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政课对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思政课目前也存在教师授课方式死板、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政治性和学术性、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等十大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形式;内容;教师;学生;政治性;学术性;专职教师;非专职教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继承;创新;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 (2017)20-0038-03
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但是,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却存在吸引力不够、教学方法死板、实效性差等突出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而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该处理好十大关系:
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叠态的影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形式的内容。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该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关系。科学性当然是指思政课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但是,仅仅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形式来体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好的内容必定要由好的形式来体现,好的形式又有利于好的内容的呈现和表达。内容可以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妙趣横生的课堂形式体现出来,才是高校思政课应有的常态。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创造乐学环境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实现教学趣味性的途径何在?
幽默的言语和体态语是实现课堂趣味性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小品、相声、喜剧等之所以让人开怀大笑、久久难以忘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包含了无数幽默风趣的元素。如果没有了幽默风趣的元素,就不会有小品、相声、戏剧等。教学中没有幽默,如同做菜没有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教师的幽默风趣,就必定没有课堂的生动活泼,有就没有良好的学生乐学氛围。
幽默的方式多种多样。Shade( 1996) 将其分成形体幽默、语言幽默、视觉幽默和听觉幽默四种类型。Hativa( 2001) 则将幽默分成语言幽默、非语言幽默、语言加非语言幽默三种类型。Chee( 2006) 将幽默分成四种类型:包括文本幽默、图画幽默、行为幽默和语言幽默。[程欣然:《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186页。]其实,不同学者对幽默的分类,具有相互重叠和交叉的性质,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划分罢了。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幽默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当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认真记笔记的时候,教师可以突然停下来幽默一下:
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但是考试的时候,他的目光特别敏锐,视野特别开阔,头部转动特别频繁,非常关注别人的进度。
面对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加上夸张的表情,学生一定会在一阵笑声中体会到教师的用意,自然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会纠正自己的行为,回到认真学习的轨道上。
又如,我们在讲到袁世凯的时候,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引出这位历史人物: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教师说完,随即伸出一只手,在空中画一个圆圈,然后向学生出示四个手指头,最后再做出双手由合到开的动作。)
伴随着教师的夸张有趣的动作,一些学生多半能猜出这三个动作分别代表的读音是:圆(袁)、世(四)、开(凯)。这样,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就会以学生闻所未闻的方式出场了。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学是師生共同谱写的协奏曲。成功的教学必定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问题。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正确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一些教师的教学效果欠佳,就是没有深刻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虽然教师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教师主要角色是“导演”,学生的主要角色是“主演”。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实现由观众到普通演员、到主演、到导演的转变。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霸权主义——教师霸权主义和学生霸权主义。
教师霸权主义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垄断了所有的时空,事无巨细、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教师完全成了包揽一切的“保姆”。
学生霸权主义刚好与教师霸权主义相反。有的教师将教师的“导演”作用弱化为旁观者和“牧羊人”的作用。只简单地强调学生的“主演”作用,放羊式让学生去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只看到学生的活动,没有见到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现象是教师霸权主义。许多教师不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自然,思政课就缺少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是高校思政课充满活力,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表演等等。只有学生有事可做,学生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教师的课堂自然也就才充实丰满了。 三、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思政课的课时一般较少。除了《概论》和《原理》课时较多外,《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较少。特别是《形势与政策》只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一般只有6-8个课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可能学得深刻。因此,教师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与深化就十分必要。实际上,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大量的自主研究和学习。多年前,胡适就主张大学里多开选修课、少开必修课,让学生有更多思维的空间。要延伸高校思政课课堂、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必要的名著、名篇,做一些联系教学内容的微视频拍摄、专题研究等。比如,
四、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教学也是一样。某一学科的教学必然与另一学科或几个学科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思政课教师对这两门课都非常熟悉,那么,在教授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都可以从另外一门课程中“借力”。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走向的。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是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展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因此,每当讲到《概论》的时候,必然联系到相应的时代背景,就必然经常要用到《纲要》的有关知识。
其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纲要》课程是《概论》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比如,在《概论》中第二章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涉及到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在《纲要》中已经明确表述过的。因此,在《概论》中就不必照本宣科、从头再来,只需要教师适当提醒就可以了。
同样,毫无疑问,《马原》中的原理和方法至始至终都贯穿在思政其他课程中。因此,思政课教师对《马原》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
总之,思政课教师对几门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五、政治性與学术性的关系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第一属性。思政课的政治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要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弘扬正能量。要辩证地分析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立足当前面向未来。
然而,只有单纯的政治说教,没有深厚的学理支撑,思政课就必然失去魅力,陷入就事论事、抽象空洞。
例如,人们熟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同时,人们又有推翻“三座大山”的说法。在这里,就存在如何理解“两座大山”和“三座大山”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讲清楚由“两座大山”到“三座大山”的演变,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很显然,随着抗战的结束,国共矛盾逐渐凸显。因此,为了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官僚资本主义”的问题。这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在原来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内容。
