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起搏器导线绝缘层破损病例表现及初步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7月,646例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功能,发现与导线绝缘层破损相关的病例10例,且导线绝缘层破损经X线检查证实.出现异常时间在植入起搏器后(63.73±36.64)个月,10例破损导线均为翼状、心室双极导线.运用程控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通过调整起搏器参数进行初步处理及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其中4例因间断胸闷、头晕、黑矇就诊,1例因左胸壁明显搏动感就诊,其余5例为常规随访时发现导线绝缘层破损
【机 构】
: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湖北荆门 448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起搏器导线绝缘层破损病例表现及初步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7月,646例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功能,发现与导线绝缘层破损相关的病例10例,且导线绝缘层破损经X线检查证实.出现异常时间在植入起搏器后(63.73±36.64)个月,10例破损导线均为翼状、心室双极导线.运用程控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通过调整起搏器参数进行初步处理及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其中4例因间断胸闷、头晕、黑矇就诊,1例因左胸壁明显搏动感就诊,其余5例为常规随访时发现导线绝缘层破损.9例表现为心室导线阻抗降低,1例为阻抗升高,10例单极阻抗为(275.1±92.60)Ω.感知参数发现异常时,导线感知极性均为双极.起搏参数发现异常时,6例导线起搏极性为单极,4例为双极,心室起搏阈值与电极极性有关.动态心电图均表现为间歇性过感知(其中2例为单纯过感知),8例合并间歇性感知不良,6例合并间歇性起搏不良.1例随访2年后,因导线损坏程度加重,进展为持续感知、起搏不良.10例均将心室导线极性由双极改为单极,根据不同表现,通过降低感知灵敏度、调整起搏电压、程控DDD为AAI、关闭自动阈值测试功能等措施,能使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运行.结论 绝缘层破损,通过动态心电图定期跟踪监测,可协助分析不适原因、评估风险性、精准指导参数动态调整,并评价调整后效果.
其他文献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指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大量且快速的溶解,使细胞内的离子及其代谢产物迅速释放入血,导致电解质异常、高尿酸血症和肾功能衰竭[1].TLS在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中较常见[2],除了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通常还会诱发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3].现在众多研究普遍认为[4],细胞因子的的表达过量及失衡,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
目的 探讨应用长期导管血液透析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期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训练组患者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语言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组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贫血、糖尿病,由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C指数分别为0.761和0.714.结论 该模型能够有效筛选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
目的 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thrombus,AVFT)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优化,以期提高医护人员临床依从性,降低AVFT发生率,提高患者“带瘘生存”的生活质量.方法 邀请10名不同领域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的每项准则及筛选出的高质量证据赋予相应的权重和分值,根据最终评分排序形成AVFT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推荐意见.结果 适合纳入AVFT集束化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以超声引导腔内球囊碎栓的方式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血栓闭塞病变,旨在探讨该方法对于内瘘血栓闭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0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因内瘘狭窄导致血栓闭塞,并首次行超声引导介入碎栓治疗的患者,其中AVF 139例,AVG 7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随访情况,并与因内瘘单纯狭窄介入治疗的数据进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血液净化中心规模逐渐扩大等因素,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更加突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有4种:透析废弃液、透析管路、干粉残留物和内瘘穿刺针.其液体部分即血液透析废弃液,是治疗结束后留存在血液透析器和管路中的液体,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的医疗废弃物[1].MHD患者透析结束后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如管理不善,处置不当,既可造成环境污染,又能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传播[2].有研究报道血液透析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感染.其早期诊断困难,且起病急,进展快,晚期预后差,需尽早发现、早干预.血液透析相关的NF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血液透析患者手部NF,希望引起医护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NF的关注.
目的 研究青海省血液透析用水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长特性,识别微生物污染风险,为改善透析用水水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集18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反渗机组出水口和输水管路回水口水样,经薄膜过滤法富集,在21℃下分别用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ryptone glucose ex-tract agar,TGEA)和R2A营养琼脂培养基(R2A agar medium,R2A)培养7天,动态观察计数并用质谱仪和PCR技术菌种鉴定.结果 共检出12种革兰氏阴性(G-)菌和7种革兰氏阳性(G+)菌;回水口和出水
目前左室summit区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最常用的途径是经冠状静脉系统,但当存在导管无法到位、局部阻抗或温度过高、毗邻冠状动脉等限制时,可尝试解剖消融策略,从心内膜的各相邻部位进行消融;如果消融也无效,还可考虑经皮心外膜消融,但成功率并不理想;此外,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半浓度生理盐水灌注消融、同步单极消融、双极消融、机器人外科消融、肌内细针消融、冠状动脉导丝消融、零射线消融等技术可作为经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失败后的备选方法,但对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目的 观察犬心房神经丛消融区靶心房组织超微结构的远期改变,试图为解释临床心房颤动患者远期复发寻求潜在的新线索.方法 3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神经丛消融组(n=24)和假手术组(组1,n=8).神经丛消融组行心脏右上神经丛和右下神经丛消融,术后随机分为3个亚组(2~4组)分别观察1、6、12个月.造模结束后,取靶心房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靶心房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消融后1个月,靶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显著异常改变,且这种变化持续到消融后12个月.此外,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心房神经丛
目的 回顾长寿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对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经笔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年龄≥90岁的长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5例长寿患者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年龄最大者96岁,平均年龄(92.6±2.3)岁,女性3例.平均随访6(3,18.5)个月,5例患者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与心房电极植入相比,心室电极植入相对容易,而心房内最佳起搏部位找寻困难.2例患者心房电极被锚定于心耳以外的部位.3例女性患者术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烦躁及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表现.结论 在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