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主题说】
坚守与变通都既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具体的做事方法。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对立的,如果选择坚守,就意味着不能变通;如果选择变通,则难免会丧失始终坚守的事物。但往深看,其实两者又有统一的关系。坚守是一种品格,变通是一种智慧,两者之间,何去何从,如何平衡,考验着一个人的勇气、操守与头脑,也影响着人生的广度与宽度与高度。
【高考链接】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思路点拨:材料中“改或不改”是矛盾对立的,但材料中两方的观点,都没有绝对化,也没有完全对立。这里的表演艺术家,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改动,而不是必须改动;剧作家强调的是不可随意改动,而不是不能改动。改变可能是变通,是一种创新,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虽然自己要按照剧本演戏,但适度地修改,可以让剧本更完善、让表演更自如;不改是对规则的坚守,对于表演艺术家来说,剧本就如同法律的条文,是不允许轻易改变的,不改变其实就是对规则的遵守。
【主题阅读】
思辨提示: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塑造了四十岁抛妻弃子去巴黎学画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他对理想的坚守异常执着,拒绝了周围人的一切劝阻以及提出的变通建议,因此他被很多人认为没有人性。但是另外一方面,有人却认为他具备了神性,你如此看待这个问题。
月亮与六便士(节选)
□毛姆
“你是说你不是因为另外一个女人才离开你妻子?”
“当然不是。”
“你敢发誓?”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样要求他。我问这句话完全没有动脑子。
“我发誓。”
“那么你到底是为什么离开她的?”
“我要画画儿。”
我半天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我一点儿也不理解。我想这个人准是疯了。读者应该记住,我那时还很年轻,我把他看做是一个中年人。我除了感到自己的惊诧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可是你已经四十了。”
“正是因为这个我才想,如果现在再不开始就太晚了。”
“你过去画过画儿吗?”
“我小的时候很想做个画家,可是我父亲叫我去做生意,因为他认为学艺术赚不了钱。一年以前我开始画了点儿画。去年我一直在夜校上课。”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以为你在俱乐部玩桥牌的时间你都是去上课吗?”
“对了。”
“你为什么不告诉她?”
“我觉得还是别让她知道好。”
“你能够画了吗?”
“还不成。但是我将来能够学会的。正是为了这个我才到巴黎来。在伦敦我得不到我要求的东西。也许在这里我会得到的。”
“你认为像你这样年纪的人开始学画还能够学得好吗?大多数人都是十八岁开始学。”
“如果我十八岁学,会比现在学得快一些。”
“你怎么会认为自己还有一些绘画的才能?”
他并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他的目光停在过往的人群上,但是我认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最后他回答我的话根本算不上是回答。
“我必须画画儿。”
思辨总结:斯特里克兰德需要的是全身心倾注在画布上,因此隔断社会性联系是前提,抛妻弃子体现了他坚守的决心,但也暴露出残忍,缺乏人情味。然而如果他接受比如在家画画等折中变通方案,则违背了追求纯粹理想的初衷。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能坚守自然人的角色,不接受变通,实属不易,他的纯粹又体现出神性。
思辨提示:猪的特立独行为人所欣赏,但一方面也让它遭受厄运,让自己处于孤绝的境地,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矛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
后来,它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治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有删改)
思辨总结:“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体现了“猪”彻底的自我坚守,这种特立独行是非常罕见而珍贵的,但这必然带来与群体和社会的隔阂,如果拒绝变通与融入,则意味着必须要忍受孤独、非议甚至迫害。但如果想要保全自我与融入,甚至于在群体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则势必意味着适度的妥协。
【思辨素材库】
名言素材
1.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马云
2.圣人不能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吕氏春秋》
新闻素材
男子逃票入动物园丧命惹争议
2017年1月29日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据目击者称,事发时虎山内有饲养员在喂老虎,一名男性游客越过隔离栏,跳进虎山近距离逗虎时被一只老虎拖咬,其他进食老虎看到后也围向被拖拽的游客。从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直播画面上可以看出,虎山与游客游览区之间有一条河相隔,动物园员工介绍,如果要进入虎山需要越过河才可以。该男子翻墙逃票入园以致命丧虎口,在网上引发热议。
经典素材
渔夫的悲剧
有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时,便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后,遇到的却全是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专捕螃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又空手而归。没等他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考场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遇到高山,它机智地绕过;遇到深涧,它一点点地积蓄力量去填平;遇到断崖,它勇敢地纵身一跃,化作壮美的瀑布……就这样,涓涓细流融入江河,扑向大海的怀抱。
(编辑:李跃)
坚守与变通都既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具体的做事方法。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对立的,如果选择坚守,就意味着不能变通;如果选择变通,则难免会丧失始终坚守的事物。但往深看,其实两者又有统一的关系。坚守是一种品格,变通是一种智慧,两者之间,何去何从,如何平衡,考验着一个人的勇气、操守与头脑,也影响着人生的广度与宽度与高度。
【高考链接】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思路点拨:材料中“改或不改”是矛盾对立的,但材料中两方的观点,都没有绝对化,也没有完全对立。这里的表演艺术家,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改动,而不是必须改动;剧作家强调的是不可随意改动,而不是不能改动。改变可能是变通,是一种创新,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虽然自己要按照剧本演戏,但适度地修改,可以让剧本更完善、让表演更自如;不改是对规则的坚守,对于表演艺术家来说,剧本就如同法律的条文,是不允许轻易改变的,不改变其实就是对规则的遵守。
【主题阅读】
思辨提示: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塑造了四十岁抛妻弃子去巴黎学画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他对理想的坚守异常执着,拒绝了周围人的一切劝阻以及提出的变通建议,因此他被很多人认为没有人性。但是另外一方面,有人却认为他具备了神性,你如此看待这个问题。
月亮与六便士(节选)
□毛姆
“你是说你不是因为另外一个女人才离开你妻子?”