总之,政治性应该是思政课的显性指标而学术性应该是政治性的有力支撑。
六、台上与台下的关系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是以教师在课下的扎实的功夫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在课堂上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教师,一定是在课下有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没有课下的准备和积累,课堂上不可能有良好的表现。就思政课而言,其难度一点不亚于专业课。因为,思政课涉及面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广泛。再加上思政课的非专业课性质,学生对其认同感首先会打折扣。因此,思政课教师教学有特殊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课老师的课后准备就更需要花功夫。如果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教师在课堂上必定会捉襟见肘、不知所云。
以《概论》为例,如果要讲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毛泽东的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了《论十大关系》的结构和基本思想,才可以在课堂上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只有认真阅读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认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如果没有阅读原著、加深加宽有关知识和背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的教学就丝毫不奇怪了。
思政课教师课后阅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显然,就《概论》课而言,《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都应该择要阅读。就《纲要》课而言,择要阅读《李鸿章全集》、《张之洞全集》、《康有为全集》、《梁启超全集》、《独秀文存》、《李大钊全集》、《张闻天文集》等都是思政课教师在台下必须下的功夫。
七、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的关系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有专职教师,又有非专职教师。这种情况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内容,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是无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非专职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的来自物理,有的来自化学,有的来自外语,有的来自音乐或美术。这些非专职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相关背景比较陌生。因此,加强对非专职教师的培训是提升思政课质量、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质量的必由之路。大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开展定期的、不定期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教师发展之路。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对非专职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形式。 第二,实行专职教师指导非专职教师制度。遴选合格的专职教师,定向指导非专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一个专职教师可以指导数量不等的非专职教师。對专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专业背景知识的深化与扩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八、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然,在思政课中,依然存在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诚然,两课教学中首先必须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走向和脉络,必须让学生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但是,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方面,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是失败的。教学的本质在于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在这一方面,思政课也大有可为。我们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的美誉度,学生获得了相当的收获。比如,课前几分钟的《时政播报》大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协同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在课后用手机拍摄历史情景剧,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胆量、拍摄和编辑能力,达到了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还时常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精神,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是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不会获取信息的人,是没有学习潜能的人。目前,人们处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人们担心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因此,教会学生科学地获取信息,自然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之一。在教学中,我们用一定时间给学生讲授了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的查找和利用,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九、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教师的工作首先要继承。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科学准确地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目的,尊重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创造,继承和尊重前人的成果和结论。
然而,仅仅有继承而没有创新,人类是无法前进的。因此,合格的教师一方面要继承,另一方面也要创新,要敢于和善于补充完善已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和看法。
例如,《概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就有补充的必要。教材上的表述来源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说: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很显然,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是不完整的。完整的表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之外,还应该加上党的领导。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党的建设,一切都无从谈起。无论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还是独立自主,都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没有一个目标明确、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都是空话。所以,建设一个强大的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目标。
正因为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毛泽东多次强调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1948年11月,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1954年9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又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7年5月25日,毛泽东在接见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时的讲话中又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在谈到反对虚报浮夸时说,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他明确指出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因此,毫无疑问,党的领导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所以,把党的领导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顺理成章的、合乎逻辑的。
十、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的关系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战场。但是,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极其忽视课堂管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艺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如果学生吵吵嚷嚷或各行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教师要么根本不管学生在干什么,只是自顾自地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课堂管理上,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干涉和纠正,从而大大影响教学进度。一般说来,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指令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这是常用而又易行的一種课堂管理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请看大屏幕”, “不要随便讲话”等。当然,直接指令的使用要适度管用,否定的指令不宜过多,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2、间接暗示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课堂管理要求。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又做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间接暗示法,那些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会更加认真,一些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也会自动端正态度。运用间接暗示必须洞察课堂情境,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的“痕迹”,在无形中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3、恰当评价法 。
