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浙江舟山群岛东南海域的普陀山,四面环海,风景宜人,与其说是一座山,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岛。在这里,各种珍稀植物数不胜数。去过的人对那里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普陀山慧济寺附近的一株鹅耳枥。许多游客來到普陀山就是为了一览它的风采,就连很多外国游客都是慕名而来,它甚至已经成为了普陀山的标志性游览地点。一棵树,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
普陀鹅耳枥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是生长在普陀山上的“圣树”,与元代岛上的多宝塔、唐人阎立本的《杨枝观音图》一起被称为“普陀三宝”。 世人之所以把鹅耳枥树当作“宝”,并不是因为它生长在普陀山上,而是因为它的稀有和内在的意义。
据植物学家考证,因为全世界范围内仅浙江舟山群岛有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种,而现在普陀山慧济寺的这一株鹅耳枥,已经成为全球仅存的一棵野生鹅耳枥树!因此在国际上,这棵鹅耳枥树又被称作“地球独子”。可以说,比大熊猫都珍稀百倍!
这株鹅耳枥树干高达13米,胸径6米多,树冠覆盖面可达72平方米,没有太多分枝,姿态比较挺拔。冬天,该树树叶落尽,只留下呈灰白色的光滑树枝、树干,似乎被普陀山缭绕的香烟全部笼罩。由于该树一般都是从树枝处骈出双枝,双枝合在一起恰为90度,所以当地人把它叫做 “夫妻树”。
1930年,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到普陀山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该树;1932年,经著名植物学家郑万均先生鉴定,确认是新发现的树种;经鉴定,该树树龄在200年以上。
据专家介绍,本来当时对这一物种有所发现时,它的数量还不少,但是不知为何,自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野生鹅耳枥的数量锐减,直至只剩下了普陀山慧济寺北面的这一株还存活着,好在引起了植物学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花序为风媒植物特有的穗状花序,雄花在4月上中旬开花,雌花在4月下旬开花,可授期相遇时间仅有6天,而且雄花序在树冠上、中、下部分均匀分布,雌花序则主要在树冠上部,这样的开花特性使其极难相互授粉。
另外,舟山群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普陀鹅耳枥在花期时常常遭遇降雨和大风以及随之带来的碱性浮尘,严重影响雄花散粉和雌花授粉,造成种子产量少、品质差。所以在野生状态下一直没有繁衍。如果这种树灭绝了,对植物学、生态学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为普陀鹅耳枥这种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所以在保存物种和增添普陀岛自然风景区景色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好在国家在保护的同时,也开展了人工培育鹅耳枥的项目。
原来在普陀山园林管理处工作的高维孝是农校毕业的技术员,他为了挽救这一珍贵树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进行繁育该物种的尝试。他和助手在普陀鹅耳枥开花的季节,经过几年反复试验,设法缩短雌花和雄花的相隔时间,终于使树结了籽。怎奈天不作美,当年秋季的几场大风和台风,将籽全部刮落。接下来用普陀鹅耳枥当年生的嫩枝和它的根进行扦插的试验也都失败了。与此同时,上海植物园用普陀鹅耳枥的嫩枝进行组织培养的试验也失败了。
但高维孝没有灰心,继续进行繁育试验。1992年秋天,鹅耳枥树终于结出了108粒种子。高维孝将这些珍贵的种子分两次种下。1993年3月15日,第一株鹅耳枥幼芽破土而出。不久,又相继长出67株幼苗。几年后,这68株鹅耳枥树长势都很好。后来,高维孝用第二代普陀鹅耳枥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又获得成功。
现在大约有250棵鹅耳枥树在普陀山、杭州植物园等地生长。如今,植物专家们繁殖的普陀鹅耳枥子代苗木,已经超过了1万株,这一物种终于可以在地球上繁育下去了。
从曾经的植株众多、枝繁叶茂到仅存的“地球独子”,现在重新成为万株物种,这对普陀鹅耳枥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转变。
普陀鹅耳枥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是生长在普陀山上的“圣树”,与元代岛上的多宝塔、唐人阎立本的《杨枝观音图》一起被称为“普陀三宝”。 世人之所以把鹅耳枥树当作“宝”,并不是因为它生长在普陀山上,而是因为它的稀有和内在的意义。
据植物学家考证,因为全世界范围内仅浙江舟山群岛有普陀鹅耳枥,为中国特有种,而现在普陀山慧济寺的这一株鹅耳枥,已经成为全球仅存的一棵野生鹅耳枥树!因此在国际上,这棵鹅耳枥树又被称作“地球独子”。可以说,比大熊猫都珍稀百倍!
这株鹅耳枥树干高达13米,胸径6米多,树冠覆盖面可达72平方米,没有太多分枝,姿态比较挺拔。冬天,该树树叶落尽,只留下呈灰白色的光滑树枝、树干,似乎被普陀山缭绕的香烟全部笼罩。由于该树一般都是从树枝处骈出双枝,双枝合在一起恰为90度,所以当地人把它叫做 “夫妻树”。
1930年,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到普陀山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该树;1932年,经著名植物学家郑万均先生鉴定,确认是新发现的树种;经鉴定,该树树龄在200年以上。
据专家介绍,本来当时对这一物种有所发现时,它的数量还不少,但是不知为何,自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野生鹅耳枥的数量锐减,直至只剩下了普陀山慧济寺北面的这一株还存活着,好在引起了植物学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花序为风媒植物特有的穗状花序,雄花在4月上中旬开花,雌花在4月下旬开花,可授期相遇时间仅有6天,而且雄花序在树冠上、中、下部分均匀分布,雌花序则主要在树冠上部,这样的开花特性使其极难相互授粉。
另外,舟山群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普陀鹅耳枥在花期时常常遭遇降雨和大风以及随之带来的碱性浮尘,严重影响雄花散粉和雌花授粉,造成种子产量少、品质差。所以在野生状态下一直没有繁衍。如果这种树灭绝了,对植物学、生态学势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为普陀鹅耳枥这种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所以在保存物种和增添普陀岛自然风景区景色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好在国家在保护的同时,也开展了人工培育鹅耳枥的项目。
原来在普陀山园林管理处工作的高维孝是农校毕业的技术员,他为了挽救这一珍贵树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进行繁育该物种的尝试。他和助手在普陀鹅耳枥开花的季节,经过几年反复试验,设法缩短雌花和雄花的相隔时间,终于使树结了籽。怎奈天不作美,当年秋季的几场大风和台风,将籽全部刮落。接下来用普陀鹅耳枥当年生的嫩枝和它的根进行扦插的试验也都失败了。与此同时,上海植物园用普陀鹅耳枥的嫩枝进行组织培养的试验也失败了。
但高维孝没有灰心,继续进行繁育试验。1992年秋天,鹅耳枥树终于结出了108粒种子。高维孝将这些珍贵的种子分两次种下。1993年3月15日,第一株鹅耳枥幼芽破土而出。不久,又相继长出67株幼苗。几年后,这68株鹅耳枥树长势都很好。后来,高维孝用第二代普陀鹅耳枥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又获得成功。
现在大约有250棵鹅耳枥树在普陀山、杭州植物园等地生长。如今,植物专家们繁殖的普陀鹅耳枥子代苗木,已经超过了1万株,这一物种终于可以在地球上繁育下去了。
从曾经的植株众多、枝繁叶茂到仅存的“地球独子”,现在重新成为万株物种,这对普陀鹅耳枥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