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首度“《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作品音乐会”(以下简称《曲库》)演出及总谱出版、学术研讨系列活动举办,在音乐界甚至相关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可谓一时间好评如潮。但在活动结束之后人们更加关心的是这项文化“大手笔”能否持续举办下去。在众人的守望与期盼之中,第二届的“《曲库》作品音乐会”及总谱的出版、研讨活动终于在2008年严冬的北京隆重而火热地登场了。
本届系列活动的先期基础和重点是2008年9月至11月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集中推出的2008年度《曲库》入选作品的总谱及附赠CD音响,计由11部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组成(按曲作者姓氏拼音排序):鲍元恺《京剧交响曲》(No.3)、关峡《霸王别姬》(交响幻想曲,为筝、箫、女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何训田《达勃河随想曲》(民族管弦乐)、刘长远《抒情变奏曲》(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作)、刘文金《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唐建平《春秋》(琵琶协奏曲)、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张难《红河音诗》(D商调小提琴协奏曲)、张朝《哀牢狂想》(钢琴协奏曲,作品25号)和朱世瑞《凤凰涅槃》(交响音诗,为大管弦乐队与唢呐而作)。活动的高潮阶段则是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北京交响乐团分头担纲的《曲库》作品音乐会,分别于12月2日、3日晚间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伴随演出活动的是作曲家们的现场签名售谱和曲前精彩解说。接下来是12月4日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新办公地址举办的“第二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音乐研究》杂志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作曲家、在京的理论家、评论家及音乐界主要媒体的同仁聚集一堂,围绕此次系列作品的出版和音乐会演出,就“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宏大主题展开交流与沟通。
好评依旧:这锥子砸得不错!
在2007年举办的首度《曲库》作品音乐会系列活动中,无论在新闻发布会的专家介绍时段、音乐会演出前作曲家们的即兴演说,还是在研讨会阶段诸位专家的发言中,处处可听到对这种由出版社牵头并主导,作曲家、表演家、评论家积极参与,社会媒体及听众闻者响应的文化运作模式的积极肯定与赞扬。经过一年又半的“场间休息”,其实也是经过一年半的自然冷却与反思,待2008年底新一届《曲库》系列活动举办之际,大家应该已经脱去了首届活动时的新鲜感和惊喜度,更多地回归到理性的判定和认知。但从2008年系列活动各个分场所表现出的景况和反应看,大家的热度依旧、热情不减,而且有继续升温之势:在本届音乐会举办的12月初,恰值北方强冷空气过境,零下8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北风以及本届音乐会场馆所在地区交通的不便,并没有阻挡住观众的脚步,世纪剧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场音乐会的上座率是近期该剧院所推出音乐会场次中少有的,场均观众都应在八九成的上座率,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曲库》作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在本届音乐会后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王震亚教授率先发言,他认为这种由出版社来担纲的针对专业乐队作品的普及、推广、传承活动已经是一种传播形式上的创新。他的看法也得到汪毓和、赵季平等其他参会专家的赞同。在音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曲作者、传播者、接受者的准确定位与及时到位缺一不可。当面对通俗易懂、径抒胸臆的小型声乐作品时,无论对文化传布中的任何一方都相对容易操作,而面对具有相当文化内涵与深度的专业乐队作品时,它的存在与发展之路就会艰难得多,对上述三者的内在要求往往也更为苛刻。仅就改革开放之后老一代音乐家们不断倾情的交响乐普及活动及前些年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交响乐进校园”等活动看,大家都在试图疏通大中型专业音乐作品受众端存在的“梗阻”实际;而国家文化管理机构和职业音乐家群众组织所举办的各类鼓励创作的评奖活动,也相对激励与推动了专业音乐作品创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在音乐文化良性发展“三段体”中居于桥梁地位的传播者的角色却始终未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始终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职能。因此,当2007年度首届《曲库》系列活动推出之时,当大家发现推出《曲库》的主角竟然是长期跻身幕后的出版机构之时,才会出现让业界内外眼界顿开的惊喜,也会让人生发出更加强烈的期待感。
