上,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智慧和批判能力不逊于传统媒体,他们往往能看到媒体所忽略的事实,挖掘到媒体没能发现的真相。而这些真相、事实又反过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促成公共事件的形成,并且在以后公共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网民继续穷追不舍,直到公共事件得以解决。因此,网民直接影响新闻媒体、促成民意表达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
  
  三、媒体和记者的角色变化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他著名的《关于电视》一书中,提出了“新闻场”的概念,并且指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新闻场中“控制着人们公开表达自己的观念,公开存在,为公众所认识,赢得‘知名度’的手段”,“记者们——应该说新闻场中人——在社会生活中之所以举足轻重,是因为他们事实上垄断着信息生产和大规模传播的工具,且凭借这些工具,他们不仅控制着普通公民,还控制着学者、作家、艺术家等文艺生产者进入人们常说的‘公共空间’,也就是大规模传播的空间。”⑩
  然而,这一论断已不再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尽管记者们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拥有上述权利,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网民的出现,迫使媒体和记者在新闻场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加之受众的媒介素养今非昔比。如果说在网络出现之前,在中国受众的受教育水平还普遍比较低的时期(比如改革开放以前),媒体的新闻传播可能还有“魔弹论”的效果;那么,在技术高度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接收信息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权威,人们更需要它做的,是充当信息综合的中枢和提供交流的平台。
  这表现在新闻实践中,就是传统新闻生产过程悄然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从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发布新闻,到再次选题,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和记者在原来基础上采取了新的措施作为应对。
  ⒈选题。消息来源在过去的热线、行业领域、其他媒体新闻等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网络上除了各大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网站提供的线索,还有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那就是论坛。总结五大公共事件,无一不是在论坛上形成热点,在论坛上被记者发现。论坛显现了相当数量的网民的兴趣点,而网民又代表相当数量的受众,这样,报道论坛的热点是理所当然之举。
  ⒉策划。现在的策划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平台实时互动的功能,弥补此前仅仅是读者来信这样的滞后互动。例如在华南虎照片事件的报道中,网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借助评论、调查等形式鼓励网友参与内容建设,抢得先机公开全套华南虎的数码照片,并且组织鉴定、汇总了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认定照片中的老虎为假。精心策划的结果是网易新闻频道流量获得明显增加。
  ⒊采访。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必需的采访手段之一。有一些采访甚至不用记者主动出击,因为即使只是在论坛上泡着不发言,仅仅通过观察论坛上网民们五彩缤纷的发言,也可以从中找到新闻素材,而且是原生态的、剔除了采访与被采访关系所带来的限制的素材。另外,媒体网站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特征,开展新闻素材的征集,从而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采集到来自各地的网友提供的素材。
  ⒋写作。 网民的个体写作也参与进来,成为新闻记者有时也不得不参照的资源。而在“最牛钉子户”事件和厦门PX事件中,网民干脆替代了记者的角色,在传统媒体不再报道的情况下,他们的报道成为当时唯一的消息来源,甚至还采用了全程现场报道的形式。
  ⒌发布新闻。在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媒体都利用网络开辟专版,实时更新,各门户网站的新闻中心更是集大小媒体、专家、网民等等的消息来源为一身,成为公共事件进行时综合度最高、最全面的专题报道。同时,门户网站提供了展示各方观点、形成观点交锋的平台,并且给予网民以直接参与新闻事件发展进程的权力,如网易鼓励网民提供虎照真假证据,比起以往我传你受的新闻传播模式来说,是一种跨越性的突破。
  ⒍再次选题。 在公共事件的持续报道中,一拨报道结束以后,要再次形成议程设置,记者还是要回到网络中去寻找选题,网络既是公共事件最新进程的线索源,更是网民意见,也即一定程度上的民意的爆发口。从而进入下一轮的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发布新闻的过程,如此循环。
  总之,关注网民关心的热点,把网上热点通过报道进一步凸显出来,充分尊重和利用网友的发言行为,充分表达民意,是现在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最牛钉子户”事件进行过程中,《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题客调查网合作进行的“你怎么看钉子户”的调查显示,在2599名受访者中,超过九成的人正在关注重庆“最牛钉子户”一事进展。{11}可见只要有一定规模的网民意见积累,就不应该对它忽视,更何况它的背后还存在着无法预计的无数“潜水者”(论坛上只看帖不发帖的网民)的关注。因此,网上论坛里的热点应当被视为某种程度上的民意表达。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共事件大都从这里起源的原因——民意的集中反映直接导致了网络公共事件的诞生。
