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会热议
在3月2日,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上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去年一年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就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其中受害者8至14岁居多。如此高频率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焦虑,同样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性教育严重缺失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女童是未成年人,她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我们有责任呼吁保护女童。这么多性侵儿童案多发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儿童性安全教育的极度缺乏。在很多孩子眼里,老师家长的话就是权威。当权威人士来侵犯他的时候,他们可能连喊都不知道。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还止步不前。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儿童这种对防性侵知识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恶性后果。2013年下半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在贵州、云南、北京、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等省市城乡地区的15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女童保护项目对235名小学男生、219名小学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21.54%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当被问到“如果遇到有人不经你和家人允许,要摸你或脱你衣服,你知道该如何求助和自救吗?”有23.60%的孩子选择了“不知道”,有44.30%的孩子选择了“大声呼喊”。而在8个省市访问的902名小学生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仅占35.92%,回答“没有”的,达64.08%。56.49%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防性侵教材仍存空白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儿童安全教育在地方的止步不前,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或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抵制儿童安全教育。2013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教育女学生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遭遇性侵犯后懂得如何寻求帮助。但因为缺少自上而下的权威教案和标准,使得地方试图推进四部委《意见》落实,无从着手。因此,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权威、专业的防性侵教程,真正让未成年人得到防性侵安全常识的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这一领域仍存在空白。因此,虽然广东等地方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性教育或防性侵的读本,但仍缺乏权威性、标准性、可推广性,导致儿童安全教育的地方实践只能停留在一地、甚至可能是一届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的任上。所以,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填补教案空白,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建立完善公共监护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我国目前缺少公共监护制度,导致留守儿童、流动人员子女已成为儿童性侵害的“重灾区”。因此,需要建立完善公共监护制度,拓展父母监护以外的补充监护,加大对女童的保护力度。要保护女童,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在教育上要讲究方法,让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监护人的职责,尽可能地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生活,避免受到伤害。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未成年人是防性侵教育最应尽快惠及的人群。很欣慰看到女童保护这样的民间组织在推动防性侵教育,但这不可能只由民间力量来承担。希望能通过民间力量能推动制度的建设。同时,也要鼓励地方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民间公益组织对普及防性侵教育先行先试,比如印发基础防性侵知识小册子、开展公益性的讲座培训及互动活动、开通防性侵维权热线等。
在3月2日,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上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去年一年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就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其中受害者8至14岁居多。如此高频率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焦虑,同样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性教育严重缺失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女童是未成年人,她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我们有责任呼吁保护女童。这么多性侵儿童案多发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儿童性安全教育的极度缺乏。在很多孩子眼里,老师家长的话就是权威。当权威人士来侵犯他的时候,他们可能连喊都不知道。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还止步不前。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儿童这种对防性侵知识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恶性后果。2013年下半年,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在贵州、云南、北京、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等省市城乡地区的15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女童保护项目对235名小学男生、219名小学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21.54%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当被问到“如果遇到有人不经你和家人允许,要摸你或脱你衣服,你知道该如何求助和自救吗?”有23.60%的孩子选择了“不知道”,有44.30%的孩子选择了“大声呼喊”。而在8个省市访问的902名小学生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仅占35.92%,回答“没有”的,达64.08%。56.49%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防性侵教材仍存空白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儿童安全教育在地方的止步不前,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或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抵制儿童安全教育。2013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教育女学生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遭遇性侵犯后懂得如何寻求帮助。但因为缺少自上而下的权威教案和标准,使得地方试图推进四部委《意见》落实,无从着手。因此,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权威、专业的防性侵教程,真正让未成年人得到防性侵安全常识的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这一领域仍存在空白。因此,虽然广东等地方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性教育或防性侵的读本,但仍缺乏权威性、标准性、可推广性,导致儿童安全教育的地方实践只能停留在一地、甚至可能是一届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的任上。所以,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填补教案空白,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
建立完善公共监护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我国目前缺少公共监护制度,导致留守儿童、流动人员子女已成为儿童性侵害的“重灾区”。因此,需要建立完善公共监护制度,拓展父母监护以外的补充监护,加大对女童的保护力度。要保护女童,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在教育上要讲究方法,让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监护人的职责,尽可能地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生活,避免受到伤害。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未成年人是防性侵教育最应尽快惠及的人群。很欣慰看到女童保护这样的民间组织在推动防性侵教育,但这不可能只由民间力量来承担。希望能通过民间力量能推动制度的建设。同时,也要鼓励地方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民间公益组织对普及防性侵教育先行先试,比如印发基础防性侵知识小册子、开展公益性的讲座培训及互动活动、开通防性侵维权热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