由此观之,《曲库》作品系列活动的策划与成功举办,特别是能够漂亮地再度举办,无疑是音乐界乃至我国文化界的一件喜事、一件盛事,难怪中央音乐学院的梁茂春教授在首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上的发言题为《希望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在12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研讨会上,他特意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会,并将发言题目定名为《第二拳打得好!》。
我们当然期待今后持续不断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优秀乐队作品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和演出的机会。期待更多音乐文化传播者能够加入到为中华当代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发挥积极作用的队伍中来。这或许也是《曲库》系列活动可能达到的意想之外的收获吧。
曲目遴迄:走“可持续”发展曲重要保障
《曲库》系列活动能否顺利地举办下去,从表面看似乎关键在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但明眼的专业人士则指出:此之谓其“标”。对于日益强盛的国家实力和经济积累已经相对殷实的政府财政来说,这样利国利民的千秋功德之事没有不被政府及社会重视的理由,但问题的关键点似乎还在《曲库》活动的自身:我们要向社会和大众提供怎样的文化食粮?这就牵涉到《曲库》所收录曲目的遴选问题。
在音乐会后举办的第二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上,从《曲库》活动主办单位的领导到参加研讨的各位专家,无不关注并提及曲目遴选问题。归纳起来大致为:(1)收录范围,哪类体裁的作品适宜收录?(2)收录标准,何种水准和技法创作的作品有资格被收录?(3)收录程序,何人以何种论证方式决定收录?
其实早在《曲库》活动策划之初,出版社的管理层和编辑人员就明确为其定位:希望该项活动能将关注的重心集中放在具有较高作曲技术含量和文化深度的大中型乐队作品方面。2007年时首度入选的15部作品,也明确表露出这种取舍的倾向,只不过当时主要以西洋管弦乐队作品为主。2008年度入选的11部作品中,就含括了5部为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作品,其他6部作品也全部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题材。
对于入选的标准,出版社主管图书乐谱出版项目的副总编辑杜晓十先生在研讨会上表示:作品入选的基本标准,“一个是这部作品应该经过社会市场的检验、演出市场的检验,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位。第二个定位是由我们作为出版社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希望出版和推出可听性比较强的作品,技法上不排斥任何技法,但是听觉效果上还是希望能够具有比较 多的可听性,或者说是有观众缘的作品。”《曲库》将作品的“观众缘”作为入选的重要标准予以明确提出,既体现了作为面向市场的文化企业的主办理念,也与文艺发展的“二为”方针相切合。
有了明确的收录标准,则遴选论证过程就可依其而行。中国音乐学院的樊祖荫先生认为,要建立曲目的遴选机制,应由几个方面组成,比如建立作曲家、指挥家、对创作比较关心的理论家等大约十个人左右的委员会,建立一个固定的机制来遴选,则可能会照顾到各个方面;卞祖善先生则进一步提出设想,认为随着听众音乐素养的提高,甚至可考虑将专家评委的意见与乐队演奏家的意见和听众的意见相融合,形成大约60%、30%、10%的分值比例。无论采取怎样的操作方式,随着《曲库》活动“第二锤”的响亮落音,大家的关注点无疑将转向曲目的遴选方面,这也应是主办方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冷静面对:火热之中更需理性思考
面对观众高涨的参与热情,面对理论家和作曲家们毫不掩饰的赞扬之声,面对新闻媒体和主管机构的大力支持,此刻对于主办方和参与者最好的建言应该是冷静以对,客观总结得失,方能为今后此项活动的更优质完美地举办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