  既然如此,新闻媒体积极报道多数起源于网络的公共事件,也就是推动民意表达。只有充分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充分利用网络全力为公众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不断革新新闻生产的方式和观念,才能胜任新媒体时代的传媒职责。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意是每个公民的朴素意识,远不是系统的理性认识”,“它仅仅提供人民的强烈要求,指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使权力活动的大厦立于坚实的基础,而具体的决策方案,最终要由权力机构的理想思维描绘出来。”{12}因此,民意的表达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属于起步阶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新闻媒体正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阶段职责的社会组织。这就是新闻媒体表达民意的意义之所在。
  
  注释
  ①笑蜀:(2007年12月20日),《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南方周末》第29 版,方舟评论,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71220/pl/ 200712200046.asp
  ②最牛钉子户事件: 伴随“史上最牛钉子户“的名称和一张巨大建筑工地深坑中一栋孤楼耸立的照片,2007年2月底开始,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一栋不服从拆迁的孤楼在中国各大网站出了名。3月23日,重庆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下达限期强迁的通知,此时多数传统媒体已经被迫失声,网络仍坚守资讯传播阵地。在“猫眼看人”论坛,“关于‘最牛钉子户’的最新报道”一帖在传闻强迁的前夜引来近万回帖,不少网友通宵守候,等待事件的最新消息。而这些消息来源大部分是身在重庆的网民,他们以个人身份采集并发布事件的第一手资讯,这一模式后被评论者称为中国式的“公民记者”行动,钉子户户主最终同意在政府支付高额补贴后拆迁。该事件被称为《物权法》维权第一案。山西黑窑事件:2007年6月6日,网友“中原老皮”在大河网发布帖子《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帖子被转载至著名网络社区天涯论坛后,几天之内引来数百万点击,引起媒体高度关注,揭开了山西地下黑窑奴工的黑幕。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示后,包括黑窑主、包工头、劳监人员在内的多名相关人员被刑拘或处理。济南红钻帝国事件:2007年7月18日,济南市遭遇罕见大雨袭击,34人在暴雨中遇难。当地网民“红钻帝国”因在网络论坛跟帖说当地一个商场淹死了人而被治安拘留,罪名是散布谣言,事件引发网络反弹。华南虎事件: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一张由当地农民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照片的真实性在网络上遭到质疑,有网民认为照片是根据平面模型拍摄而成,多数专家表示支持。陕西林业厅对此坚决否认,网民持续推动各方求证,最后发现该照片是根据一张老虎年画翻拍而成。一件照片真假的小事于是在网络上越演越烈,最终演变成一场关乎中国政府公信力的大问题。厦门PX事件: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厦门PX专案迁址,引起媒体和民众的强烈关注。由于事件背后的利益之争盘根错节,PX事件长时间在传统媒体失声,但网络关注一直在延续。5月下旬,一则提醒厦门市民关注PX建设及号召市民和平游行的手机短信,在厦门用户手机和网络间广为流传。6月1日、2日,上万名厦门市民自发上街“散步”,要求停建PX专案。网民北风及令狐补充,利用手机短信及网络接力,在牛博网上进行全程现场报道,成为唯一连续的现场消息来源。最终政府宣布将PX项目迁址到远离人口密集区的漳州。(以上资料转引自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485665/)
  ③甘露:《浅析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4期,第36—第39页
  ④梁建刚、迟恩慧:(2007年11月9日),《网络时代的“华南虎事件”》,引自:中国经济网, http://chinacounty.ce.cn/xszft/picture/200711/09/t20071109_13535607.shtml
  ⑤ Donald L· Shaw、Robert L· Stevenson &Bradley J· Hamm,《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⑥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下)——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⑦李燕博(2008年01月17日),《我国网民达到2.1亿 互联网向各层次扩散》,引自:中华新闻传媒网,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1/17/content_7438702.htm
  ⑧ 冯晓芳、周丹丹:(2008年4月23日),《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 居全球首位》,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23/content_8036288.htm
  ⑨杨雪梅:(2007年1月4日),《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国网民更愿意“发言”》,引自:北青网,http://www.ynet.com/view.jsp?oid=26765442
  ⑩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53页
  {11}《逾九成网民正在关注“史上最牛钉子户”》 (2007年4月2日),《中国青年报》,引自:腾讯网新闻中心,http://news.qq.com/a/20070402/000935.htm
  {12}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32页
