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慧心施教,一路风尘一路情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风尘一路情,半世情缘难舍分。”从天山脚下到冠盖京华,三十余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主管校长赵慧始终与三尺讲台站在一起,用她的话来说,讲台就是她的阵地。赵慧说,她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当老师,可命运偏偏让她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大学毕业前,班主任对她说:“将来你一定是位出色的老师。”正是这句话的引领,赵慧一路奔波,为实现老师的预言而不懈追求着。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32年,期间,当了18年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赵慧认为,快乐的感觉更多。回首过去,成长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
  关键词 站稳讲台
  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刚刚参加工作时,什么都不懂,一切从头开始。因为年轻,和学生年龄差距很小,上课维持纪律竟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一次,上课铃已响过很久,但教室里还是一片嘈杂,我强忍着怒气开始讲课。我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说。我终于怒不可遏,一摔讲义,甩出一句话:“今天的课不上了。”随着重重地一甩门,我离开了教室。刚回到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就过来满脸严肃地指责我不该离开课堂,其中“你有什么资格把学生甩下不上课”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反唇相讥,指责她没把班级带好。不一会儿,校长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很严厉地批评了我。当时觉得特别委屈,产生了不再当老师的念头。在这矛盾和迷茫的时候,校长的话不断在我耳边回响:“讲台就是阵地,站稳讲台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我冷静下来,认真地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虽已走上工作岗位,可心却没在这里。看看身边的同事,感受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此时,才觉得自己真的错了。这件事使我警醒,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当了教师,至少要做一位合格的教师。我暗下决心,彻底改变。从此,我开始认真学习,不失时机地向周围的老教师请教。在他们耐心的引领下,我很快站稳了讲台。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安排我接替了班主任工作,一干就是18年。班主任比科任老师的工作更繁杂,但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大学班主任的那句话:“将来你一定是位出色的老师”。在这句话的鞭策下,三年下来,我得到老师们的赞扬,学校领导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事业有了起色,学校推荐我参加地区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还专门聘请语文组最优秀的老师给我辅导,那时,我才感觉到备课的真正含义。虽然只获得二等奖,但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后来,我又参加了全国学习学会举办的学习方法培训班,参加了国家“八五”重点课题研究,所主持的子课题《分层指导,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顺利结题,并获得科研成果三等奖。
  此时,我暗暗地告诫自己:“要成為出色的老师还需继续努力”。
  处分学生带给我的思考
  此后,我先后荣获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科研工作者等称号,并破格晋升高级职称专业任职资格。这一时期,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收获,但真正的收获不是获得的诸多荣誉,而是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
  有件事对我思想触动很大。班上的一位同学一念之差拿走了老师的手机和钱包。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得知此事气愤到极点。在电话中对那位同学只说了这样的话:“太丢人,太令我失望,你怎么有脸在班里待下去!”第二天,那位同学真的没来上学。
  之后的几个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反复问自己:我在乎的是我的荣誉,还是学生的未来?如把他推出去,自己省事了,可他的前途很可能毁于一旦。如果留下他,给不给处分?给处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也会给班集体抹黑;不给处分,引不起他的重视,将来有可能还会犯更大的错误。最后,学校决定给他处分。这个处分记在他名下,砸在我心上。我意识到,处分学生之后的工作才更为重要。
  首先,我跟他一起回顾入学以来的表现,发现今天的错误与他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有很大关系,点滴小错最终酿成了大错。假如走上社会再有这种行为,就不是受到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接着,我又跟家长沟通。家长担心孩子抬不起头来,提出转学。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转学就能让孩子改掉错误吗?心里的阴影就能清除吗?犯错误就换地方,是在逃避,不是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成年人要帮助孩子勇敢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最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正视错误,接受处分。
  作为班主任,我考虑到这不只是一个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成长中的学生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利用这个教育契机,我设计了一个“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次活动,让全班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学生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并引导同学以宽容的胸怀接受每一位犯错误的同学,用爱心帮助他们改掉身上的毛病并快乐成长。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纠正自己的错误,家长看到孩子能如此顺利地度过这一关,非常欣慰,也非常感动。
  正是在不起眼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一步一步靠近我追求的目标:做个出色的老师。
  我纠结──哪个更重要
  有人说,当你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时,心情是敞亮的,可对我来说,困惑却越来越多。