“当然不是。”
“你敢发誓?”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样要求他。我问这句话完全没有动脑子。
“我发誓。”
“那么你到底是为什么离开她的?”
“我要画画儿。”
我半天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我一点儿也不理解。我想这个人准是疯了。读者应该记住,我那时还很年轻,我把他看做是一个中年人。我除了感到自己的惊诧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可是你已经四十了。”
“正是因为这个我才想,如果现在再不开始就太晚了。”
“你过去画过画儿吗?”
“我小的时候很想做个画家,可是我父亲叫我去做生意,因为他认为学艺术赚不了钱。一年以前我开始画了点儿画。去年我一直在夜校上课。”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以为你在俱乐部玩桥牌的时间你都是去上课吗?”
“对了。”
“你为什么不告诉她?”
“我觉得还是别让她知道好。”
“你能够画了吗?”
“还不成。但是我将来能够学会的。正是为了这个我才到巴黎来。在伦敦我得不到我要求的东西。也许在这里我会得到的。”
“你认为像你这样年纪的人开始学画还能够学得好吗?大多数人都是十八岁开始学。”
“如果我十八岁学,会比现在学得快一些。”
“你怎么会认为自己还有一些绘画的才能?”
他并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他的目光停在过往的人群上,但是我认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最后他回答我的话根本算不上是回答。
“我必须画画儿。”
思辨总结:斯特里克兰德需要的是全身心倾注在画布上,因此隔断社会性联系是前提,抛妻弃子体现了他坚守的决心,但也暴露出残忍,缺乏人情味。然而如果他接受比如在家画画等折中变通方案,则违背了追求纯粹理想的初衷。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能坚守自然人的角色,不接受变通,实属不易,他的纯粹又体现出神性。
思辨提示:猪的特立独行为人所欣赏,但一方面也让它遭受厄运,让自己处于孤绝的境地,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矛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
后来,它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治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有删改)
思辨总结:“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体现了“猪”彻底的自我坚守,这种特立独行是非常罕见而珍贵的,但这必然带来与群体和社会的隔阂,如果拒绝变通与融入,则意味着必须要忍受孤独、非议甚至迫害。但如果想要保全自我与融入,甚至于在群体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则势必意味着适度的妥协。
【思辨素材库】
名言素材
1.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马云
2.圣人不能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吕氏春秋》
新闻素材
男子逃票入动物园丧命惹争议
2017年1月29日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据目击者称,事发时虎山内有饲养员在喂老虎,一名男性游客越过隔离栏,跳进虎山近距离逗虎时被一只老虎拖咬,其他进食老虎看到后也围向被拖拽的游客。从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直播画面上可以看出,虎山与游客游览区之间有一条河相隔,动物园员工介绍,如果要进入虎山需要越过河才可以。该男子翻墙逃票入园以致命丧虎口,在网上引发热议。
经典素材
渔夫的悲剧
有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时,便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后,遇到的却全是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专捕螃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又空手而归。没等他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考场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遇到高山,它机智地绕过;遇到深涧,它一点点地积蓄力量去填平;遇到断崖,它勇敢地纵身一跃,化作壮美的瀑布……就这样,涓涓细流融入江河,扑向大海的怀抱。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