  (丁柏铨为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响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新闻学的内涵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业务新闻学三个方面。新闻业务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等。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核心,它是一门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新闻采访学》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
期刊
2008年下半年,世纪华文对合肥都市报零售市场进行了连续监测。所监测的报纸为《合肥晚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和《安徽市场报》5份都市报。与上半年相比,《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市场报》市场份额得到增长,其他两份报纸出现下降,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原有市场格局打破《合肥晚报》领先    监测数据显示,《合肥晚报》和《新安晚报》两报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91%和21.77%,共
期刊
2006年7月27日,杭州某都市报开辟了“虚拟真新闻”专栏,公然宣称“新闻太可乐,虚拟更可乐”,专栏主持人的笔名为“天天愚乐”,并以“路边社记者某日报道”为开头写文章。这家媒体标榜“创新”的做法,受到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这其实是从网络衍生而来的“恶搞”,属于一种低俗化的倾向。  近年来,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
期刊
6月28日下午,贵州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县委、县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当地一些群众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期间,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事件造成百余名民警受伤,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被焚烧打砸,公共财产损失严重。  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石宗源表示:“该事件反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
期刊
《热力发电》是一本电力专业科技期刊,主要发表热能动力学科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技术的研发成果,刊发的论文基本反映了我国热能工程和热力发电学科的发展水平。  为了使读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热力发电》刊发的科技论文的主要内容,多年来,《热力发电》一直非常重视论文摘要的编写和编辑。  一篇表述清晰的科技论文,用画家画人像来形容可能比较符合:写好主体内容,犹如画好人的身体;写好论文的摘要,犹如画好人的头部;选好
期刊
媒体能影响什么人,受众定位是否清晰而稳定,何种受众群是媒体的忠实受众,是媒体能否赢得广告主青睐,能切分到多大的市场蛋糕之关键。现在媒体数量越来越多,而观众的注意力却越来越聚焦于优秀的媒体,广告客户则跟着观众走,广告在集中化,媒体市场份额也在集中化,而切分不到市场蛋糕的媒体将面临生存危机。    一、受众分众化与媒体受众差异化战略    越来越多的媒体在有限的受众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但由于媒体对
期刊
2007年春天,空中网在广东推出“粤靓女生大对决”活动,以在广东地区各高校中评选“校花”为主题,展示青春女性的活力和自然美。这一活动基于无线互联网以及无线社区这一崭新的平台展开,借着选秀的风生水起,无线社区粉墨登场。    “校花”之名·空中网——那一场无线互联的盛宴     几乎在任何一个高校,都会有关于“校花”、“校草”或官方或私底下的头衔之争。“校花”,这个在互联网兴起之后更多被虚拟空间热炒
期刊
200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中国电视由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渐渐成熟,几代电视人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综观2008年的电视节目,似乎承担更多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角色,中国的电视节目正由非理性的娱乐化倾向向着理性回归。    央视改革年    去年年初,央视率先举起改革的大旗。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央视以“新闻联播”栏目为主体,成立一个联播编辑部,与此同时,央视在外享有盛名和最具专业水准的团队——新闻
期刊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①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艳照门”事件中《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的表现    本文选择了从1月2
期刊
一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出自《论语》的话意思是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而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光飞逝,今非昔比,“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巨大的不幸与悲痛中,也发生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中不曾有过的事情——百姓成了知情人,这条千年铁律被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以及空前公开的新闻报道所打破!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部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