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一场创新改革热潮,众多学科学段教师都相继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学工作。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时必须要遵循素质教育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標,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87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进而阻碍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摒弃传统僵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设置问题引导,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大多都处于在初期发展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教学的方法,借助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呢?”之后,学生会想到下雨的声音、雷电的声音以及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于是,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如何能够听到风的声音、水的声音以及动物的声音,并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大自然的声音,从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其课程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新课标也一再强调,语文教学应当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还可以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进而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建构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一课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是否都做到了言出必行和从不失信于人,也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人失信于自己的行为。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分享这些经历,教师也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习惯于采取“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差异性。进而导致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而语文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进步。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能够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内在潜力和性格特征以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层次。之后就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入手实施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就可以针对综合素质较强层次的学生设置具有探究意义和思考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处在中等层次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一些以巩固基础和思维锻炼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对于语文基础和学习意识较差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要以基础巩固为主制定教学方案。
4、拓展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一来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自然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课程时,就可以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在课下选取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合作探究,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和整理这一传统节日的来源、节日习俗、饮食文化和历史内涵等背景知识。从而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寻求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并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实践教学的弊端所在,以此来完善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学习需求,尊重学的个体差异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分层教学以及拓展小组合作教学的举措,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正芳.新课改下怎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3):107-108.
[2]张彩云.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分析[J].吉林教育,2017(42):99.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87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进而阻碍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摒弃传统僵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设置问题引导,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大多都处于在初期发展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教学的方法,借助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呢?”之后,学生会想到下雨的声音、雷电的声音以及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于是,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如何能够听到风的声音、水的声音以及动物的声音,并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大自然的声音,从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其课程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新课标也一再强调,语文教学应当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还可以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进而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建构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一课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是否都做到了言出必行和从不失信于人,也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人失信于自己的行为。为了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分享这些经历,教师也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习惯于采取“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差异性。进而导致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而语文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进步。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能够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内在潜力和性格特征以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层次。之后就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入手实施分层教学。例如,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就可以针对综合素质较强层次的学生设置具有探究意义和思考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处在中等层次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一些以巩固基础和思维锻炼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对于语文基础和学习意识较差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要以基础巩固为主制定教学方案。
4、拓展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一来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自然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课程时,就可以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在课下选取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行合作探究,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和整理这一传统节日的来源、节日习俗、饮食文化和历史内涵等背景知识。从而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寻求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并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实践教学的弊端所在,以此来完善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学习需求,尊重学的个体差异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分层教学以及拓展小组合作教学的举措,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正芳.新课改下怎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3):107-108.
[2]张彩云.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分析[J].吉林教育,2017(42):99.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