该方法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的现状,及时作出恰当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激起学生内在的进取热情。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守纪状况、作业优劣等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点评,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行评价,无论对全班、对小组或是对学生个体,都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的否定评价更要慎用,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而发生课堂管理的僵局。
4、体语控制法。
该方法是教师通过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达课堂管理信息,控制课堂。比如:当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时,教师可以走进分神的学生并在学生身边稍作停留,或用目光暗示,或暂时停止讲授,一言不发,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5、培养助手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挥优秀学生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这些学生助手既可以起到对其他学生的良好的示范作用,还可以起到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6、学生自我管理法 。
任何教学活动,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真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才能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强化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7、突然提问法。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纪律不太好时,就可以使用突然提问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然点出某个或几个学生的名字,让其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让被提问的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从而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又可以对其他心不在焉的学生也是一个提醒。
8、任务分配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事可做,自然心不在焉、纪律涣散。那么,课堂管理的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分配力所能及的任务,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就经常实行这样的方法。例如,在讲《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就把学生现场分成若干小组,自主学习《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学习过后,按小组分别登台讲授。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论著,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与胆识。这样下来,课堂管理就不在话下了。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课大有可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只要把握住了教学中的上述十种关系,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欣然:《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18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606页。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8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6]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50页。
[7] 《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2号,第57页。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35页。
作者简介:蒋华志,1963年9月,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历史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形式;内容;教师;学生;政治性;学术性;专职教师;非专职教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继承;创新;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 (2017)20-0038-03
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但是,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却存在吸引力不够、教学方法死板、实效性差等突出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而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该处理好十大关系:
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叠态的影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形式的内容。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该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关系。科学性当然是指思政课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但是,仅仅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形式来体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好的内容必定要由好的形式来体现,好的形式又有利于好的内容的呈现和表达。内容可以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妙趣横生的课堂形式体现出来,才是高校思政课应有的常态。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创造乐学环境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实现教学趣味性的途径何在?
幽默的言语和体态语是实现课堂趣味性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小品、相声、喜剧等之所以让人开怀大笑、久久难以忘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包含了无数幽默风趣的元素。如果没有了幽默风趣的元素,就不会有小品、相声、戏剧等。教学中没有幽默,如同做菜没有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教师的幽默风趣,就必定没有课堂的生动活泼,有就没有良好的学生乐学氛围。
幽默的方式多种多样。Shade( 1996) 将其分成形体幽默、语言幽默、视觉幽默和听觉幽默四种类型。Hativa( 2001) 则将幽默分成语言幽默、非语言幽默、语言加非语言幽默三种类型。Chee( 2006) 将幽默分成四种类型:包括文本幽默、图画幽默、行为幽默和语言幽默。[程欣然:《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186页。]其实,不同学者对幽默的分类,具有相互重叠和交叉的性质,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划分罢了。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适当使用幽默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当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认真记笔记的时候,教师可以突然停下来幽默一下:
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但是考试的时候,他的目光特别敏锐,视野特别开阔,头部转动特别频繁,非常关注别人的进度。
面对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加上夸张的表情,学生一定会在一阵笑声中体会到教师的用意,自然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会纠正自己的行为,回到认真学习的轨道上。
又如,我们在讲到袁世凯的时候,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引出这位历史人物: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教师说完,随即伸出一只手,在空中画一个圆圈,然后向学生出示四个手指头,最后再做出双手由合到开的动作。)
伴随着教师的夸张有趣的动作,一些学生多半能猜出这三个动作分别代表的读音是:圆(袁)、世(四)、开(凯)。这样,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就会以学生闻所未闻的方式出场了。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学是師生共同谱写的协奏曲。成功的教学必定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问题。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正确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一些教师的教学效果欠佳,就是没有深刻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虽然教师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教师主要角色是“导演”,学生的主要角色是“主演”。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实现由观众到普通演员、到主演、到导演的转变。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霸权主义——教师霸权主义和学生霸权主义。
