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 以人为本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呢?布鲁姆所说:“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的评价不能在让少数学生获得激励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成为“牺牲品”,而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在评价中增强自信,谋求新的、切合实际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以积极的姿态、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使自己在教育评价改革中有所作为。评价,其目的也就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之一。
  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把我在课堂上的评价分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这一系列评价中,始终贯穿着老师的引导,关注着学生的个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也要求老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每个孩子都渴望让老师看到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价值,但95%以上的孩子有自我贬低的倾向。在现实中,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不爱说话,情绪低落、胆小怯懦的孩子。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将自己陷入焦虑与疏远的围城中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通过鼓励性的评价,满足孩子希望得到承认和肯定的心理需求,使他们逐步改变自我贬低倾向,增强自信心。在讲七年级下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的时候,我叫同学们自己画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有一个同学i他平常历史成绩很差的,但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他的示意图上把几条河都画得很清楚,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示意图,他非常高兴,以前总是埋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多给他一些鼓励的眼神,简单的问题让他去回答、操作,并不失时机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或展示他的作业。不同形式的鼓励,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在温暖的爱心中树立了信心,克服了自得感。从此,他对历史课的兴趣越来越浓。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讲九年级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时候,采用的是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提出三个问题,自己上台展示问题,请同学回答,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提问最好的三名同学。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比较起来,有时间早、规模大、路线远的特点,但为什么其世界影响远远不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呢?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再者,学生之间的相互评头论足,既了解到答者的水平,同时又了解到听者的思维状况,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生互相评价之后,教师必须给予综合性的评述,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统一到一个基点上。
  
  三、小组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中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如讲评作业,评点习题等,都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对别人的作业、活动的表现用出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合作的团队集体精神。在进行复习课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组,每组讨论后提出3个问题,挑战其他组,最后看那个组的问题最好,回答得最完整。老师只是起到评判答案是否正确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涨,而且充分表现出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团体精神。同时还让小组给每一个成员在讨论和答问中的表现打分,下课后交给老师。这样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更多的学习情况,接下来的教育工作的展开就顺利多了。
  
  四、自我评价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经常性的从各方面出发的自评,不断校准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学生自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特别是在进入新课讲完后的第一轮复习,我都是先对每天的复习内容进行了安排,叫学生写在专门的本子上,每天自己先对自己的复习情况作出一个评价,老师再检查,然后作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整个复习过程的资料保存完整,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使自己进步。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评价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影响,并指出了该评价存在的不足及如何纠正的策略,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深刻论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评价语 反思    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摘 要:纵观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更加注重在新课的导入、任务驱动等设计上下工夫,然而在课堂结尾时却草草收场,这必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让人产生一种有头无尾的感觉。要让信息技术课堂结尾余音绕梁,一切尽在回忆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结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头难起,尾难落。”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
推 荐 语  如果把人文教育的理想,设定为塑造总在成长的个体,那么,重读经典作品无疑是达成这一理想的必要途径之一,对于善于阅读的个体来说,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但是,成长不能止步于阅读,还需要学会阐释和表达,就是说,不仅要读懂文本内涵,还要把阅读理解的收获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是我这些年一直在课堂上坚持的,也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这次推出的六篇学生小论文,就是其中
摘 要: 在中国传统的士林社会,想要有所抱负,除了自身的才能以外,也离不开独具慧眼的伯乐。《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绘制了一幅先秦至西汉初年的人物图谱。在《史记》众多人物形象研究中,“伯乐”形象的探讨屈指可数,这类人物广泛分布在《史记》各篇章中,他们上至君王、下至群臣百姓,对于先秦两汉士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司马迁对于这类人物形象的描写首先是出于人物传记情节推动的需要,其次在于凸显先秦时
20年前,在外滩17号刚刚装饰一新的友邦大厦,我采访了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格林伯格。那时,国际集团下属的友邦保险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带给上海全新保险服务模式,自己也得到巨大发展,买下了母公司国际集团诞生地外滩17号,并改名为友邦大厦。格林伯格深情地对我说,回到这里就像回到了祖居一样。  也因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国际集团在世界五百强中最高升到第26位。  格林伯格与美国国际集团的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享受着感恩的幸福,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觉,即便喜、怒、哀、乐,也觉得甘之如饴。  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早上,我刚到班级,班长就来告诉我刘某今天没来,有的同学说看见他星期六、日两天都在网吧,有的说看到他和别人打架……听到这些,我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又是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他不止一次地挨过家长的训斥、打骂,难道这孩子真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任务。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的幼儿。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有老师发起的,也有幼儿发起的。因此,作为教师
摘 要:《云》是有“喜剧之父”之称的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剧作中的人物借助言语来达成思想上的碰撞,在含笑的辩词间透露出深刻的哲理思辨。剧中人物行动、意识上的矛盾冲突皆是在与他者的言语论辩中得到体现的,从而使得剧作的整体叙述模式基于各人物的对话而展现出超越言语表层的一种含混、外扩与迷离。笔者在本文中将通过被“思想”牵制的人物、言语延异中人的心理、行动力的消解这三方面的内容来探析言语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 2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汇集一堂,96家中央企业更是组成交易分团参会采购、洽谈签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真可谓万商云集,盛况空前。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信的中国,正用实际行动为世界构筑共同发展平台,贡献推动全球贸易与合作的中国方案。钻石与宝石精品馆:价值连城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结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使用学具。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