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能力。所以,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与头脑中的旧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课堂提问其实是一种手段,但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考虑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发展和能力水平的特殊性,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是灵活多样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站在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角度上培养学生。可见,课堂提问的艺术是需要广泛学习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较为常见,但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由于提问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则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有四种:一是针对性不足。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没有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只能是泛泛,没有什么意义。第二,时效性差。课上提出较难的问题,常常需要追问重点,激发学生的猜想,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及时地加以追问,错过了提问的最佳时机。第三,缺乏分层。学习者学习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渡,目前有的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内容死板,看不到问题层次递进关系。第四,缺乏启发性。问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来获得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的提出缺乏创造性,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提问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分层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参与
作者通过设计问题分层、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提问策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法,在小学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学习圆的计算面积公式时,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种互动式小活动:引导学生集体动手,把圆圈分成几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剪开,重新组合,经过一番操作发现,拼接的图形近似于一个长方形,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什么联系?这一问题比较分散,可以从许多方面说,全班学生都可以参加,程度好的一些学生能够很快发现两者的内在联系,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始圆形的一些关系,稍差一点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至少能说出最简单的两者面积相等。然后老师又问第二个问题:圆的面积公式?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总结,学生们对圆圈和形变后近似长方形的内在联系已经很清楚了,用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圆的周长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就顺理成章了。前一个问题直截了当、各自为政,答案并不唯一,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进一步推算思考。所以,通过分层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在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传统教学中的瓶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提问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设置趣味性题目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能够引导学生把已学过长方形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量出教室、书桌等物品的长、宽等,再量出自己家里所有家具的长、宽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悟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例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后,老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给学生,佳佳近几年才9岁,可是他只有7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因为这类问题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也非常符合小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一般人每年都要过生日,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欢过生日,而为什么佳佳只有7个生日呢?带着这样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也会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急切的求知的基础上,获得问题的答案,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在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
(三)把握问题时机,优化问题策略
问题不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而且要把握好问题提出的时机,真正落实和实践数学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什么时候可以提问,提问的内容是什么?老师们在教学工作开始前必须心中有数。正因为,一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起到点拨的作用,更能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是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的另一个策略。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一内容时,笔者就是这样来展开教学:将2粒黄豆和2瓶500 ml矿泉水分别放在学生手上,仔细感受这两种物体的重量,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然后在借助弹簧秤分别称出2颗黄豆和500 ml矿泉水的重量,差别有多大?这类问题的提出,就能及时把握好教学的最佳时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很难把本文全部讲出来。班级提问在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还需要将课堂内外的因素结合起来。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才能使学生不断地积累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建云.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28.
[2]陆丽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方式探寻[J].名师在线,2018(35):64-65.
[3]嚴顺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0.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与头脑中的旧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课堂提问其实是一种手段,但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考虑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思维发展和能力水平的特殊性,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是灵活多样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站在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角度上培养学生。可见,课堂提问的艺术是需要广泛学习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较为常见,但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由于提问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则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有四种:一是针对性不足。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没有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只能是泛泛,没有什么意义。第二,时效性差。课上提出较难的问题,常常需要追问重点,激发学生的猜想,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及时地加以追问,错过了提问的最佳时机。第三,缺乏分层。学习者学习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问题的提出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渡,目前有的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内容死板,看不到问题层次递进关系。第四,缺乏启发性。问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来获得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的提出缺乏创造性,对学生的启发作用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提问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分层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参与
作者通过设计问题分层、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提问策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法,在小学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学习圆的计算面积公式时,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种互动式小活动:引导学生集体动手,把圆圈分成几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剪开,重新组合,经过一番操作发现,拼接的图形近似于一个长方形,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什么联系?这一问题比较分散,可以从许多方面说,全班学生都可以参加,程度好的一些学生能够很快发现两者的内在联系,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始圆形的一些关系,稍差一点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至少能说出最简单的两者面积相等。然后老师又问第二个问题:圆的面积公式?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总结,学生们对圆圈和形变后近似长方形的内在联系已经很清楚了,用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圆的周长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就顺理成章了。前一个问题直截了当、各自为政,答案并不唯一,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进一步推算思考。所以,通过分层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在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传统教学中的瓶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提问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设置趣味性题目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能够引导学生把已学过长方形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量出教室、书桌等物品的长、宽等,再量出自己家里所有家具的长、宽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悟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例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后,老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给学生,佳佳近几年才9岁,可是他只有7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因为这类问题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也非常符合小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一般人每年都要过生日,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欢过生日,而为什么佳佳只有7个生日呢?带着这样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也会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急切的求知的基础上,获得问题的答案,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在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
(三)把握问题时机,优化问题策略
问题不仅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而且要把握好问题提出的时机,真正落实和实践数学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什么时候可以提问,提问的内容是什么?老师们在教学工作开始前必须心中有数。正因为,一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起到点拨的作用,更能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是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的另一个策略。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一内容时,笔者就是这样来展开教学:将2粒黄豆和2瓶500 ml矿泉水分别放在学生手上,仔细感受这两种物体的重量,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然后在借助弹簧秤分别称出2颗黄豆和500 ml矿泉水的重量,差别有多大?这类问题的提出,就能及时把握好教学的最佳时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很难把本文全部讲出来。班级提问在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还需要将课堂内外的因素结合起来。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才能使学生不断地积累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建云.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28.
[2]陆丽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方式探寻[J].名师在线,2018(35):64-65.
[3]嚴顺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