教师霸权主义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垄断了所有的时空,事无巨细、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教师完全成了包揽一切的“保姆”。
学生霸权主义刚好与教师霸权主义相反。有的教师将教师的“导演”作用弱化为旁观者和“牧羊人”的作用。只简单地强调学生的“主演”作用,放羊式让学生去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只看到学生的活动,没有见到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现象是教师霸权主义。许多教师不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自然,思政课就缺少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是高校思政课充满活力,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表演等等。只有学生有事可做,学生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教师的课堂自然也就才充实丰满了。 三、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思政课的课时一般较少。除了《概论》和《原理》课时较多外,《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较少。特别是《形势与政策》只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一般只有6-8个课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也不可能学得深刻。因此,教师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与深化就十分必要。实际上,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大量的自主研究和学习。多年前,胡适就主张大学里多开选修课、少开必修课,让学生有更多思维的空间。要延伸高校思政课课堂、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必要的名著、名篇,做一些联系教学内容的微视频拍摄、专题研究等。比如,
四、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教学也是一样。某一学科的教学必然与另一学科或几个学科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思政课教师对这两门课都非常熟悉,那么,在教授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都可以从另外一门课程中“借力”。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走向的。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是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展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因此,每当讲到《概论》的时候,必然联系到相应的时代背景,就必然经常要用到《纲要》的有关知识。
其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纲要》课程是《概论》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比如,在《概论》中第二章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涉及到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在《纲要》中已经明确表述过的。因此,在《概论》中就不必照本宣科、从头再来,只需要教师适当提醒就可以了。
同样,毫无疑问,《马原》中的原理和方法至始至终都贯穿在思政其他课程中。因此,思政课教师对《马原》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
总之,思政课教师对几门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五、政治性與学术性的关系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第一属性。思政课的政治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要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弘扬正能量。要辩证地分析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导学生立足当前面向未来。
然而,只有单纯的政治说教,没有深厚的学理支撑,思政课就必然失去魅力,陷入就事论事、抽象空洞。
例如,人们熟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同时,人们又有推翻“三座大山”的说法。在这里,就存在如何理解“两座大山”和“三座大山”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讲清楚由“两座大山”到“三座大山”的演变,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很显然,随着抗战的结束,国共矛盾逐渐凸显。因此,为了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官僚资本主义”的问题。这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在原来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内容。
总之,政治性应该是思政课的显性指标而学术性应该是政治性的有力支撑。
六、台上与台下的关系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是以教师在课下的扎实的功夫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在课堂上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教师,一定是在课下有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没有课下的准备和积累,课堂上不可能有良好的表现。就思政课而言,其难度一点不亚于专业课。因为,思政课涉及面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广泛。再加上思政课的非专业课性质,学生对其认同感首先会打折扣。因此,思政课教师教学有特殊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课老师的课后准备就更需要花功夫。如果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教师在课堂上必定会捉襟见肘、不知所云。
以《概论》为例,如果要讲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毛泽东的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了《论十大关系》的结构和基本思想,才可以在课堂上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只有认真阅读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认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如果没有阅读原著、加深加宽有关知识和背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的教学就丝毫不奇怪了。
思政课教师课后阅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显然,就《概论》课而言,《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都应该择要阅读。就《纲要》课而言,择要阅读《李鸿章全集》、《张之洞全集》、《康有为全集》、《梁启超全集》、《独秀文存》、《李大钊全集》、《张闻天文集》等都是思政课教师在台下必须下的功夫。
七、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的关系
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有专职教师,又有非专职教师。这种情况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内容,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是无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非专职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的来自物理,有的来自化学,有的来自外语,有的来自音乐或美术。这些非专职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相关背景比较陌生。因此,加强对非专职教师的培训是提升思政课质量、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质量的必由之路。大体而言,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开展定期的、不定期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教师发展之路。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对非专职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形式。 第二,实行专职教师指导非专职教师制度。遴选合格的专职教师,定向指导非专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一个专职教师可以指导数量不等的非专职教师。對专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专业背景知识的深化与扩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八、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然,在思政课中,依然存在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诚然,两课教学中首先必须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走向和脉络,必须让学生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但是,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方面,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是失败的。教学的本质在于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在这一方面,思政课也大有可为。我们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的美誉度,学生获得了相当的收获。比如,课前几分钟的《时政播报》大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协同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在课后用手机拍摄历史情景剧,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胆量、拍摄和编辑能力,达到了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还时常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精神,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是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不会获取信息的人,是没有学习潜能的人。目前,人们处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人们担心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因此,教会学生科学地获取信息,自然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之一。在教学中,我们用一定时间给学生讲授了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的查找和利用,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九、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教师的工作首先要继承。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科学准确地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目的,尊重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创造,继承和尊重前人的成果和结论。
