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言主要是指汉族所使用的语言,它既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广义的汉语还包括符号化的汉字,而用汉字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统一归纳为汉语言文学。由于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的代表,自古以来在字形字义上都十分稳定,从而使得汉语和汉语言文学都表现出鲜明的延续和继承性,这就为汉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连贯而完整的前提。由姚晓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言与文学》一书,对汉语和汉语言文学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与阐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汉语言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
  汉语言基础知识部分从汉语的起源开始,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方式,系统地阐述了汉语的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紧密相关的性质和特点,引导读者从字、词、句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上系统全面地理解汉语的独特之处。为了让读者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作者采用了汉语言文学中特有的对联这一艺术形式作为演示和说明的工具。所选择的二十余副对联都是历代广为传颂的名联。比如,出自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名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把汉语音、形、义每个方面的特点和绝妙之处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杭州岳王庙中岳飞墓前著名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不但工整合律,更是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国文化里的传统价值观完美而艺术地体现了出来。
  中国近现代文学部分的意义在于启发读者去开启对中国当今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文化碰撞的反思。通过从近代以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化的出现,反映出中国文化以被动姿态开始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试图突破并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努力,以及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从而引导读者去思考中国文化与当今世界主流文化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这一部分既揭示了中国在近代以后文化上所承受的危机,也表现出强大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生长能力,点明了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里如何找到自身定位、实现自我发展的主题。
  在中国蒸蒸日上的今天,深入研究汉语和汉语言文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对汉语和汉语言文学进行了全面梳理,为深入研究汉语和汉语言文学作出了探索和贡献。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是强化诵读、注重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材是阅读的范本,师生的一切阅读对话都需要在品文析句中进行。而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阅读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感悟、内化吸收,总结出一些
近日聆听了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姜树华特级教师执教的《伊索寓言》一课,心潮澎湃,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的新思考。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师生在评价中幸福成长  《伊索寓言》的故事浅显易懂,在我看来,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故事,弄懂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行了,而听了姜老师的教学,我才意识到这才是生命的课堂。姜老师以“骗”为主线,以一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师:想想从哪些词句中能读出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对于教学写人的文章,对话的前提是深入品味文本的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引起共鸣。我们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但人文性不能游离于课文语言去空谈。本课设计,以“走进人物内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读——思——议——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文本语言的内涵,从而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又不得不杀
现行教材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因为相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所以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节,造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张皮的情况,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提倡随文抒写。所谓随文抒写,就是在课文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一处或几处着笔点,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或想象结果、续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的一种练笔形式。这种练笔好
【案例】  《跳水》一文第六自然段写船长的儿子跳进了大海,水手们跳进了大海救起来了孩子: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40秒钟本是很短暂的瞬间,不到一分钟,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盲点。  我做了如下铺垫:  扑通一声,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的选读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随着年段升高,略读的量也逐步增大。如三年段,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谈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    面对越来越多的略读文,不少老师却步入了这样的误区:要么认为略读文也很美,把略读文当作精读文精讲细练,常需2、3课时,于是便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堂资源,它蕴含着社会文化,凝聚着许多专家、一线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因此,只有立足文本,用好文本,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效,又不失语文味。多年来,我在备课时通常以“三读”的方式来解读文本。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为例,谈谈我在备课时解读文本的一些心路历程。  一读——圈圈点点,啄字词  潘新和说过:“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拼音字母抽象单调,难认难记,课堂上无休止地认读、识记,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新课程实验教材编排了内容丰富的情境图和语境儿歌,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如何巧妙地通过情境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缔造充满魅力的汉语拼音课堂呢?现就我这学期在汉语拼音
不久前,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王自文老师的《试论公开课》一文(以下简称《试》文)。读后深有同感,王老师真是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在此,特借贵刊一角与王老师进行交流。  实事求是地讲,公开课对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播,对于优秀教学模式的推广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功不可没。所以,观摩高级别或更高级别的公开课曾经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所翘首期待和热切向往的。但曾几何时,这样的公
马丁·布勃写道:“你不需要道德圣人来教育人,你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活着的人,并且这些人可以直接和他的同伴交流。他生动的存在涌向他周围的人并且最强烈而纯粹地影响着别人,即使他并没有要影响别人的意思。”[1]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电影《诗》里便有这么一个“活着的人”——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却开始学习写诗的杨美子。  《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杨美子的外孙钟旭伙同五名同伴强暴了同班女同学朴姬珍(英文名Ag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