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听不少老师抱怨:语文难教,语文不好提成绩,学生没兴趣等。其实,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学科,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学科。因为,我们从小就吃着中国饭,说着中国话,在汉语的环境里熏陶着。我觉得学好语文并不难,因为,生活中處处有语文。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观要求语文教师除了教书本知识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可见,我们应在课堂学习和书本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一、语言交际中有语文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为语文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对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情感态度,也有明确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提示学生在自己与别人的语言交流中,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并注意别人的文明语言,对一些得体的、有价值的文雅语言,注意积累,并学会运用。对于一些不得体的甚至有语病的语言,给以舍弃。比如:在家庭、学校、银行、医院、广场、公园、超市、车站等,或走亲串友时,不同的人物不同场合,他们的语言或活泼风趣、或自然纯朴、或文雅淡定、或恬淡热情等等。要让学生注意倾听这些不同风格的声音,仔细比较,认真揣摩,摘录记载下来,学以致用,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不同的场合正确合理运用得体的语言,增加自身语言的感染力。
二、课外读写中有语文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书本,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放宽,不能拘泥于某一种阅读思维模式,在书本外的空间里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只要能说出来就一定能写出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回答问题多说话的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说的条件。如:课堂讨论、文章分析、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说话能刺激大脑的兴奋度,提高思维敏捷度。同时增强人的记忆力。在让学生练习写作时,要注意命一些贴近现实或是与平时阅读有关的题目,尽量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以保证学生有话可写,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平时的积累充分运用到文章中,就会更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写的基础上,重视文章修改。俗话说,文不厌改。可以让学生自己改,也可同位互改,还可小组交换改,然后交流,提出见解,分享感受,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只有说、读、写紧密联系,共同发展,才能促使学生素养的真正提高。
三、影视、音乐、网络中有语文。
没有一学生不喜欢影视、音乐、网络,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在这些媒介里面,大有学问。众多学生看过或听过,一笑而过,而有的细心的学生会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新闻主持人的标准普通话、严谨的措辞,电视剧中的情节、冲突、人物特点,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灵震撼。我们都可以告诉学生,随时用心、用笔记录剧中经典台词和好的成语等。这的确是一部好的教材。平时的歌曲中有很多抒情、美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记下了,用到作文中去。只要给学生提示,积累这些课外素材,还是非常理想的。
目前,网络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学生沉迷网络,热衷于空闲“网游”。我们教师不妨借此机会给学生布置任务,从网络搜索摘录感动中国人物简介及颁奖词,或其他对学生有益的文学材料,这样既满足了摸电脑的愿望,又学习了很多知识。或者定期开展科学综合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材料,拿来共同在活动中交流分享。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语文兴趣还是足够大的。
四、其他活动或学科中有语文。
学校的升旗仪式、元旦联欢会、拔河比赛、运动会、大扫除、辩论赛、校会等活动,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教师要抓住时机,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内心真实感受大胆表露出来,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各学科都以语文为基础,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助于学习语文。数学、理化的严谨思路和逻辑,对语文表达有极大的帮助。外语语法、句式,和语文都是一脉相通的。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启迪学生智慧,语文自然会被学生所喜欢。
学好语文并不难,因语文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只要善于发现,一定能够在课堂之外学到很多知识,定能让语文活起来,语文才能真正大放异彩。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观要求语文教师除了教书本知识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可见,我们应在课堂学习和书本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一、语言交际中有语文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为语文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课标对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情感态度,也有明确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经常提示学生在自己与别人的语言交流中,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并注意别人的文明语言,对一些得体的、有价值的文雅语言,注意积累,并学会运用。对于一些不得体的甚至有语病的语言,给以舍弃。比如:在家庭、学校、银行、医院、广场、公园、超市、车站等,或走亲串友时,不同的人物不同场合,他们的语言或活泼风趣、或自然纯朴、或文雅淡定、或恬淡热情等等。要让学生注意倾听这些不同风格的声音,仔细比较,认真揣摩,摘录记载下来,学以致用,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不同的场合正确合理运用得体的语言,增加自身语言的感染力。
二、课外读写中有语文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书本,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放宽,不能拘泥于某一种阅读思维模式,在书本外的空间里提高语文素养。
- 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每周的语文课抽出1-2节,专门让学生集中精力阅读,同时做好摘抄和积累。学生阅读的这些课外刊物,必须要有价值,实用性要强。我就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指定要求学生阅读的刊物,让学生借或者组团购买,有的平时看到的好文章和书籍,也打印出来或者推荐给学生阅读。定期举行课外阅读积累大赛,让学生把自己读的刊物介绍一下,将自己平时的摘抄本拿出来展览一下,并给以优秀学生适当奖励。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如此下去,学生毕业时,即可掌握众多古诗文和经典名句,大大提高了文学素养。
- 课前分享阅读。每节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积累分享。描述一篇自己看到的文章,或者背几个成语及用法,或播报一则社会新闻等等,老师及时进行点评和表扬,以此来刺激学生阅读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提醒其他同学将每节听到的内容或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以增长自己的见识。
- 说、读、写同步发展。
学生只要能说出来就一定能写出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回答问题多说话的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说的条件。如:课堂讨论、文章分析、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说话能刺激大脑的兴奋度,提高思维敏捷度。同时增强人的记忆力。在让学生练习写作时,要注意命一些贴近现实或是与平时阅读有关的题目,尽量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以保证学生有话可写,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平时的积累充分运用到文章中,就会更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写的基础上,重视文章修改。俗话说,文不厌改。可以让学生自己改,也可同位互改,还可小组交换改,然后交流,提出见解,分享感受,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只有说、读、写紧密联系,共同发展,才能促使学生素养的真正提高。
三、影视、音乐、网络中有语文。
没有一学生不喜欢影视、音乐、网络,但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在这些媒介里面,大有学问。众多学生看过或听过,一笑而过,而有的细心的学生会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新闻主持人的标准普通话、严谨的措辞,电视剧中的情节、冲突、人物特点,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灵震撼。我们都可以告诉学生,随时用心、用笔记录剧中经典台词和好的成语等。这的确是一部好的教材。平时的歌曲中有很多抒情、美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记下了,用到作文中去。只要给学生提示,积累这些课外素材,还是非常理想的。
目前,网络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学生沉迷网络,热衷于空闲“网游”。我们教师不妨借此机会给学生布置任务,从网络搜索摘录感动中国人物简介及颁奖词,或其他对学生有益的文学材料,这样既满足了摸电脑的愿望,又学习了很多知识。或者定期开展科学综合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材料,拿来共同在活动中交流分享。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语文兴趣还是足够大的。
四、其他活动或学科中有语文。
学校的升旗仪式、元旦联欢会、拔河比赛、运动会、大扫除、辩论赛、校会等活动,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教师要抓住时机,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内心真实感受大胆表露出来,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各学科都以语文为基础,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助于学习语文。数学、理化的严谨思路和逻辑,对语文表达有极大的帮助。外语语法、句式,和语文都是一脉相通的。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启迪学生智慧,语文自然会被学生所喜欢。
学好语文并不难,因语文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只要善于发现,一定能够在课堂之外学到很多知识,定能让语文活起来,语文才能真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