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教学时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摒弃落后的观念,把握新的方法,努力适应新课程,让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思考 定位 实施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国家新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的教学大纲。
新课程标准取代了旧教学大纲,并不是对过去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某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作相应的调整,使之更加完善。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在思索,我们以前一贯倡导的一些说法或做法也该重新定位了。
以前我们总会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碗水。”后来又说:“教师要有常流水”,好像教师的传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源泉。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与传授者,也不再是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他的主要职能已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即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将不断下降,师生的知识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教师应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新课标下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单项输出的,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教师精心地将某个问题孤立地设置在四十五分钟之内,有步骤地灌输给学生,当下课的时候,教师会不厌其烦地问,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没有问题了,教师便会非常满意自己的教学结果,甚至有人观摩时也会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没有问题了,便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准。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探索、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而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来了,旧的问题解决又给解决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一节课在时间上结束了,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没有结果,预设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成,这就是现代教学规律,是正常的过程。打个比方:传统教学各节课的关系像系列剧,而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就是一部完整的连续剧,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的探索热情始终不要因此终结,并要成功地把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引入下节课中,让学生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主动学习。要把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教室引向图书馆,从校园引向社会,让学生生活的任何空间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这种延伸式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反映了主题式教学与开放性学习的协同关系,它能拓展教学空间,扩大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领域。
传统教学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即所谓的“教书育人”,教科书就是教学中的目标,是不容改变的,教师只能原样不动地将书本上的东西翻版给学生,而新课标仅把教科书当作给学生搭建的一个平台,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设置障碍,让学生排除障碍,提高能力。教材不是呈现了体系化的理想的知识体系,而是向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素材,是师生互动的载体,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一个起点,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的任务是以教材为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环境中,师生们共同面对的就不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教科书仅是师生交流的对象,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说明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课堂地位又该如何定位呢?还能像以往那样千篇一律地教,步调一致地学吗?显然教师已不再是师生交往的控制者,不再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新课标下,教师已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经形成的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死板的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的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要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说明新课标把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人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只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要多元,方法要多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说明新课标下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是注重人文关怀的评价。以往的评价,靠的是一张试卷定座次,过份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新课标下我们应该怎样去多方位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对每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呢?多层面又该怎样多呢?我认为,在内容上要贴近生活,重在思维过程和想象力的培养。不用刻板固定的标准答案框死学生思想,不用模棱含混的选项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不用粗暴武断的手段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形式上除保留书面题外,应逐步增加动手实践,创新设计,问题讨论,心情表达等,在作答方式上也应相应改进,除笔试、口试外,还可以现场表演,实地测量,对口辩论,网上作答等。总之这项工作是相当艰难的,它甚至直接涉及当前的一些考试制度的改革,但它又是非做不可的,因为关注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是否实现,最终是需要用它来作出评价和检验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思考 定位 实施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国家新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的教学大纲。
新课程标准取代了旧教学大纲,并不是对过去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某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作相应的调整,使之更加完善。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在思索,我们以前一贯倡导的一些说法或做法也该重新定位了。
以前我们总会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碗水。”后来又说:“教师要有常流水”,好像教师的传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源泉。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与传授者,也不再是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他的主要职能已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即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将不断下降,师生的知识传递不再是生产者和被加工产品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教师应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要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新课标下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单项输出的,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教师精心地将某个问题孤立地设置在四十五分钟之内,有步骤地灌输给学生,当下课的时候,教师会不厌其烦地问,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没有问题了,教师便会非常满意自己的教学结果,甚至有人观摩时也会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没有问题了,便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准。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探索、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而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来了,旧的问题解决又给解决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一节课在时间上结束了,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没有结果,预设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成,这就是现代教学规律,是正常的过程。打个比方:传统教学各节课的关系像系列剧,而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就是一部完整的连续剧,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的探索热情始终不要因此终结,并要成功地把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引入下节课中,让学生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主动学习。要把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教室引向图书馆,从校园引向社会,让学生生活的任何空间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这种延伸式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反映了主题式教学与开放性学习的协同关系,它能拓展教学空间,扩大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领域。
传统教学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即所谓的“教书育人”,教科书就是教学中的目标,是不容改变的,教师只能原样不动地将书本上的东西翻版给学生,而新课标仅把教科书当作给学生搭建的一个平台,教师在这个平台上设置障碍,让学生排除障碍,提高能力。教材不是呈现了体系化的理想的知识体系,而是向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习素材,是师生互动的载体,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一个起点,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的任务是以教材为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环境中,师生们共同面对的就不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教科书仅是师生交流的对象,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说明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课堂地位又该如何定位呢?还能像以往那样千篇一律地教,步调一致地学吗?显然教师已不再是师生交往的控制者,不再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新课标下,教师已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经形成的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死板的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的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要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说明新课标把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人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且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只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要多元,方法要多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说明新课标下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是注重人文关怀的评价。以往的评价,靠的是一张试卷定座次,过份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新课标下我们应该怎样去多方位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对每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呢?多层面又该怎样多呢?我认为,在内容上要贴近生活,重在思维过程和想象力的培养。不用刻板固定的标准答案框死学生思想,不用模棱含混的选项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不用粗暴武断的手段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形式上除保留书面题外,应逐步增加动手实践,创新设计,问题讨论,心情表达等,在作答方式上也应相应改进,除笔试、口试外,还可以现场表演,实地测量,对口辩论,网上作答等。总之这项工作是相当艰难的,它甚至直接涉及当前的一些考试制度的改革,但它又是非做不可的,因为关注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是否实现,最终是需要用它来作出评价和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