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对学生体质的有效促进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都在围绕着如何进行课间操的改革展开讨论,经过多次改革,这项活动已在全国学校蓬勃地开展。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大课间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比,不仅活动时间加长,内容、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节作用,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进学生到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锻炼身体,对促进学生体质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学生、班级、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体育活动;综合素质;有效性
  一、为什么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近十多年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心肺功能、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同龄青少年身高与日本相比差3-5厘米,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校挤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7年5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电话电视会议上指出,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学校体育职能部门适时地提出多项改革举措,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意义尤为重大!
  二、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备实施因校而异,良莠不齐是短期之内难以改变的现状。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大课间操的过程中,我们着重于组织工作,努力探索如何在场地、器材等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1.设置科学合理,适合校情的锻炼项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建立符合学生心理、生理需求的体育活动项目,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主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增强体能,成为社会大家庭中身心健康、活泼开朗的一份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
  2.加强对体育活动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各种文化宣传窗口大张旗鼓地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每个学生知道大课间活动不是单纯的放松活动而是具有终身受用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和锻炼,促进人体结构和肌体线条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操行和审美观念,为社会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
  3.引入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体育工作在学校全面工作效益评估中所占的权重。把大课间活动列入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赏罚分明。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使学校体育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营造浓郁的体育活动氛围。
  4.灵活运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来实施大课间活动。既然我们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就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广大体育教师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组织和实施大课间活动,将有限的场地器材有效地分配,高效地使用。
  三、大课间体育活動对学生的体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身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体现出良好的状态。2004年,教育部对7-12岁的城乡男女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的学生持续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未得到遏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引起政府各界及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和深切忧虑。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鼓励学生走向操场,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意见指出必须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很强的必要性。
  3.体质分四个方面:一是力量,指肌肉力量;二是耐力,指心肺功能;三是协调,指神经系统各器官的协调;四是灵敏,指反应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我们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的新型活动形式。在课间操只有10分钟时间的基础上,延长至30分钟以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体育活动。同时认真分析和思索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摘 要: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掌舵人”,是学校教育管理实践的引领者。校长领导力是校长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保证学校效能不可缺少的能力。培养个人领导力是每一位校长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基于怡雅中学王良校长亲诉的个人成长经历,对校长领导力做出本土化的解读,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字:校长领导力;影响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级学校的不断进步,当下的校长不只是教育政策的被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活动,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以便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赖,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让其在生活与学习中快乐地成长。然而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而言,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与老师应当对留守儿童更加关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具有耐心、信心以及诚心,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生活,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有效策略  由于我国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正确的方法来适应学生,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负责。初中数学相比小学在知识体系上和难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站在适应性教学目标的角度探讨初中数学教育适应学生的策略。  关键词:适应学生;初中数学;策略研究  引言: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强调“
期刊
摘 要:德宏傣族的饮食文化是傣族长期适应其地理环境的能动成果。德宏地处低纬度高原,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大,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在多种多样的植被组成中,许多都是当地世居傣族人民采集和利用的食材。同时这些山野蔬果伴随着傣族饮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风格——德宏傣味。  做好幼儿园儿童的营养配餐、保证儿童的健康成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多数学生入学成绩较低,他们和优生的差距不仅是知识上的差距,更多的还是学习意愿、学习习惯,甚至是思想品德上的差距。而要改变他们,使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就需要把握普通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用诚信和爱心获得学生的信任,用宽容和耐心争取学生的进步,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乐学和健康成长的氛围,实践中摸索,亦师亦友,最终会收获柳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其实有很多,地理教师能否尊重学生主体意愿,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掌握到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育,决定着高中生们是否有独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价值,本文特意做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
期刊
摘 要: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 礼仪之邦” 享誉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这与中国古代的当政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重视礼仪的制定及其教育是分不开的。要让孩子成为现代社会中健全的人,需要在教育中对他们进行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仪文化”,而在现今教育中,给予孩子们礼德文化的熏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家校共育的推进,通过系统、递进式的礼德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的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运用丰富且富有真情的评价语言,要注重掌握好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主要针对
期刊
摘 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引入奥尔夫教学体系以来,它就对中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追求国民音乐素养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奥尔夫乐器在学校内外的音乐教育中逐渐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乐器是他们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乐器演奏音乐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本文通过对奥尔夫乐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解读,就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器乐教学在我国中学生音乐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