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解决时代问题为基本理念,以批判明初的辞章知识之学为基本指向,王阳明通过重塑道统以重铸儒学认同之根基、激活经典以复明儒学传承之依据、会通释老以重启儒学对异质文化的包容能力等三方面的努力,完成了“拔本塞源”、重建儒家传统的历史使命.阳明心学以解决时代问题、批判辞章知识之学的弊端作为重建儒学的基本思路,对当前以知识性的研究方式来重建传统的思维误区具有警示意义:唯有真正走进传统之中,才能找到真实的时代问题,才能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机 构】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解决时代问题为基本理念,以批判明初的辞章知识之学为基本指向,王阳明通过重塑道统以重铸儒学认同之根基、激活经典以复明儒学传承之依据、会通释老以重启儒学对异质文化的包容能力等三方面的努力,完成了“拔本塞源”、重建儒家传统的历史使命.阳明心学以解决时代问题、批判辞章知识之学的弊端作为重建儒学的基本思路,对当前以知识性的研究方式来重建传统的思维误区具有警示意义:唯有真正走进传统之中,才能找到真实的时代问题,才能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他文献
多维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是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核心.结合浙江万里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借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内容采取相适宜的考核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地把控线上、线下评价内容,采用多维立体的全过程评价方法,形成一套合理性与实用性并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多维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财会类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建设缺乏特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为此,提出“细分人才市场,走差异化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瞄准新产业、新业态对财会类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设置与市场对接的新兴专业方向,通过“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知行耦合”的人才培养思路,重构和优化财会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儒学情论的基本理路一是在性体情用的体用框架下来理解“情”;二是基于存在的立场,以“情”为思考人之存在的基础和本源.基于这一理路,传统儒学论情有两个重要特质:一是立足于切己的生存体验;二是在天人一体的文化诠释背景下主张因共情而通情.合理借鉴传统儒学论情的这两项特质,不仅有助于化解当代情感教育中因对情感过度知识化、结构化、工具化以及个体自我化而造成的不当影响,也有助于发掘和建设当代国人充满生机而又切己自觉的情感生活以及因共情而通情的和谐共存的生存理念.更具意义的是,儒学论情的特质还能为当代中国提出并践行“
19世纪中后叶,以赫尔岑、巴枯宁、特卡乔夫等为代表的“工农对立论”者将农民视作天生的社会革命主体,夸大俄国村社制度的优越性,宣扬工人阶级不可靠论,主张放弃武装斗争而寻求所谓的“本能解放”,妄图破坏工农关系、分化革命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刻批判了“工农对立论”:以经验事实批判其论据虚构,以唯物史观批判其唯心史观,以积极革命观批判其消极革命观.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农关系的具体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了工人引导农民、工农联合互助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策略,以“工农联盟论”完成了对“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塑了党政关系,继而引起政治权力和国家治理结构的变革.既有研究提出了党政融合和党政分工框架,前者过于笼统,后者则在操作层面存在职能分开的困境.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逻辑:公共权力主体已从国家拓展至政党.有必要把党政关系与三权关系贯通考察,以摆脱党政职能分合以及将三权关系局限于国家权力范畴的思维惯性.党政大部制改革从党政职能调整跃至机构设置层面,实现了机构、职能与人事的全面统筹,并通过对公共权力进行功能性分权形成三权分工体制,这迥异于西方通过结构性分权形成的三权分立制衡体制
在《诗》《书》《易》所代表的“六经”时代,周人在政权合法性的忧患意识下,将“德”赋予了天子、君王及执政阶层的“君子”.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末期,孔子在揭示君子德位分离的现实后,提出了君子德位统一的主张.在孔子那里,居于执政地位的公卿大夫——“君子”,更应当成为有德的“君子”,并发挥道德引导作用.孔子的“君子政治”思想强调,君子要反思并敬畏自己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德行,使其从政行为具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