1 曲目遴选中将会面临的难题与矛盾。对于曲目遴选的重要性和被关注度在前文已经述及。毫无疑问,《曲库》的曲目问题必将成为此项活动能否持续下去而且愈办愈好的最为关键的问题。随着《曲库》活动影响度的日益扩大,规格将越来越高,数十年来创作者积累的大量未能出版的乐谱、未能演奏的作品、未能在自己期望的平台上展示的作者都会陡然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需求人群和作品数量,特别是作为企业的出版机构面对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该做何取舍?当面对所谓的一流作者二流作品与二流作者写出的一流作品时又该如何决断?面对知名作者刚刚杀青但未予很好沉淀的新作品时将如何处置?于庆新还提出,港澳台地区作曲家的作品应在下届的《曲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诸般问题与过程中的矛盾能否予以很好地解决,都将直接决定《曲库》的整体质量和在业界的口碑,也将直接影响到该项活动的生命力。这与当下文化界部分理论期刊和图书出版中的操作方式与最终命运是完全相类同的道理。因此,曲目遴选问题的重要性不但要能够被深刻地认识,还要能够尽快地建立起严格的遴选标准和程序,并能切实地予以执行。只有这样,方能使这项富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不致落得“虎头蛇尾”的命运。
2 在日益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作为活动主办方的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所出版的乐谱是有待市场流通的商品,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也并非不支取报酬的义务劳动,难道唯有所举办的音乐会能够成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前两届的四场《曲库》作品音乐会已经举办成赠票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对于今后要长期举办的演出活动,都将成为此项系列活动花费成本最巨的一项,对此主办方和赞助方都应该有长期而切实的规划与安排。即如中国音乐学院的李西安教授在研讨会上所提议的,可否借鉴国外许多出版机构的做法,将活动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总谱及音响的出版上,而将音乐会演出列为有声有色的宣传手段。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思路。
3 如何更有效地开掘系列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首届活动举办之时,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吴斌曾畅想将此项活动举办成为“中国作品音乐节”,表露了主办方深远的文化发展构想。的确,对于这样一项刚刚推出就产生如此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在筹划如何保证其顺利举办的同时。如何能够更加发挥并增大其品牌价值,以充分发酵其潜在的价值,达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是活动主办方应该进行科学缜密地专题研讨的课题。比如,与入选作品的作曲家签约;更广泛地推动乐谱租赁、乐谱下载业务;为入选作品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课堂做准备;为入选作品定期出版音响总集等等。
作曲家需要听众,听众需要高质量的作品,社会缺乏更多更稳固的文化桥梁——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坚守的社会职责。
责任编辑 于庆新
本届系列活动的先期基础和重点是2008年9月至11月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集中推出的2008年度《曲库》入选作品的总谱及附赠CD音响,计由11部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组成(按曲作者姓氏拼音排序):鲍元恺《京剧交响曲》(No.3)、关峡《霸王别姬》(交响幻想曲,为筝、箫、女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何训田《达勃河随想曲》(民族管弦乐)、刘长远《抒情变奏曲》(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作)、刘文金《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唐建平《春秋》(琵琶协奏曲)、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张难《红河音诗》(D商调小提琴协奏曲)、张朝《哀牢狂想》(钢琴协奏曲,作品25号)和朱世瑞《凤凰涅槃》(交响音诗,为大管弦乐队与唢呐而作)。活动的高潮阶段则是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北京交响乐团分头担纲的《曲库》作品音乐会,分别于12月2日、3日晚间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伴随演出活动的是作曲家们的现场签名售谱和曲前精彩解说。接下来是12月4日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新办公地址举办的“第二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音乐研究》杂志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作曲家、在京的理论家、评论家及音乐界主要媒体的同仁聚集一堂,围绕此次系列作品的出版和音乐会演出,就“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宏大主题展开交流与沟通。
好评依旧:这锥子砸得不错!
