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如姐妹的英语和法语

来源 :英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z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常会注意到一些不合规律的奇怪现象,如一些词义相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在拼写上相去甚远。常见的有:king(国王),royal(王室的);sun(太阳),solar(太阳的);moon(月亮),lunar(月亮的);year(年),annual(年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在于词源的差异,前者系来源于古英语的基础词,与同属日耳曼语的德语一脉相传;后者则是来源于拉丁语词根的形容词,与拉丁语族中的法语近似。
  另外,一些家畜与其对应的肉类名称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如pig(猪)和pork(猪肉,法语:porc),cow(牛)和beef(牛肉,法语:beouf),sheep(羊)和mutton(羊肉,法语:mouton)以及calf(牛犊)和veal(牛犊肉,法语:veau)。
  再有,就连地名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词源,如Edinburgh(爱丁堡,著名的文化古城、苏格兰首府)和Newcastle(纽卡斯尔,英格兰核心城市之一)。前者的burgh(来自日耳曼语)和后者的castle(来自拉丁语)其实意思一样,都表示城堡。
  更有意思的是,表示男性伯爵的词是Earl,而表示女性伯爵或伯爵夫人的词则为Countess。其原因也在于,前者来自古日耳曼语,后者来自法语(在法语中伯爵是Count)。
  英语的这种语言现象实际上有点类似汉语的文白两套词汇系统。相对而言在语言色彩上,来源于法语(拉丁语系统)的借词相当于文言词,典雅、庄重、正式,而来源于古英语(日耳曼语系统)的底层词则相当于白话词,浅白、通俗、随意。前者如“阳春白雪”,多用于上流社会;后者似“下里巴人”,常见于下层社会。
  实际上,从语源上来说,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最早的基础(底层)詞汇都是来自古日耳曼语。故可以打个简单的比方,古日耳曼语就像是英语的爸爸,他在1066年(诺曼征服)与英语的妈妈拉丁语相遇,生下了一个孩子。然后,妈妈教这个孩子咿呀学语。后来,孩子慢慢长大就成了现代英语。这个孩子有很多亲戚,如表姐法语和堂兄德语,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缘故,关系最亲近的还是表姐,所以,英语源源不断地大量借用她的语言。下边我们就按类别来盘点一下英语中来源于法语的词汇。

1.饮食方面


  法国美食可称得上享誉世界,英语中有很多与餐饮相关的法语词。常见的如cuisine、chef、menu、dinner、 tabe、napkin、onion、boil、biscuit、cream、salad、pastry、roast、wine、lunch、bacon、champagne、cognac(干邑,指法国干邑区生产的白兰地)、 aperitif(开胃酒)、baguette(法棍面包)、croissant(羊角面包)、souffle(蛋奶酥)、gourmet(美食家)。

2.时尚方面


  法语可谓时尚的代名词 。在英语中如:apparel(尤指正式场合穿的衣服)、costume、dress、garment[(一件衣服)]、lingerie(女内衣)、robe(袍服)、coat、dress等表示衣着服装的词以及perfume、boutique(精品)、souvenir(纪念品)、deluxe(豪华的)、salon(沙龙,即社会名流举行的party)、debonair(温文尔雅的,潇洒的)等都是典型的法语借词。

3.文化、艺术方面


  法国是著名的文化、艺术大国,文化艺术方面的词汇对英语滋养甚深。如:art、beauty、dance、ornament、ballet、genre(类型,体裁)、scenario(脚本)、montage(蒙太奇)、debut(初次登场)、album、journal、finale(大结局)。

4.政治、外交方面


  英语中有相当多的政治和外交词汇是源于法语。如:government、administration、minister、parliament、state、crown、bourgeoisie(资产阶级)、proletariat(无产阶级)、dictator(独裁者)、liaison(联络)、coup d’etat(政变)、elite、mayor、ambassador、embassy、consulate(领事)、envoy(特使)、counsellor(参赞)、escort(陪同者)、detente(国际关系缓和)。

5. 军事方面


  如:army、enemy、soldier、troops、sergeant(中士)、lieutenant(中尉)、commandant(指挥官)、barricade(路障)、campaign(战役)、massacre(大屠杀)、barrage(以密集火力攻击或阻击)、brigade(旅)、regiment(团)、camouflage(伪装)。

6.宗教方面


  如:pray、carnival(嘉年华,狂欢节)、clergy(神职人员)、preach(布道,讲道)、baptism(洗礼)、mercy、paradise、saint(圣徒)、cathedral(大教堂)、chapel(小教堂)。

7.建筑方面


  如:architecture、arch(拱门)、pillar(柱子)、porch(门廊)、chancel(圣坛)、boulevard/avenue(林荫大道)、facade(建筑物正面)、mansion(大厦)、edifice(建筑物)等。

8.职业方面


  如:carpenter、painter、barber、beautician(美容师)、institutor(创立者)等。

9.医疗方面


  如:hospital、clinic、doctor、operation、pharmacy、patient、surgeon(外科医生)等。
  除了以上这些领域以外,在科技、官爵、称呼、礼貌用语等方面,英语也吸收了很多法语词。
  法语借词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还体现在辨识度很高的字母组合中,尤其是词尾。以下仅是一些常見的例词。