  有位同学非常喜欢天文,我常常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即使到了初三,学生课业负担很重,我也会酌情减免他的作业。没想到在中考前两个月的时候,他要到广州集训,做参赛前的准备,需要请假四十天。所有老师都反对,担心影响中考成绩。我更是这样,内心充满矛盾,特别纠结。当时,分数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仅衡量学生,也同样衡量老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让他去,他一定会考得很好,但就会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如果去参赛,很可能会影响中考成绩。经过纠结地反复权衡,我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同意了他的请假。最终他获得了天文比赛世界银奖。虽然他的中考成绩受到一些影响,但我却没有为此感到后悔,因为对于整个人生而言,选择后者更为重要。如今他已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而且是重点培养对象。   通过这件事,我认真地审视现在的教育,国家三令五申地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如何在现实中落实?类似这样的事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只考虑现阶段的业绩,而忽略对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我们就人为地缩小了教育的功用,使教育走向功利化。多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特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只是每本书的开启方式不同。我们在工作中应注意抓住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并受益一生。
  “做一名出色的老师”是恩师对我的期望,多年来,它既是鞭策,也是自勉。它不仅引领我的过去、现在,还将引领我的未来
  后记:
  一个对学生有影响、有印象的人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这些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赵慧一直没有停止研究。她大胆尝试了“任务驱动三级目标自主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所谓“任务驱动三级目标自主教学模式”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形式。三级是指学习目标的层级:第一级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级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第三级是获取大量信息,更深一步挖掘教材,由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最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010年10月中旬,北京举办全国尝试教学流派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会,赵慧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完成了《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学任务,此课得到与会者及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本文大胆地以三首诗歌鉴赏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层层深入,环节设计共有三跳:通过香菱学诗认识香菱人物形象,这是一跳;出示红学家脂砚斋对香菱评价的一段话,引出小说中关于香菱的描写,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俯视香菱形象,这是第二跳;最后从香菱命运再看红楼梦中女性的命运,从而了解小说的主题及社会意义,这是第三跳。
  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姚守梅老师给予这节课高度的评价,她说:“赵慧老师授课形象生动、活泼并富有现代气息,通过经典生动的讲解与透彻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习能力。本课紧扣新课标精神,充分体现容量大、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这是一节很有语文味的好课。”
  有个别老师好心勸赵慧,一辈子很短,别活得这么累。她则认为:天天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身体是不累了,可心却真正累了,她不甘心一辈子一成不变地进行简单重复的劳动。她喜欢思考,更喜欢不断挑战自我,课堂上她的“三级目标任务驱动课”,学生总是由浅入深,从教材深入解读,到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课外延伸,点点滴滴之间学生能力提升了。赵慧很欣慰,毕业若干年后,语文课依然还能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今后的教学生涯对她更为珍贵,她别无他求,只想静下心来耕耘,做一个对学生有影响、有印象的人。
  正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系的王天艺,在她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语文课上,赵慧老师端端然捧着课本,或朗朗诵读或徐徐解剖,她声音如细流,温婉沉静又不失抑扬有度,在干瘪的字眼间流淌而过,而那文字竟都重新伸展开了拳脚,回到像刚从作家笔尖蹦出来一样的鲜活温热,那真是艺术的享受。”
  回首走过的历程,感慨万千,“一路风尘一路情,半世情缘难舍分”,这两句诗可能是赵慧心路历程最好的写照。
  人物专访
  本刊记者:能否从您的经历及观察出发,为我们分享下您心目中的“好教育”?
  赵慧:好教育是适合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年龄大小,兴趣爱好等因素相匹配的教育。从小认真观察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特质,努力培养其兴趣爱好,为孩子搭建平台,创造适合他学习成长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好教育是思维品质得以提升的教育。思维的发展是教育的高级别境界。如审辨式思维进阶课程:审辨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其核心是不断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审辨式思维进阶课程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意识,提升将这种质疑转化为问题的能力,最终将问题解决固化为研究成果的课程。所以研究性学习、是本课程的基本授课方式。
  好教育是还教育于本真。掌握教育规律,去除附加在学生身上的各种各样的光环。
  好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教育。学习实质就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当我们真正唤醒了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后,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学习与探索的欲望,那么,真正的好教育就是要整合一切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我构建和自我成长提供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学生成长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即条件,好教育就是提供好条件。
  好教育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附加他许多因素。特别是学习有了附加条件,学习的乐趣就少了,学习目的性强了,学习的道路就越走愈窄。
  本刊记者:对未来的八十中,作为校长,您是如何规划的?
