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之前,我要布置两个作业:一是你去了解自己父亲母亲的生日,要悄悄地,不动声色地,然后在他们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用一种你觉得最恰当的方式表示祝贺;二是给你的父母亲各洗一次脚。大家能做到吗?大家愿意吗?学生自然说愿意。大家能做到吗?学生自然说能。”
这是一位老师在上《可贵的沉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时说的。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大家都说知道。老师又问: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祝贺吗?大家都说“当然”。随即,整个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之后,老师又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只有几位女生悄悄地举起了手。老师再问:你祝贺过父母的生日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最后老师要大家去了解父母的生日,并用一定的方式去祝贺。
显然,这是一篇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的文章,其意图自然是良好的,但说教味是相当浓烈的。上面事例中的老师,不但仿照课文中老师的做法,而且进一步发挥,用作业的形式,要同学们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说心里话,我是非常讨厌这样的课文的,一点都不内敛,像叫花子直接伸手讨钱一样,大人直接向尚未长大的孩子索要感情;我更反对这样赤裸裸的唆使行动,用作业的形式要孩子为父母洗脚。我常常在想: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氛围里,当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真的为三四十岁的、身体健康的父母洗脚的时候,会是多么的滑稽、尴尬和别扭。可以说,没有一个父母会受得了这种洗脚待遇,更不会有满足与惬意的感觉;同时,也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自然与习惯。如果老师强行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那么,十有八九,父母与孩子会联合起来弄虚作假。
孩子应该感恩,而不是必须感恩。“应该”和“必须”的区别在于,“应该”是出自内心的,是自发的;而“必须”是外加的,是强迫的。感恩是一种纯情感的行为,只有出自内心才是真诚的,强迫的感恩绝对是塑料的鲜花,中看不中用。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总是喜欢强迫孩子去感恩,而且在形式上好像就只有洗脚和送生日蛋糕之类。
笔者兄弟四个,小时候没有受到过专门的感恩教育,那个时代也是不允许有这种教育的。由于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们既没有给我们多少物质财富,也没给我们以良好的学校教育,自然,父母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要我们报答他们的话。自从父母双双迈入老年之后,我们都不约而同孝顺起来,总是这样想:他们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自己从来不知道享受一天,现在,他们垂垂老矣,做子女的应该好好地报答他们了。于是,我们隔三差五地去看望他们,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与他们聊聊天。这大概可以说是感恩吧。我们的这种感恩之心是怎么来的呢?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被人逼出来的,也不是从教科书上读来的。
翻看现行的语文课本,可以发现有许多表达亲情的文章,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妈妈的账单》等,思想品德课本中恐怕更多。每每上完这类课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说说你的父母是怎么爱你的,或者要学生去向父母表达感激。这样做有效果?上一篇表达一次感恩,再搞一次活动,有这个必要吗?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难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潜移默化,倡导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赤裸裸、硬邦邦、急吼吼地硬逼不符合普遍的接受心理。老师和父母都是成年人,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成年人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但如果经常教育孩子要尊重成年人,那会多么别扭。试想:假如一个老师口口声声地教育学生要尊师,学生内心会尊师吗?同理,假如一个母亲一天到晚地向孩子唠叨你要感恩,孩子还会感恩吗?
少一点强迫,多一点渗透。我以为,这才是感恩教育的真谛。
这是一位老师在上《可贵的沉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时说的。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大家都说知道。老师又问: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祝贺吗?大家都说“当然”。随即,整个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之后,老师又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只有几位女生悄悄地举起了手。老师再问:你祝贺过父母的生日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最后老师要大家去了解父母的生日,并用一定的方式去祝贺。
显然,这是一篇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的文章,其意图自然是良好的,但说教味是相当浓烈的。上面事例中的老师,不但仿照课文中老师的做法,而且进一步发挥,用作业的形式,要同学们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说心里话,我是非常讨厌这样的课文的,一点都不内敛,像叫花子直接伸手讨钱一样,大人直接向尚未长大的孩子索要感情;我更反对这样赤裸裸的唆使行动,用作业的形式要孩子为父母洗脚。我常常在想: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氛围里,当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真的为三四十岁的、身体健康的父母洗脚的时候,会是多么的滑稽、尴尬和别扭。可以说,没有一个父母会受得了这种洗脚待遇,更不会有满足与惬意的感觉;同时,也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自然与习惯。如果老师强行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那么,十有八九,父母与孩子会联合起来弄虚作假。
孩子应该感恩,而不是必须感恩。“应该”和“必须”的区别在于,“应该”是出自内心的,是自发的;而“必须”是外加的,是强迫的。感恩是一种纯情感的行为,只有出自内心才是真诚的,强迫的感恩绝对是塑料的鲜花,中看不中用。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总是喜欢强迫孩子去感恩,而且在形式上好像就只有洗脚和送生日蛋糕之类。
笔者兄弟四个,小时候没有受到过专门的感恩教育,那个时代也是不允许有这种教育的。由于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们既没有给我们多少物质财富,也没给我们以良好的学校教育,自然,父母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要我们报答他们的话。自从父母双双迈入老年之后,我们都不约而同孝顺起来,总是这样想:他们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自己从来不知道享受一天,现在,他们垂垂老矣,做子女的应该好好地报答他们了。于是,我们隔三差五地去看望他们,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与他们聊聊天。这大概可以说是感恩吧。我们的这种感恩之心是怎么来的呢?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被人逼出来的,也不是从教科书上读来的。
翻看现行的语文课本,可以发现有许多表达亲情的文章,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妈妈的账单》等,思想品德课本中恐怕更多。每每上完这类课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说说你的父母是怎么爱你的,或者要学生去向父母表达感激。这样做有效果?上一篇表达一次感恩,再搞一次活动,有这个必要吗?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难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潜移默化,倡导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赤裸裸、硬邦邦、急吼吼地硬逼不符合普遍的接受心理。老师和父母都是成年人,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成年人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但如果经常教育孩子要尊重成年人,那会多么别扭。试想:假如一个老师口口声声地教育学生要尊师,学生内心会尊师吗?同理,假如一个母亲一天到晚地向孩子唠叨你要感恩,孩子还会感恩吗?
少一点强迫,多一点渗透。我以为,这才是感恩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