1.-eau


  bureau(厅,司,局)、plateau(高原)、nouveau(暴发户)

2.-ette


  cigarette、etiquette(礼仪)、silhouette(剪影)、croquette(油炸丸子)

3.-oir


  memoirs(回忆录)、reservoir(水库)

4.-eur


  amateur(业余爱好者)、entrepreneur、chauffeur(司机)、connaisseur(行家,鉴赏家)

5.-eon


  pigeon(鸽子)、luncheon(午餐)

6.-et


  ballet、beret(贝雷帽)、buffet(自助餐)、gourmet(美食家)

7.-que


  plaque(匾牌,胸章)、mosque(清真寺)、unique、oblique(倾斜的)

8.-gue


  fatigue、vague、vogue(时尚)、plague(瘟疫)、colleague、league

9.-ch


  mustache(胡子)、brochure(小册子)、parachute(降落伞)、cliche(陈词滥调)

10.-gn


  assign、foreign、design

11. -age


  voyage、message、language、massage、courage、mirage(海市蜃楼)、collage(拼贴画)

12. -me


  resume、regime(政权,政体)、gendarme(宪兵)、

13. -ee


  employee、referee(裁判)
  其实,英语中的法语舶来词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在英语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法语词的借用可以说是从来没有间断过。法语词汇在进入英语之后有一部分保留了原有的拼写和发音规则,故依稀可以看到法兰西的身影,但大部分都已被英语同化,根深蒂固、习焉不察地融入到英语里。正是这种广泛的吸收和借鉴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可以预见,这种吸收和借鉴还将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而持续下去。
其他文献
What Sherlock Holmes Taught Us About the Mind  福尔摩斯系列小说是人们闲暇时极好的消遣读物,但如今它们竟然出现在医学教授列给学生的专业书单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大家都曾被这位小说中杜撰的天才侦探在破案时所展现出来的细致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力所折服,是的,这便是医学院的学生们要学习的内容。医院就如犯罪现场,我们需要精密的头脑和理性思维来为病人诊断
天生体力狂  第一次出远门是去丰宁坝上骑马,当时我们十来个朋友一起租个面包车,啤酒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到一岁,还是只小狗。我就记得那时候它还不太习惯坐车,它和我的朋友一人一狗一起晕车。当时路况还不大好,很颠簸,两家伙坐在最后一排,头随着车一起摇晃,频率都是一样的,脸色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等到了地方以后啤酒恢复过来,才发现边牧跑得可真快,我骑着四轮摩托,时速足有六七十公里,它居然还能跟着跑好久。 
一词一立场  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翻译原则莫过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字。“信”字历来被认为是三原则之首,作为评判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然而,也有不少翻译研究者通过研究历史上实际发生的翻译活动发现,要做到绝对的“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绝对的“信”并不一定能带来最佳的翻译效果,甚至会造成反效果。  翻译中“信”对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立场提出了严格要求。但在实际翻译活动中,译者经常会发现自己处在
我叫哈希·扎西多杰,今年58岁,是一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的老人。有大学生叫我扎多大哥,这个称呼我比较喜欢,年龄奔六,我的心却特别年轻。  好像有一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不现实,总是去做梦,总会遇到同行的人。从教育改革到民间环保,我总想要改变一些什么。到现在也一样,要是没有梦的话,我就活不下去。  我曾经作为秘书跟随杰桑·索南达杰,两年间12次进入可可西里。1994年1月,索南达杰被藏羚羊盗猎分
心智健全的。
期刊
Once one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 Scotland’s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steadily marching backwards for the past 10 years. From the outside, it seems baffling: why, given that Scottish spending per pu
“Eat real food” is simple-seeming dietary advice that’s actually anything but.2 On the one hand, it sounds easy enough: It’s a guideline that appears to leave room for most food groups.3 On the other
最近视点  由《户外探险》杂志发起的“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2月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揭幕,获奖者不仅有达喀尔越野拉力赛车手周勇和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者郭川等知名户外运动达人,还有放弃优越都市生活玩攀岩的台湾姑娘易思婷这样之前并不广为人知的牛人。无论是最终获奖还是入围提名,金犀牛奖都让所有参与评比的种子选手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诸如航海、皮划艇等运动项目进入了更多户外爱好者的视野,堪称国内户外
珊瑚  本名曲丽杰,著名越野跑运动员、教练、公益志愿者,国内首位将TDG(巨人之旅)、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跑)和UTMF(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跑)三大国际越野赛全部完成的女性。兼职编剧、专栏作家、新媒体总监,致力于越野跑文化在中国的推广传播,成立珊瑚越野俱乐部,并于2016年創办中国少儿越野赛,至今已成功举办5场。    2016 年,我和位于云南大理的“珊瑚越野俱乐部”的同事们,一起举办了第一
近年来,从思想史和历史的视角探讨译名的流变成为译名研究关注的热点。“intellectual”的译名探究即是一例。  众所周知,“intellectual”目前的译名“知识分子”一直为学界所诟病。方维规认为,中国从未有过一个公认的、真正能够匹配西方那种具有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的intellectual概念,把“知识分子”与“intellectual”对应,只能是方枘圆凿。(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