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创作的天空,成为他们思考、快乐的乐园,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幸福、快乐和收获。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多层性 多样性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我针对小学生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机械、量大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下面我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业设计具有多层性
小学阶段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每个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更贴近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生活实践、学习程度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差异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培养这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2.图形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图形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与概率”中的作业分层。在统计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
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设计类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探究类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和氛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猜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通过交流讨论后学生认为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计算,然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剪拼、观察比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更深刻,同时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2.实践类作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后布置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如《测量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要求:(1)利用家中的黄豆,自己想办法测量与计算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2)根据实践过程,试写一篇实践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操作方法与过程。B.计算方法与结果。C.活动收获及总结。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类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那么作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就会事倍功半。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如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作业,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24点牌的游戏: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6、1,那么算式为(8×6)÷(3-1)或8×(6-3×1)或(8-3-1)×6等。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整数四则运算,提高了学习兴趣。
4.设计类作业。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办一期数学手抄报,学生可以运用到学过的有关图形知识,设计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另外一些数学趣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多层性 多样性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我针对小学生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机械、量大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下面我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业设计具有多层性
小学阶段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每个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更贴近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生活实践、学习程度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差异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培养这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2.图形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图形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与概率”中的作业分层。在统计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
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设计类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探究类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和氛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猜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通过交流讨论后学生认为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计算,然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剪拼、观察比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更深刻,同时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2.实践类作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后布置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如《测量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要求:(1)利用家中的黄豆,自己想办法测量与计算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2)根据实践过程,试写一篇实践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操作方法与过程。B.计算方法与结果。C.活动收获及总结。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类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那么作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就会事倍功半。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如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作业,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24点牌的游戏: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6、1,那么算式为(8×6)÷(3-1)或8×(6-3×1)或(8-3-1)×6等。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整数四则运算,提高了学习兴趣。
4.设计类作业。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办一期数学手抄报,学生可以运用到学过的有关图形知识,设计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另外一些数学趣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