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班集体中常会出现思想落后、行为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合作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问题生”。我们认为,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探究“问题生”存在的原因
事必先有因而后有果,寻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致使存在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对“问题生”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如:通过和“问题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访谈家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通过询问其他学生,侧面了解他们的表现等。
二、发挥班集体的同化作用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会、学科教学渗透等来增强“问题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同时要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以此来带动“问题生”,促进“问题生”的转化。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可以引导“问题生”通过不同途径寻找能够促进自身发展、自己又乐于接受的形象作为激励自己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塑造出来的,只要能够对“问题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激励作用就可以选择,用以促进“问题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三、发掘“问题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良好品行的发掘、放大和延续的工作,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发掘、放大、延续绝不仅仅只针对优等生,对“问题生”也要如此。因为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每一位学生都离不开教师的关爱。针对“问题生”,教师更要善于发掘他们品行中的闪光之处,在他们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时候、在他们与他人共同合作的时候……尽管这些荣誉可能微不足道、合作得也可能不够完美……作为教师都不可以视而不见。要及时地作出正确积极的评价,以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勇气、有机会为班集体争得更大的荣誉、和他人更好地合作……
四、关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
教师要善于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或创造有益的教育情境来增强“问题生”自身转化的信念,激励他们为之付出不断的努力。如:结合趣味猜谜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请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情感越分越多?什么样的情感越分越少?”使学生知道,快乐越分越多,悲伤越分越少。从而引导“问题生”学会分享、学会分担。教师还要密切关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记录。如: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让“问题生”同样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转变,激励“问题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据此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其实,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勉共进的过程,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交汇融合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用智慧之火点亮学生追求之光的过程。任何教育形式的实施都要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无尽的爱,对优等生如此,对“问题生”同样如此。因此,绝不能漠视“问题生”的存在,忽视“问题生”的成长需要,对其放任自流或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问题生”“差”在学生身上并不可怕,“差”在学生心里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差”在教师的心里。另外,对于“问题生”不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采取行而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和转化,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力量的共同关注与大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探究,去解决“问题生”的各种问题;让我们共同期待,去见证“问题生”的美好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问题生”不再有问题!
一、探究“问题生”存在的原因
事必先有因而后有果,寻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致使存在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对“问题生”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如:通过和“问题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访谈家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通过询问其他学生,侧面了解他们的表现等。
二、发挥班集体的同化作用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会、学科教学渗透等来增强“问题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同时要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以此来带动“问题生”,促进“问题生”的转化。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可以引导“问题生”通过不同途径寻找能够促进自身发展、自己又乐于接受的形象作为激励自己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文艺作品塑造出来的,只要能够对“问题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激励作用就可以选择,用以促进“问题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三、发掘“问题生”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良好品行的发掘、放大和延续的工作,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发掘、放大、延续绝不仅仅只针对优等生,对“问题生”也要如此。因为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每一位学生都离不开教师的关爱。针对“问题生”,教师更要善于发掘他们品行中的闪光之处,在他们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时候、在他们与他人共同合作的时候……尽管这些荣誉可能微不足道、合作得也可能不够完美……作为教师都不可以视而不见。要及时地作出正确积极的评价,以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勇气、有机会为班集体争得更大的荣誉、和他人更好地合作……
四、关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
教师要善于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或创造有益的教育情境来增强“问题生”自身转化的信念,激励他们为之付出不断的努力。如:结合趣味猜谜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请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情感越分越多?什么样的情感越分越少?”使学生知道,快乐越分越多,悲伤越分越少。从而引导“问题生”学会分享、学会分担。教师还要密切关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记录。如: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让“问题生”同样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转变,激励“问题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据此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其实,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勉共进的过程,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交汇融合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用智慧之火点亮学生追求之光的过程。任何教育形式的实施都要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无尽的爱,对优等生如此,对“问题生”同样如此。因此,绝不能漠视“问题生”的存在,忽视“问题生”的成长需要,对其放任自流或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问题生”“差”在学生身上并不可怕,“差”在学生心里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差”在教师的心里。另外,对于“问题生”不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采取行而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和转化,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力量的共同关注与大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探究,去解决“问题生”的各种问题;让我们共同期待,去见证“问题生”的美好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问题生”不再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