在2007年举办的首度《曲库》作品音乐会系列活动中,无论在新闻发布会的专家介绍时段、音乐会演出前作曲家们的即兴演说,还是在研讨会阶段诸位专家的发言中,处处可听到对这种由出版社牵头并主导,作曲家、表演家、评论家积极参与,社会媒体及听众闻者响应的文化运作模式的积极肯定与赞扬。经过一年又半的“场间休息”,其实也是经过一年半的自然冷却与反思,待2008年底新一届《曲库》系列活动举办之际,大家应该已经脱去了首届活动时的新鲜感和惊喜度,更多地回归到理性的判定和认知。但从2008年系列活动各个分场所表现出的景况和反应看,大家的热度依旧、热情不减,而且有继续升温之势:在本届音乐会举办的12月初,恰值北方强冷空气过境,零下8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北风以及本届音乐会场馆所在地区交通的不便,并没有阻挡住观众的脚步,世纪剧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场音乐会的上座率是近期该剧院所推出音乐会场次中少有的,场均观众都应在八九成的上座率,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曲库》作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在本届音乐会后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王震亚教授率先发言,他认为这种由出版社来担纲的针对专业乐队作品的普及、推广、传承活动已经是一种传播形式上的创新。他的看法也得到汪毓和、赵季平等其他参会专家的赞同。在音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曲作者、传播者、接受者的准确定位与及时到位缺一不可。当面对通俗易懂、径抒胸臆的小型声乐作品时,无论对文化传布中的任何一方都相对容易操作,而面对具有相当文化内涵与深度的专业乐队作品时,它的存在与发展之路就会艰难得多,对上述三者的内在要求往往也更为苛刻。仅就改革开放之后老一代音乐家们不断倾情的交响乐普及活动及前些年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交响乐进校园”等活动看,大家都在试图疏通大中型专业音乐作品受众端存在的“梗阻”实际;而国家文化管理机构和职业音乐家群众组织所举办的各类鼓励创作的评奖活动,也相对激励与推动了专业音乐作品创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在音乐文化良性发展“三段体”中居于桥梁地位的传播者的角色却始终未能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始终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职能。因此,当2007年度首届《曲库》系列活动推出之时,当大家发现推出《曲库》的主角竟然是长期跻身幕后的出版机构之时,才会出现让业界内外眼界顿开的惊喜,也会让人生发出更加强烈的期待感。
由此观之,《曲库》作品系列活动的策划与成功举办,特别是能够漂亮地再度举办,无疑是音乐界乃至我国文化界的一件喜事、一件盛事,难怪中央音乐学院的梁茂春教授在首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上的发言题为《希望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在12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研讨会上,他特意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会,并将发言题目定名为《第二拳打得好!》。
我们当然期待今后持续不断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优秀乐队作品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和演出的机会。期待更多音乐文化传播者能够加入到为中华当代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扬发挥积极作用的队伍中来。这或许也是《曲库》系列活动可能达到的意想之外的收获吧。
曲目遴迄:走“可持续”发展曲重要保障
《曲库》系列活动能否顺利地举办下去,从表面看似乎关键在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但明眼的专业人士则指出:此之谓其“标”。对于日益强盛的国家实力和经济积累已经相对殷实的政府财政来说,这样利国利民的千秋功德之事没有不被政府及社会重视的理由,但问题的关键点似乎还在《曲库》活动的自身:我们要向社会和大众提供怎样的文化食粮?这就牵涉到《曲库》所收录曲目的遴选问题。
在音乐会后举办的第二届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研讨会上,从《曲库》活动主办单位的领导到参加研讨的各位专家,无不关注并提及曲目遴选问题。归纳起来大致为:(1)收录范围,哪类体裁的作品适宜收录?(2)收录标准,何种水准和技法创作的作品有资格被收录?(3)收录程序,何人以何种论证方式决定收录?
