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动态化教学就是将教材中静态的教学资源如叙述性的文字、教学插图等反映的知识内容,通过设计相关活动来完成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能在做中学,在练中学,在思维的碰撞中感知、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下面以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一节为例,谈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课堂的动态化教学。
一、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一:画图添物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日本》一节课,是区域地理讲述的第一个国家,为以后学习国家地理提供一个范本。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学生了解的相对多一些。课间,我让学生在教室的前后左右黑板上每人画出一幅日本的轮廓图,并标出一定的地理事物,如濒临的海洋、岛屿的名称、主要的城市等,强调要当堂评比,看谁画得最好。上课后,面对满黑板的日本地图,我问:“同学们,日本的轮廓图好画吗?”同学们普通反映不好画。我再问原因,学生说日本的轮廓弯曲的较多。我接着问:轮廓图很弯曲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快能说出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比较曲折。再问海岸线曲折有什么好处?接下来让学生参照书讨论说出。我适时地总结并板书: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接着进行评比,设两个奖项,先看谁画得最好,再看谁标的地理事物准确,画的同学上台对照地理事物讲解。这样日本四大岛的名称、濒临的海洋、日本的首都及其他的重要城市、富士山的位置、隔海相望的国家等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接着进行二次画图,并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看谁画得又快又好,整个过程持续大约15分钟。
背景材料二:角色扮演
日本的工业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述本知识点时,出示下列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汽车总裁,打算在日本投资兴建一个汽车制造厂,你将选择以下哪个地点:①东京湾沿岸②日本海沿岸③日本岛内部一城市,并说出你的理由。(3个地点在刚才画的日本轮廓图上标出)此问题在日本自然资源特点和日本工业外向型的经济及主要贸易对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分析理解日本的工业特点,从而感知日本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的原因。此题学生必须读懂日本的资源进口图和日本主要贸易对象图,才能做出选择。在选择判断日本海沿岸时,有的学生更是做出推测,由于中日和日俄贸易的不断加深,日本的工业有可能向此地转移。
二、构建地理课堂动态化教学的思考
这节课的设计是我对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初步的尝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图、识图、思图、用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述或带领学生观察地图,并认识相关的地理事物,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作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方式很机械,学习的效率很低。采用画图的教学行为,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画图中体验、体现,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易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既有直观的读图、画图,又有抽象的思维。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联系课本中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从而选择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激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机制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讲述区域地理时学生必须会读地图、分析地图。会读、会填、会分析地图是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拿出一张地图,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读图、填图也能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但这节课通过设置画图比赛和角色扮演这两个情景,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巧妙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隐蔽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是一个负担,在画图、填图、思图、用图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搜集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种方式很好地诠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机制,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3.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画图、评比和角色扮演,这样的环节设置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学生的肢体、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始终在追求着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画图、评图、用图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不光自己要知道,还要关注别人,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画图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能完成的,当然学生画的有优劣之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一改过去的由几个学生课堂上“一路高歌到永远”,其余则“默默无闻到下课”的现象。全体都参与到学习中,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个性得到发展。
当然动态化教学的设计途径还很多,比如设计旅游路线图,让学生了解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然后进行对比,还有学生表演情景剧等,教师不妨多试试。
(责任编辑:符洁)
一、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一:画图添物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日本》一节课,是区域地理讲述的第一个国家,为以后学习国家地理提供一个范本。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学生了解的相对多一些。课间,我让学生在教室的前后左右黑板上每人画出一幅日本的轮廓图,并标出一定的地理事物,如濒临的海洋、岛屿的名称、主要的城市等,强调要当堂评比,看谁画得最好。上课后,面对满黑板的日本地图,我问:“同学们,日本的轮廓图好画吗?”同学们普通反映不好画。我再问原因,学生说日本的轮廓弯曲的较多。我接着问:轮廓图很弯曲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快能说出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比较曲折。再问海岸线曲折有什么好处?接下来让学生参照书讨论说出。我适时地总结并板书: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接着进行评比,设两个奖项,先看谁画得最好,再看谁标的地理事物准确,画的同学上台对照地理事物讲解。这样日本四大岛的名称、濒临的海洋、日本的首都及其他的重要城市、富士山的位置、隔海相望的国家等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接着进行二次画图,并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看谁画得又快又好,整个过程持续大约15分钟。
背景材料二:角色扮演
日本的工业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述本知识点时,出示下列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汽车总裁,打算在日本投资兴建一个汽车制造厂,你将选择以下哪个地点:①东京湾沿岸②日本海沿岸③日本岛内部一城市,并说出你的理由。(3个地点在刚才画的日本轮廓图上标出)此问题在日本自然资源特点和日本工业外向型的经济及主要贸易对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分析理解日本的工业特点,从而感知日本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的原因。此题学生必须读懂日本的资源进口图和日本主要贸易对象图,才能做出选择。在选择判断日本海沿岸时,有的学生更是做出推测,由于中日和日俄贸易的不断加深,日本的工业有可能向此地转移。
二、构建地理课堂动态化教学的思考
这节课的设计是我对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初步的尝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图、识图、思图、用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述或带领学生观察地图,并认识相关的地理事物,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作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方式很机械,学习的效率很低。采用画图的教学行为,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画图中体验、体现,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易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既有直观的读图、画图,又有抽象的思维。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联系课本中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从而选择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激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机制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讲述区域地理时学生必须会读地图、分析地图。会读、会填、会分析地图是我们要的最终结果。拿出一张地图,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读图、填图也能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但这节课通过设置画图比赛和角色扮演这两个情景,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巧妙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隐蔽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是一个负担,在画图、填图、思图、用图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搜集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种方式很好地诠释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机制,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3.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画图、评比和角色扮演,这样的环节设置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学生的肢体、思维被激活,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始终在追求着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画图、评图、用图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不光自己要知道,还要关注别人,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首先画图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能完成的,当然学生画的有优劣之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一改过去的由几个学生课堂上“一路高歌到永远”,其余则“默默无闻到下课”的现象。全体都参与到学习中,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个性得到发展。
当然动态化教学的设计途径还很多,比如设计旅游路线图,让学生了解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然后进行对比,还有学生表演情景剧等,教师不妨多试试。
(责任编辑: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