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指导的策略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情况]:班级(小班下学期);教师(1年半教龄)。
  一、导入环节中的语言技巧
  将必要的导语变无效提问为直接简要的陈述
  例1:
  [分析]:
  这一段开场白是吹泡泡活动中必要的语言:启动活动、交代名称,既然无法省略,那怎么讲才能尽快进入主题呢?
  首先,这是一个预设的科学活动,教师没有做其他可供幼儿选择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他就是要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的体验。对此,幼儿没有其他选择,而可以自主选择的部分在活动过程的后面环节里;其次,玩的愿望其实是在紧随其后的吹泡泡实际体验中获得并得到强化;再次,在此处提问显然是一种“伪征求意见”的形式,无法实质面对幼儿不同的想法。所以,修改为第三次教学的语言形式。
  二、提问中的语言技巧
  例2:
  (1)不用排比式地提问,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帮助幼儿明确要思考的重点、难点,为继续学习作铺垫。依次提问能帮助幼儿有序地思考。第一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明确重点:知道泡泡棒是正方形的;第二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引出难点:泡泡棒的正方形口能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这两个问题依次提出,为的是启发幼儿关于“棒与泡泡的关联”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按照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顺序提问。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顺序是:○、□、△,所以将出示“△”调整为在“□”之后出现。
  (3)力求问题与教具出示的一致性。当幼儿看见的是 时,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要回答是什么形状确实很难,幼儿尽管犹豫了一下,还是能够说出;但用遮挡法,遮住泡泡棒的手柄,突出△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正确的答案才能匹配,也才是幼儿口中的三角形。
  三、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技巧
  例3:
  例4:
  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有效使用,能够引发幼儿主动表达,促进认知。用泡泡棒沾上泡泡水,从不同形状的洞洞中吹出的泡泡居然是一样的,这与幼儿在活动“猜想”部分的结果大相径庭,是很有因悬念而获得的意外惊喜。而这个惊喜虽是经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但还没有归纳总结,多数孩子还沉浸在吹泡泡、玩泡泡的快乐中,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操作过程,观察、比对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夸张、惊讶的表情、语气,手势的指引、适宜的停顿等,恰当地留下空白部分,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回答来发现其中的趣味。
  四、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在例2中,教师原来的提问语是“能吹出什么形的泡泡”,后来修改成“能吹出什么样子的泡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我们知道,“圆形”等用“形”字表述是用来描述平面的,而泡泡是立体的,那么提问就应该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什么形的”。
  形状和形体是不同的几何概念,教师的提问与答案应具有概念上的准确性,才不会误导幼儿,造成他们对平面与立体的混淆,才不会影响其今后关于几何的学习。这种情况在其他科学活动中也时有发生,例如在学习数量时,有的教师使用量词不够准确,把一支香蕉说成“一个香蕉”,一把椅子说成“一个椅子”,一面钟说成“一个钟”,等等。这样给幼儿造成量词搭配的错误认识;再如,明明是在比较粗细,却说成比较大小。因此,教师应该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自身不准确的语言,导致“科学”两字发生偏差。
  五、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作用
  (1)明确活动内容。在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内,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等。
  (2)启发、引导幼儿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
  (3)为幼儿营造层次清晰的思维环境。
  (4)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该活动中包含了科学领域中的两大方面:即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并分别实现了其中的几个子目标,如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借助教师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推动活动的进程来达成。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语言,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广博的人才,更看重其是否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案例研究》课题重点就研究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指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内趋力,培
编者按: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无法打动读者,真挚的感情需要学生回归“真、美、善”三心:拥有真心倾诉真情;常怀美心体悟生活;铸就善心关注社会。对于教师来说,要致力于唤醒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催进内心精神动力;唤醒读者意识,激发内在写作动机。  关键词:真心;美心;善心;主体意识;读者意识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这句至理名言诠释了“文”
我们知道,“倒推”的策略属于特殊教学策略,它是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事物或数量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他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这是一节“策略”教学的课堂,“策略”高于解题方法,而又低于数学思想,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会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教给学生解应用题的方法,而淡化了策略的形成,所以今年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对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做了调
新课改不但传承了美术文化,而且体现了人文性质。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使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有所发展、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一、转变角色定位,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转变角色定位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需要教师的认可与赞赏,在欣赏的目光下,他们就会投入教学活动,主动地认识、感知、体验和学习。所以广大教师应善于观察、学会倾听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青春期不仅是青少年长知识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尽管人们的思想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不可以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教育密切相关,而语文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价值法则,促进他们形成民族精神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如今我们的中学生背不
最近在市教研室的安排下,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要求采用学程导航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我从接到任务开始准备到上课共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受益匪浅,对学程导航的模式认识更加深刻,对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了理解。  关于浮力引入的设计中,浮力的引入有很多方法,首先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让学生读出示数,就是石块的重力,然后把一只手放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名山、名寺、名茶、民风”积淀着深厚的沩山文化。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品味清幽典雅的茶文化,传承热情好客的民俗风,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磨炼学生的演讲水平,学校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构建了系列化地方特色课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综合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一、校园茶香飘溢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的精神透露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在我们沩山,“名山、名
摘要:在中学远程直播教学的形式下,辅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教育模式的特点及优劣,明确自身所处的地位及要求。从远程教学的实际要求出发,努力深入教学、辅导的各环节,不断转换自身的角色,使自己成为教学中的开发者、合作者、服务者、示范者。  关键词:远程直播教学;教师角色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及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国远程教育在历经了函授(correspondence Educ
一棵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生机盎然的大榕树为这里的鸟儿们创造了一个生活的乐园。鸟儿们过得欢乐、自由、幸福,大榕树成为了它们繁衍生息的天堂。这是前段时间我所教授的巴金先生的一篇《鸟的天堂》呈现的景象。闲暇之余,细细思量,只有拥有欢乐,拥有自由,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天堂,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欢乐和自由吗?学生真正感受到幸福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像大榕树一样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