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目前在本校的国防科技学院、海军后备军官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中有17个国防军工专业。面对新的形势,军工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抓哪些方面才能使它适应未来国防科技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无疑,军工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以较高的要求来实现这一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有科学的规划和措施,也就是必须构建好新形势下军工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1.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研究是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础
从能力结构角度来说,军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大体上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一部分毕业生把计算机作为常用的工具来使用,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工具解决、处理工作岗位上的事务。(2)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从事与军工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的开发工作。如设计有关应用软件、研制一些信息管理系统等。显然,他们需要掌握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应用能力。(3)有少数毕业生会进入国防军工行业计算机高级开发队伍,从事计算机与网络的专门研究、开发、管理工作。显然,他们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力。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说,计算机知识领域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越来越多。从知识领域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军工专业学生主要需具备程序设计知识(PF)、计算机硬件知识(HD)、数据库应用知识(DA)、网络应用知识(NE)、多媒体应用知识(MU)、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AD)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军工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应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与本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及开发工作。因此,构建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要着眼于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从他们的未来实际应用出发构建知识体系、设置课程及课程体系。
2.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注重应用需要。根据军工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以应用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而不是按照计算机学科理论的系统性或完整性的知识体系来设置课程。根据应用的特点构建的新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封闭系统,即有自己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加强实践环节。计算机应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遵循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实验,其目的不是简单的验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提高创新意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对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狭隘的局限于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编程能力的提高以及会应用当前流行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工具上,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
(4)培养信息素养。作为新时期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应该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我们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按照重应用、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规范,即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同时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的参考方案
从将来应用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以应用为主线构建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结构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知识体系的划分主要参考教指委和课指委的精神和意见、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专家意见、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意见、现有的一些教材等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领域的分类来划分的。我们的划分结果是:知识体系由七个知识领域和54个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核心知识单元30个,选修知识单元24个。
所谓核心知识单元是指基本的或重要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所谓选修知识单元是核心知识单元的补充、外延或通过学生自学能掌握的知识内容。
三、军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实施情况
东华理工大学具体实施的军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见下表:
四、保证课程规范实施的几点建议
为了配合高等院校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以应用为主”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采用多种模式,从启发自主学习,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团队精神,优化教师队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改革措施。
1.树立新的教育观,更新教学理念。归纳起来可称为:“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为中心。“两个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在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将应用技能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结合,综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信息思维、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的能力。“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研究教法为中心向研究学法为中心转变;以学习知识为中心向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
2.提倡案例教学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获取知识。提倡案例教学,对于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时计划少、内容概念多的章节,通过案例驱动教学,既可以在较少的学时内概述章节的内容,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其进一步研究的意识,取得较好的多目标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应用类型课,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3.采用多种模式,尝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提倡重情境、重导学、重实践。可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强调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等章节,以问题为前提,“任务驱动”为原则,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设计出让学生在现实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获取直接解决问题经验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解决特定问题的综合能力。
4.提倡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如大屏幕投影、网络等设施)采取大班集中课堂讲授方式,扩大听课人数,提高效率。但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强,光靠听课是掌握不了计算机的,必须重视面对面的辅导环节。要重视小规模的辅导环节,特别强调在实践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辅导作用。
基金项目:省级教改项目《基于专业规范和军工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一、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1.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研究是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础
从能力结构角度来说,军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大体上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一部分毕业生把计算机作为常用的工具来使用,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工具解决、处理工作岗位上的事务。(2)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从事与军工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的开发工作。如设计有关应用软件、研制一些信息管理系统等。显然,他们需要掌握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应用能力。(3)有少数毕业生会进入国防军工行业计算机高级开发队伍,从事计算机与网络的专门研究、开发、管理工作。显然,他们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力。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说,计算机知识领域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越来越多。从知识领域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军工专业学生主要需具备程序设计知识(PF)、计算机硬件知识(HD)、数据库应用知识(DA)、网络应用知识(NE)、多媒体应用知识(MU)、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AD)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军工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应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与本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及开发工作。因此,构建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要着眼于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从他们的未来实际应用出发构建知识体系、设置课程及课程体系。
2.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注重应用需要。根据军工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以应用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而不是按照计算机学科理论的系统性或完整性的知识体系来设置课程。根据应用的特点构建的新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封闭系统,即有自己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加强实践环节。计算机应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遵循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实验,其目的不是简单的验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提高创新意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对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狭隘的局限于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编程能力的提高以及会应用当前流行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工具上,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
(4)培养信息素养。作为新时期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应该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我们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按照重应用、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规范,即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同时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的参考方案
从将来应用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以应用为主线构建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结构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知识体系的划分主要参考教指委和课指委的精神和意见、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专家意见、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意见、现有的一些教材等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领域的分类来划分的。我们的划分结果是:知识体系由七个知识领域和54个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核心知识单元30个,选修知识单元24个。
所谓核心知识单元是指基本的或重要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所谓选修知识单元是核心知识单元的补充、外延或通过学生自学能掌握的知识内容。
三、军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实施情况
东华理工大学具体实施的军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见下表:
四、保证课程规范实施的几点建议
为了配合高等院校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以应用为主”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采用多种模式,从启发自主学习,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团队精神,优化教师队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改革措施。
1.树立新的教育观,更新教学理念。归纳起来可称为:“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为中心。“两个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在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将应用技能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结合,综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信息思维、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的能力。“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研究教法为中心向研究学法为中心转变;以学习知识为中心向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
2.提倡案例教学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获取知识。提倡案例教学,对于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时计划少、内容概念多的章节,通过案例驱动教学,既可以在较少的学时内概述章节的内容,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其进一步研究的意识,取得较好的多目标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应用类型课,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3.采用多种模式,尝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提倡重情境、重导学、重实践。可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强调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等章节,以问题为前提,“任务驱动”为原则,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设计出让学生在现实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获取直接解决问题经验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解决特定问题的综合能力。
4.提倡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如大屏幕投影、网络等设施)采取大班集中课堂讲授方式,扩大听课人数,提高效率。但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强,光靠听课是掌握不了计算机的,必须重视面对面的辅导环节。要重视小规模的辅导环节,特别强调在实践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辅导作用。
基金项目:省级教改项目《基于专业规范和军工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