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遭遇失败,有些人遇到困难会畏缩不前,最后一事无成;也有些人会把这些失败化作无穷的动力,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如此,职业生涯亦如此,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笔者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也曾碰到过各种挫折,但最终都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一一化解。蓦然回首,应该感恩自己当初的那一份执着和坚强,让自己一路披荆斩棘,把失败与挫折转化成了职业生涯中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时间回到2006年,年少气盛、怀揣梦想的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农村学校任教,由于学校教师编制不足,我需要兼任数学和体育两门学科。虽然精力有所分散,但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思路非常清晰,决心5年内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闯出一点儿名堂。有理想就有动力,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业务提升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两年后,我就获得了余姚市“优秀教师”称号,荣誉激励我更加埋头苦干,勇往直前。
  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余姚市教坛新秀评比,这是衡量年轻教师综合素养最重要的比赛,拼搏4年的我犹如一支上了弦的箭,蓄势待发。通过业绩考评和笔试,我突出重围杀到最后的上课环节,上课的过程也按照我的预设顺利完成,自我感觉非常棒。在等待成绩的那些日子,我自信地认为拿一等奖应该没问题,甚至还憧憬将代表余姚市去参加宁波大市的教坛新秀评比。可是比赛结果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获得了二等奖里的第一名,这意味着我与宁波市教坛新秀失之交臂了。
  比赛成绩公布后,我有遗憾、有气馁,但更多的还是不服输的韧劲。我不甘心4年的努力就这样在通往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的道路上戛然而止,不甘心自己当初那颗炽热的心在失败后被彻底浇灭,更不甘心就这样彻底放弃当初的职业规划。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砥砺前行,3年后再战。之后几年,为了更快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积累更多的业务经验,我把自己“虐”得更慘。凡是有任何教研活动或业务竞赛,我都一应参加,更是把小学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上了个遍。
  就这样,我憋着一口气,攒着一把劲儿,终于熬到了2013年的教坛新秀评比。虽然有平时的历练做基础,但这一次我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因为我不希望重蹈3年前的覆辙。可事与愿违,现实又给了我一拳重击,我再一次被一等奖拒之门外,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木讷了许久许久。由于参赛年龄限制,我已经没有下一个3年,这也意味着我与宁波市教坛新秀彻底无缘了。“打不死的小强”终于在这一刻彻底倒下了,之后一年多时间里,我完全丧失了斗志,对所有活动都避而远之,教学业务进展进入了空白期。
  在偶然整理读书笔记时,我发现了参加工作之初摘录的激励语:“苍天不会给我们同情怜悯,大海不会给我们一帆风顺,现实不会给我们所谓的心想事成……”再看着当年制定的职业规划,我不禁黯然神伤,热泪盈眶,扪心自问,初心何在?坚强何在?难道我真的甘愿这样平淡地走完自己的教育生涯吗?不,我不甘心,我必须得重新站起来。
  重拾心情,整装待发,2015年我参加了“宁波市特级(名)教师带徒”活动。在第一次论坛活动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3年奋斗目标。既有目标,唯有坚强,付诸奋斗。我铭记前两次参评教坛新秀失败的经历,并以此激励自己,分析原因,找出不足。经过特级教师带徒历程的“炼狱”和奋斗,我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在2018年余姚市第五届学科骨干教师评审中,我终于顺利通过业绩考评、论文鉴定以及抽签说课3个环节,成为唯一一名没有宁波市教坛新秀头衔的余姚市学科骨干教师。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养,我还参加了“宁波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评比,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全能赛”,比赛内容包括队列队形、三大球、武术、田径、技巧、模拟上课等共计14项。参加比赛的基本上都是教龄在5年左右的年轻教师,而我是名副其实的“老将”。虽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是在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年龄大的确是硬伤。自知身体素质不如年轻老师,唯有花更多的时间苦练技能。除了向专业教师请教以外,我每天还坚持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一个多月的历练后,除了满身是伤,体重还下降了5公斤。风雨之后见彩虹,我最终拼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在之后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中,作为刚符合参评年龄要求的我,顺利过关,成为余姚市最年轻的小学体育高级教师。
  古语有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在失败中我学会了坚持,在怯懦中我学会了刚强,我以坚强做盔甲,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迎来了曙光。我的成长历程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重新站起来,没有持续奋斗的勇气。让我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做一名坚强的体育教师。
  编者絮语: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时,我们需要用美好的憧憬来规划我们的职业未来,尽管会遇到挫折和阻碍,但只要初心不变,继续用坚强做轮、用努力做翼,就会迎来金色的曙光,到达希望的彼岸。
其他文献
每一次参与全国案例评审都会将笔者带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一篇篇鲜活的案例真实呈现了教学场景。本次第4组的参评案例质量高于往年:案例切入具体,不空洞;分析精准,不高调;反思深刻,不敷衍。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所评案例中有的探寻“特需生”培养,有的帮助“顽皮”学生进步,有的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他们用爱诠释了当代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他们爱岗敬业,努力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成
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结缘,可以追溯到我在广西师范学院大二上《学校体育学》这一门课程时。当时的任课教师苏老师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让我瞬间便喜欢上了他的课,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为我们推荐了几本关于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其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让我印象最深。记得苏老师说:“《中国学校体育》这本杂志中‘一线话题’栏目,最能贴近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将来工作之余可以多看看,借鉴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今后提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山东省)》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与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完美人格,陶冶学生性情,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一、基于体育项目特点渗透德育  体育运动项目的种类很多,每个项目有各自独特的项目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项目特点渗透德育。如,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无论何种门派都将“武德”放在首位。结合武术项目的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为策略,结合常态课“七个基本要求”进行设计,以各种游戏活动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
一、案例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强有力的动机,它引领着我们克服前进路上的重重困难。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其潜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2019年8月7日,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錦标赛圆满落幕,我所在的学校排球队经过一周激烈的争夺,最终获得季军的好成绩!站在领奖台上,每个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喜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敏感期,让学生通过体能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模式,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各方面身体素质。将体能素质里的灵敏素质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形式,借助体能小器材,以教师教和学生学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提高灵敏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上下肢灵敏性、
体能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壶铃作为一个多功能体能练习器材,不仅可以用来练上肢手臂力量,还能用来增强下肢及核心腰腹的力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不足,手臂力量相对较弱,加上大班教学,人数多,一位体育教师难以时刻照看到全体学生,如果使用常规的铁质壶铃,存在砸伤等安全隐患,而专门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软式壶铃则在安全性上有了更多保障,为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观摩课大放异彩,交流中得到碰撞和升华  通过对6节课的观摩,笔者发现在教学方面教师们都重视了课堂的组织形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小篮球:原地运球》一课,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新颖的练习形式,执教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且学生感兴趣并易接受的事物引入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善学的目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再如,《足球: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练习
无论是学校体育教研组还是各级体育名师工作室(或其他体育学习、研究团队),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都有助于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合作前行。  一、探讨特征,构建模型:优秀体育教师团队应具备的特征  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可以促进体育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理念的融合,进而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对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得好,就更需要团队的力量
有人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帆风顺的人生也算不上真正的人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当挫折与我们不期而遇的时候又该如何面对呢?笔者认为唯有在挫折中不断反思,以阳光自信的心态去战胜挫折。  工作十余年,笔者虽说在论文撰写上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次挫折后的反思与总结所取得的。记得当时工作两年的笔者在教学上有了一点心得,便想形成文字发表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