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标准》也有一个制定、实施和完善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研究,笔者对台阶试验的公平性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讨,提出如下的观点,以期获得专家及同行的指教。
一、对以年级段为评价参照体
系的质疑
打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当我们选择相应的学校、年级、班级,并将学生成绩汇总进去,“系统”将会自动评分、汇总成绩,确实方便与快捷了不少,这使我们想起过去拿着测量数据,一行行查找对应成绩的艰辛与无奈;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评价与现代评价的差异:过去是以年龄段为标准进行评价的,而今天的体质评价标准则是以年级段为体系的,在理想体系中,同年级学生应该是同龄,但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因种种原因,同年级学生实际年龄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在统计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情况:同年级中大龄学生《标准》测试评价都较为理想,而尝试将这一类学生的测试数据按相应年级段的评分标准去衡量,却发现评价结果又不是太乐观。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同一位学生,如果他提前上学,在体质测试得分时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劣势个体,而当他推迟上学,或由于休学等原因,那么在测试中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优势个体。比如:
王晓,男,1991年7月出生,身高174cm,体重63.4kg,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受家庭文化氛围熏陶,该同学比同龄人早入学两年,现就读初三,其体质测试成绩,分别按应处年级标准和实处年级标准进行评价,最终得分、等级差异见表一。
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造成这种评价结果差异原因,并不是学生已有体质的差异,而是由于评价标准所参照的年级段不同。在此实验的基础之上,可以想象一下,各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应属大学生),如以大学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能否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能否顺利毕业。今天我们强调评价以年级段为参照体系,那么年级段的参照体系又是什么呢?身体形态?运动成绩?学习成绩?显然都不是,就是年龄。因此,评价中应以年龄为参照标准,充分关注到个体差异,以满足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二、对加、减分设置的质疑
让我们看一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教体艺〔2002〕12号)中的第四条:奖励与降低分数的办法。了解其办法之后,笔者对 “体质”二字的内涵产生了疑惑。什么是体质?体质健康包含了哪些方面?针对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金山词霸):“指人体的健康水平,抵抗疾病和适应外界的能力”(《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对体质的定义,在体育、教育和卫生系统,也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在美国比较普遍使用的健康体质测试内容,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①心肺功能;②肌肉力量与耐力;③身体柔韧性;④身体组成。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这里所谓的体质健康指的就是人的身体机能,“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身体机能能力”。实际上在《标准》中第三点也明确给出了界定:“《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标准》按百分制记分”。带着这些认识和疑问,笔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他们也认可此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理论的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仔细分析了加分因素:其中1、4两点代表的是一种活动态度,而2、3则反应的是一种活动能力。按照1、4的加分方式假设一下,如果某位学生体质仅为良好(按评分标准),但由于学习态度较好,加上了5分甚至更多,那么从最终的体育成绩的反应来看:这位学生的体质一定很优秀。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事实,而仅是一种假象。众所周知,体质健康的优劣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样的加分措施则明显具有人为因素,具有主观性。而2、3条的加分因素本身所反映的就是学生已具有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实力,客观上已说明了他现有的体质健康状况,如再加分就更不符合公平原则。对于减分因素笔者更是有切身体会:
初三(3)班张雪同学有严重的鼻窦炎,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休学了近一学期,第二学期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改观,中考体育成绩:跳绳……176个;立定跳远……2.48米;实心球……8.9米。《标准》最后统计得分为89分:优。
按照《标准》的要求,应该这样对他说:不要练了,练了最后也只能是59分。这种评价机制将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甚至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当然加、减分的设置,其积极因素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防止学生逃避体育活动或在过程中消极对待,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混淆概念,人为降低反馈信息的信度与效度,使师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误。行为意识与体质健康是不同性质的概念,评价应独立考核,这样即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行为意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增强自身体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体质、行为)变化,判断体育活动的成效,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的实现。
一、对以年级段为评价参照体
系的质疑
打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当我们选择相应的学校、年级、班级,并将学生成绩汇总进去,“系统”将会自动评分、汇总成绩,确实方便与快捷了不少,这使我们想起过去拿着测量数据,一行行查找对应成绩的艰辛与无奈;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评价与现代评价的差异:过去是以年龄段为标准进行评价的,而今天的体质评价标准则是以年级段为体系的,在理想体系中,同年级学生应该是同龄,但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因种种原因,同年级学生实际年龄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在统计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情况:同年级中大龄学生《标准》测试评价都较为理想,而尝试将这一类学生的测试数据按相应年级段的评分标准去衡量,却发现评价结果又不是太乐观。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同一位学生,如果他提前上学,在体质测试得分时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劣势个体,而当他推迟上学,或由于休学等原因,那么在测试中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优势个体。比如:
王晓,男,1991年7月出生,身高174cm,体重63.4kg,身高标准体重15分。
受家庭文化氛围熏陶,该同学比同龄人早入学两年,现就读初三,其体质测试成绩,分别按应处年级标准和实处年级标准进行评价,最终得分、等级差异见表一。
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造成这种评价结果差异原因,并不是学生已有体质的差异,而是由于评价标准所参照的年级段不同。在此实验的基础之上,可以想象一下,各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应属大学生),如以大学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能否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能否顺利毕业。今天我们强调评价以年级段为参照体系,那么年级段的参照体系又是什么呢?身体形态?运动成绩?学习成绩?显然都不是,就是年龄。因此,评价中应以年龄为参照标准,充分关注到个体差异,以满足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二、对加、减分设置的质疑
让我们看一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教体艺〔2002〕12号)中的第四条:奖励与降低分数的办法。了解其办法之后,笔者对 “体质”二字的内涵产生了疑惑。什么是体质?体质健康包含了哪些方面?针对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金山词霸):“指人体的健康水平,抵抗疾病和适应外界的能力”(《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对体质的定义,在体育、教育和卫生系统,也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在美国比较普遍使用的健康体质测试内容,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①心肺功能;②肌肉力量与耐力;③身体柔韧性;④身体组成。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这里所谓的体质健康指的就是人的身体机能,“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身体机能能力”。实际上在《标准》中第三点也明确给出了界定:“《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标准》按百分制记分”。带着这些认识和疑问,笔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他们也认可此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理论的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仔细分析了加分因素:其中1、4两点代表的是一种活动态度,而2、3则反应的是一种活动能力。按照1、4的加分方式假设一下,如果某位学生体质仅为良好(按评分标准),但由于学习态度较好,加上了5分甚至更多,那么从最终的体育成绩的反应来看:这位学生的体质一定很优秀。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事实,而仅是一种假象。众所周知,体质健康的优劣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样的加分措施则明显具有人为因素,具有主观性。而2、3条的加分因素本身所反映的就是学生已具有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实力,客观上已说明了他现有的体质健康状况,如再加分就更不符合公平原则。对于减分因素笔者更是有切身体会:
初三(3)班张雪同学有严重的鼻窦炎,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休学了近一学期,第二学期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改观,中考体育成绩:跳绳……176个;立定跳远……2.48米;实心球……8.9米。《标准》最后统计得分为89分:优。
按照《标准》的要求,应该这样对他说:不要练了,练了最后也只能是59分。这种评价机制将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甚至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当然加、减分的设置,其积极因素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防止学生逃避体育活动或在过程中消极对待,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混淆概念,人为降低反馈信息的信度与效度,使师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误。行为意识与体质健康是不同性质的概念,评价应独立考核,这样即有利于改变学生的行为意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增强自身体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体质、行为)变化,判断体育活动的成效,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