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指出,所谓“大问题”,是相对于细碎的小问题而言,“大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认真的思考,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生成教学资源。设计“大问题”的目的,在于促成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真正做到“放下去”,改变课堂“小步走”的现象。“大问题”的特征是聚焦教学目标,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调用恰当的旧知进行重组。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张运用“大问题”引领课堂,发展学生思维。最近学校教研组进行了“改革开放”专题的集体备课,通过研究,我对“聚焦大问题研究,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感悟。
下面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寻找身边改革开放的印记”环节,一下子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近十名学生展示了自己了解到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从身边的变化说起,贴近学生生活,让历史生活化。
核心过程推进中,师生围绕“小岗村的村民冒着风险实行包产到户”展开探究。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材料,提取与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相关的有效信息,通过信息归纳,梳理总结改革开放面临的艰难险阻,从而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不断促进发展。
改革的攻坚战,提供表格“工具”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国企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向現代企业制度迈进,我们国家也面临小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等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点拨,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问题必然涌现出来,这是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阵痛,我们要客观对待,不能因此就停止改革的步伐,并与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源源不断地找到发展的动力,释放发展的潜力。
以上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尝试,将“大问题”研究渗透其中。只有坚持实施“大问题”教学,赋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将重心下移到全班同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资源的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学生能力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正如吴亚萍教授提出来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一堂课的研讨五问—— 一问:问题开放了吗?二问:重心下移了吗?三问:会捕捉资源了吗?四问:小组讨论时机对吗?有核心问题吗?五问:资源如何处理呢?提升点找到了吗?我们只有不断地用心学习,贴地研究,才能焕发师生活力,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听课过程中,我还重视了两个问题:全体学生是否用心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上所有的问题是否都可以由学生来解决。
课堂要聚焦一个核心: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真正的学习不可能完全由教师的“教”发生,也不可能完全由同伴“合作”发生。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学,是为自己而学,是学习者自己发生改变。学习者只有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在建构中改变,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在探索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用心研究,扎实实践,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张运用“大问题”引领课堂,发展学生思维。最近学校教研组进行了“改革开放”专题的集体备课,通过研究,我对“聚焦大问题研究,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感悟。
下面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寻找身边改革开放的印记”环节,一下子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近十名学生展示了自己了解到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从身边的变化说起,贴近学生生活,让历史生活化。
核心过程推进中,师生围绕“小岗村的村民冒着风险实行包产到户”展开探究。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材料,提取与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相关的有效信息,通过信息归纳,梳理总结改革开放面临的艰难险阻,从而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不断促进发展。
改革的攻坚战,提供表格“工具”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国企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向現代企业制度迈进,我们国家也面临小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等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点拨,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问题必然涌现出来,这是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阵痛,我们要客观对待,不能因此就停止改革的步伐,并与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源源不断地找到发展的动力,释放发展的潜力。
以上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尝试,将“大问题”研究渗透其中。只有坚持实施“大问题”教学,赋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将重心下移到全班同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资源的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学生能力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正如吴亚萍教授提出来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一堂课的研讨五问—— 一问:问题开放了吗?二问:重心下移了吗?三问:会捕捉资源了吗?四问:小组讨论时机对吗?有核心问题吗?五问:资源如何处理呢?提升点找到了吗?我们只有不断地用心学习,贴地研究,才能焕发师生活力,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听课过程中,我还重视了两个问题:全体学生是否用心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上所有的问题是否都可以由学生来解决。
课堂要聚焦一个核心: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真正的学习不可能完全由教师的“教”发生,也不可能完全由同伴“合作”发生。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学,是为自己而学,是学习者自己发生改变。学习者只有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在建构中改变,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在探索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用心研究,扎实实践,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