  赵慧:我们学校针对未来发展,多次召开不同部门的会议,形成六年发展纲要。其中重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将学校打造成适合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生态园,让每一位体会到幸福滋味;在教师队伍建设前景上,在原有措施之外,更加有针对性满足教师个性化培养;在学校课程建设上,在课程的开发、整合上更加精细化,系列化,形成完整的体系,为满足学生需要设计。
其他文献
本来想跟小胖好好聊聊,但每次见到他如花般的笑脸,我所有的疑问又好像都有了答案。那天,我拿着试卷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们什么都没有说。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曾经是陪伴我度过生活困境的座右铭。但想不到,一个孩子,却对它做了最确切的诠释。  五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做了“后妈”——带其他老师的班,从二年级接起。在适应三尺讲台以及师生磨合的最初阶段,来自家长和学生的压力让
“我的价值在教育”  去年教师节前夕,祝贵春填了一首《水调歌头·使命》的词:  一诺即一生,一生两袖清。平生豪情常在,绝不辱使命。甘守自有定力,乐趣得育精英,桃李遍国中。成才更成人,此乐谁与同!  多仁爱,有信念,求丰盈。 历经岁月,黟然黑者为星星。何似当年挥洒,绽放思想火花,欣喜好门生。老矣足堪慰,举目尽风景。  那种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洋溢于字里行间!工资不高,地位不高,责任重大!为了这份使
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教八年间,魏喆作为父亲的同事,而不是儿子,观察到了工作中的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别人的孩子辛苦操劳。他想,即使是润物无声的平淡,这或许也是另一种伟大。当人不再仅仅把工作当作职业,而是当成一辈子要投身的事业来对待,一切感受,都会有全新的体会。  初心:教书只是职业选择  2011年7月,刚从师范毕业的魏喆对人生感到迷茫,在选择的道路上徘徊。然因为父亲也是教师的缘故,在家
情境模拟  班主任王老师在早晨巡视班级的时候,发现小明同学在自己的试卷上冒充家长签名。王老师批评了小明,要求小明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书,并让家长签名。  小明妈妈直接来学校找王老师。小明妈妈表示不认可老师的惩戒决定。她和小明的爸爸都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孩子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一直以来,各种要签名的作业,试卷啊,他们都是让小明代替自己签名。如果是学校下发的通知,家长会认真阅读并签名。所以这件事他们认
南通、苏州这两座城市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初、也是最难忘的两个坐标。在南通,我开启了教学生涯的第一扇大门,而在苏州,我投入了更深的热情与责任去构筑我的教学之路。从学生到老师,我在这种身份的转变与碰撞中体悟着,成长着。  寒菊傲放,播种师爱之籽  2012年11月,我进入南通市实验中学开始班主任见习工作。在见习前,我对自己教师身份的定位是困惑的,望着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我认为自己更应扮演大姐姐角色,做
为推进师范院校回归主业,河北省坚持教师教育以师范院校为主、师范院校以培养教师为主,支持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支持其他师范类一般本科院校重点培养本科层次的教师;支持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师专重点培养专科层次的幼兒园教师。鼓励有教育硕士授权点的高校与省内其他师范类院校、省内综合性大学开展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逐年加大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  为进
今年3月初,河南濮阳某中学校宿舍发生命案,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受伤。犯罪嫌疑人为同宿舍的同学,据推测,事情可能与最近的考试有关,被害人为该宿舍的第一名,因学业压力,犯罪嫌疑人失去了理智,酿成悲剧。  虽然此事件极为特殊,却如此让人痛心疾首,它挑战了我们对学校的期待和想象。在我们的常识中,学校是让人感到安全放心的地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学校更多关注升学率、北大清华的人数等功利性的指标,有
远离了“人”的教育,是丢掉了灵魂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如此,教育就没有了激情,就失掉了兴趣,就远离了生命。  要让教育回归本质,就必须让孩子享受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育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的教育,有“三根支柱”:人、生活与交往。  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人。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在执教“基因的表达”这一课时,杨守菊与学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杨老师问:“为
名师名片  戴静,优秀共产党员,大学本科,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班,小教高级职称,云南省昆明市科技绘画工作室负责人。从教21年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多次荣获省市区教学竞赛一等奖;撰写了《浅议色彩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关于小学美术创新之我见》《小学美术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刊物、杂志发表或获奖;辅导学生参加绘画比赛获得省市、国家级一、二等奖;曾荣获国际少儿美术协会指导金奖;在第二十八
教师伉俪 王 瑶 汪 璐  汪 璐  成都市新津区成外学校小学语文教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先后任教于成绵知名公、民办学校,任年级组长、语文学科组长。  个人先后在《中国校园文学》《绵阳日报》等平台发表作品十余篇,曾获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展评二等奖、绵阳市涪城区首届教师文艺大赛一等奖、绵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一等奖、涪城区“我和我的孩子们”班主任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