其实早在《曲库》活动策划之初,出版社的管理层和编辑人员就明确为其定位:希望该项活动能将关注的重心集中放在具有较高作曲技术含量和文化深度的大中型乐队作品方面。2007年时首度入选的15部作品,也明确表露出这种取舍的倾向,只不过当时主要以西洋管弦乐队作品为主。2008年度入选的11部作品中,就含括了5部为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作品,其他6部作品也全部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题材。
对于入选的标准,出版社主管图书乐谱出版项目的副总编辑杜晓十先生在研讨会上表示:作品入选的基本标准,“一个是这部作品应该经过社会市场的检验、演出市场的检验,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位。第二个定位是由我们作为出版社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希望出版和推出可听性比较强的作品,技法上不排斥任何技法,但是听觉效果上还是希望能够具有比较 多的可听性,或者说是有观众缘的作品。”《曲库》将作品的“观众缘”作为入选的重要标准予以明确提出,既体现了作为面向市场的文化企业的主办理念,也与文艺发展的“二为”方针相切合。
有了明确的收录标准,则遴选论证过程就可依其而行。中国音乐学院的樊祖荫先生认为,要建立曲目的遴选机制,应由几个方面组成,比如建立作曲家、指挥家、对创作比较关心的理论家等大约十个人左右的委员会,建立一个固定的机制来遴选,则可能会照顾到各个方面;卞祖善先生则进一步提出设想,认为随着听众音乐素养的提高,甚至可考虑将专家评委的意见与乐队演奏家的意见和听众的意见相融合,形成大约60%、30%、10%的分值比例。无论采取怎样的操作方式,随着《曲库》活动“第二锤”的响亮落音,大家的关注点无疑将转向曲目的遴选方面,这也应是主办方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冷静面对:火热之中更需理性思考
面对观众高涨的参与热情,面对理论家和作曲家们毫不掩饰的赞扬之声,面对新闻媒体和主管机构的大力支持,此刻对于主办方和参与者最好的建言应该是冷静以对,客观总结得失,方能为今后此项活动的更优质完美地举办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
1 曲目遴选中将会面临的难题与矛盾。对于曲目遴选的重要性和被关注度在前文已经述及。毫无疑问,《曲库》的曲目问题必将成为此项活动能否持续下去而且愈办愈好的最为关键的问题。随着《曲库》活动影响度的日益扩大,规格将越来越高,数十年来创作者积累的大量未能出版的乐谱、未能演奏的作品、未能在自己期望的平台上展示的作者都会陡然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需求人群和作品数量,特别是作为企业的出版机构面对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该做何取舍?当面对所谓的一流作者二流作品与二流作者写出的一流作品时又该如何决断?面对知名作者刚刚杀青但未予很好沉淀的新作品时将如何处置?于庆新还提出,港澳台地区作曲家的作品应在下届的《曲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诸般问题与过程中的矛盾能否予以很好地解决,都将直接决定《曲库》的整体质量和在业界的口碑,也将直接影响到该项活动的生命力。这与当下文化界部分理论期刊和图书出版中的操作方式与最终命运是完全相类同的道理。因此,曲目遴选问题的重要性不但要能够被深刻地认识,还要能够尽快地建立起严格的遴选标准和程序,并能切实地予以执行。只有这样,方能使这项富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不致落得“虎头蛇尾”的命运。
2 在日益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作为活动主办方的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所出版的乐谱是有待市场流通的商品,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也并非不支取报酬的义务劳动,难道唯有所举办的音乐会能够成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前两届的四场《曲库》作品音乐会已经举办成赠票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对于今后要长期举办的演出活动,都将成为此项系列活动花费成本最巨的一项,对此主办方和赞助方都应该有长期而切实的规划与安排。即如中国音乐学院的李西安教授在研讨会上所提议的,可否借鉴国外许多出版机构的做法,将活动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总谱及音响的出版上,而将音乐会演出列为有声有色的宣传手段。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思路。
3 如何更有效地开掘系列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首届活动举办之时,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吴斌曾畅想将此项活动举办成为“中国作品音乐节”,表露了主办方深远的文化发展构想。的确,对于这样一项刚刚推出就产生如此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活动,在筹划如何保证其顺利举办的同时。如何能够更加发挥并增大其品牌价值,以充分发酵其潜在的价值,达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是活动主办方应该进行科学缜密地专题研讨的课题。比如,与入选作品的作曲家签约;更广泛地推动乐谱租赁、乐谱下载业务;为入选作品进入高等艺术教育的课堂做准备;为入选作品定期出版音响总集等等。
作曲家需要听众,听众需要高质量的作品,社会缺乏更多更稳固的文化桥梁——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坚守的社会职责。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