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情况]:班级(小班下学期);教师(1年半教龄)。
一、导入环节中的语言技巧
将必要的导语变无效提问为直接简要的陈述
例1:
[分析]:
这一段开场白是吹泡泡活动中必要的语言:启动活动、交代名称,既然无法省略,那怎么讲才能尽快进入主题呢?
首先,这是一个预设的科学活动,教师没有做其他可供幼儿选择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他就是要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的体验。对此,幼儿没有其他选择,而可以自主选择的部分在活动过程的后面环节里;其次,玩的愿望其实是在紧随其后的吹泡泡实际体验中获得并得到强化;再次,在此处提问显然是一种“伪征求意见”的形式,无法实质面对幼儿不同的想法。所以,修改为第三次教学的语言形式。
二、提问中的语言技巧
例2:
(1)不用排比式地提问,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帮助幼儿明确要思考的重点、难点,为继续学习作铺垫。依次提问能帮助幼儿有序地思考。第一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明确重点:知道泡泡棒是正方形的;第二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引出难点:泡泡棒的正方形口能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这两个问题依次提出,为的是启发幼儿关于“棒与泡泡的关联”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按照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顺序提问。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顺序是:○、□、△,所以将出示“△”调整为在“□”之后出现。
(3)力求问题与教具出示的一致性。当幼儿看见的是 时,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要回答是什么形状确实很难,幼儿尽管犹豫了一下,还是能够说出;但用遮挡法,遮住泡泡棒的手柄,突出△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正确的答案才能匹配,也才是幼儿口中的三角形。
三、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技巧
例3:
例4:
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有效使用,能够引发幼儿主动表达,促进认知。用泡泡棒沾上泡泡水,从不同形状的洞洞中吹出的泡泡居然是一样的,这与幼儿在活动“猜想”部分的结果大相径庭,是很有因悬念而获得的意外惊喜。而这个惊喜虽是经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但还没有归纳总结,多数孩子还沉浸在吹泡泡、玩泡泡的快乐中,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操作过程,观察、比对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夸张、惊讶的表情、语气,手势的指引、适宜的停顿等,恰当地留下空白部分,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回答来发现其中的趣味。
四、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在例2中,教师原来的提问语是“能吹出什么形的泡泡”,后来修改成“能吹出什么样子的泡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我们知道,“圆形”等用“形”字表述是用来描述平面的,而泡泡是立体的,那么提问就应该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什么形的”。
形状和形体是不同的几何概念,教师的提问与答案应具有概念上的准确性,才不会误导幼儿,造成他们对平面与立体的混淆,才不会影响其今后关于几何的学习。这种情况在其他科学活动中也时有发生,例如在学习数量时,有的教师使用量词不够准确,把一支香蕉说成“一个香蕉”,一把椅子说成“一个椅子”,一面钟说成“一个钟”,等等。这样给幼儿造成量词搭配的错误认识;再如,明明是在比较粗细,却说成比较大小。因此,教师应该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自身不准确的语言,导致“科学”两字发生偏差。
五、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作用
(1)明确活动内容。在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内,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等。
(2)启发、引导幼儿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
(3)为幼儿营造层次清晰的思维环境。
(4)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该活动中包含了科学领域中的两大方面:即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并分别实现了其中的几个子目标,如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借助教师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推动活动的进程来达成。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语言,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二幼儿园)
一、导入环节中的语言技巧
将必要的导语变无效提问为直接简要的陈述
例1:
[分析]:
这一段开场白是吹泡泡活动中必要的语言:启动活动、交代名称,既然无法省略,那怎么讲才能尽快进入主题呢?
首先,这是一个预设的科学活动,教师没有做其他可供幼儿选择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他就是要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的体验。对此,幼儿没有其他选择,而可以自主选择的部分在活动过程的后面环节里;其次,玩的愿望其实是在紧随其后的吹泡泡实际体验中获得并得到强化;再次,在此处提问显然是一种“伪征求意见”的形式,无法实质面对幼儿不同的想法。所以,修改为第三次教学的语言形式。
二、提问中的语言技巧
例2:
(1)不用排比式地提问,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帮助幼儿明确要思考的重点、难点,为继续学习作铺垫。依次提问能帮助幼儿有序地思考。第一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明确重点:知道泡泡棒是正方形的;第二次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引出难点:泡泡棒的正方形口能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这两个问题依次提出,为的是启发幼儿关于“棒与泡泡的关联”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按照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顺序提问。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顺序是:○、□、△,所以将出示“△”调整为在“□”之后出现。
(3)力求问题与教具出示的一致性。当幼儿看见的是 时,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要回答是什么形状确实很难,幼儿尽管犹豫了一下,还是能够说出;但用遮挡法,遮住泡泡棒的手柄,突出△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正确的答案才能匹配,也才是幼儿口中的三角形。
三、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技巧
例3:
例4:
过渡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有效使用,能够引发幼儿主动表达,促进认知。用泡泡棒沾上泡泡水,从不同形状的洞洞中吹出的泡泡居然是一样的,这与幼儿在活动“猜想”部分的结果大相径庭,是很有因悬念而获得的意外惊喜。而这个惊喜虽是经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但还没有归纳总结,多数孩子还沉浸在吹泡泡、玩泡泡的快乐中,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操作过程,观察、比对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夸张、惊讶的表情、语气,手势的指引、适宜的停顿等,恰当地留下空白部分,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回答来发现其中的趣味。
四、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在例2中,教师原来的提问语是“能吹出什么形的泡泡”,后来修改成“能吹出什么样子的泡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我们知道,“圆形”等用“形”字表述是用来描述平面的,而泡泡是立体的,那么提问就应该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什么形的”。
形状和形体是不同的几何概念,教师的提问与答案应具有概念上的准确性,才不会误导幼儿,造成他们对平面与立体的混淆,才不会影响其今后关于几何的学习。这种情况在其他科学活动中也时有发生,例如在学习数量时,有的教师使用量词不够准确,把一支香蕉说成“一个香蕉”,一把椅子说成“一个椅子”,一面钟说成“一个钟”,等等。这样给幼儿造成量词搭配的错误认识;再如,明明是在比较粗细,却说成比较大小。因此,教师应该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自身不准确的语言,导致“科学”两字发生偏差。
五、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作用
(1)明确活动内容。在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内,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等。
(2)启发、引导幼儿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
(3)为幼儿营造层次清晰的思维环境。
(4)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该活动中包含了科学领域中的两大方面:即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并分别实现了其中的几个子目标,如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借助教师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推动活动的进程来达成。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语言,直接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