然而,仅仅有继承而没有创新,人类是无法前进的。因此,合格的教师一方面要继承,另一方面也要创新,要敢于和善于补充完善已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和看法。
例如,《概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就有补充的必要。教材上的表述来源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说: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很显然,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是不完整的。完整的表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之外,还应该加上党的领导。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党的建设,一切都无从谈起。无论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还是独立自主,都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无不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没有一个目标明确、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都是空话。所以,建设一个强大的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目标。
正因为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毛泽东多次强调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1948年11月,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1954年9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又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7年5月25日,毛泽东在接见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时的讲话中又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在谈到反对虚报浮夸时说,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他明确指出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因此,毫无疑问,党的领导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所以,把党的领导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顺理成章的、合乎逻辑的。
十、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的关系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战场。但是,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极其忽视课堂管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艺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如果学生吵吵嚷嚷或各行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教师要么根本不管学生在干什么,只是自顾自地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课堂管理上,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干涉和纠正,从而大大影响教学进度。一般说来,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指令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这是常用而又易行的一種课堂管理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请看大屏幕”, “不要随便讲话”等。当然,直接指令的使用要适度管用,否定的指令不宜过多,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2、间接暗示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课堂管理要求。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又做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间接暗示法,那些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会更加认真,一些不怎么认真的学生也会自动端正态度。运用间接暗示必须洞察课堂情境,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的“痕迹”,在无形中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3、恰当评价法 。
该方法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的现状,及时作出恰当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激起学生内在的进取热情。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守纪状况、作业优劣等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点评,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行评价,无论对全班、对小组或是对学生个体,都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的否定评价更要慎用,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而发生课堂管理的僵局。
4、体语控制法。
该方法是教师通过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达课堂管理信息,控制课堂。比如:当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时,教师可以走进分神的学生并在学生身边稍作停留,或用目光暗示,或暂时停止讲授,一言不发,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5、培养助手法。
该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挥优秀学生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这些学生助手既可以起到对其他学生的良好的示范作用,还可以起到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6、学生自我管理法 。
任何教学活动,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真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才能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强化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7、突然提问法。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纪律不太好时,就可以使用突然提问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然点出某个或几个学生的名字,让其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让被提问的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从而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又可以对其他心不在焉的学生也是一个提醒。
8、任务分配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事可做,自然心不在焉、纪律涣散。那么,课堂管理的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分配力所能及的任务,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就经常实行这样的方法。例如,在讲《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时,就把学生现场分成若干小组,自主学习《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学习过后,按小组分别登台讲授。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论著,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与胆识。这样下来,课堂管理就不在话下了。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课大有可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只要把握住了教学中的上述十种关系,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欣然:《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18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606页。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8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6]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50页。
[7] 《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2号,第57页。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35页。
作者简介:蒋华志,1963年9月,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历史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英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