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女性话语也有所提高。把性别、语言和话语权三者结合在一起,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女性话语权的逐步获得,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 女性 话语权 社会语言学
引言
性别问题与语言使用的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不同性别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和产生的社会根源。话语权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是语言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女性话语权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处于被动局面,本文将分析电影《公爵夫人》中女性话语权失而复得的过程。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美国语言学家Elaine Chaika(1982)把语言形象地比做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可从中看出映射的人类社会生活。Lak off在《话语权: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政治》(1989))中对造成这些差异的解释为:本身的社会不平等,男性具有绝对权力,而女人在社会中依附于男人,多处于从属地位。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英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女权运动开始兴起,语言文化上的变革首先成为女权运动者关注的焦点,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体现出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将以根据英国作家阿曼达·弗曼的人物传记《乔治安娜:德文郡公爵夫人》改编的电影《公爵夫人》中乔治安娜这个角色形象为模型探讨该电影中女性话语权的得失过程。
一、沉默的乔治安娜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一个中产阶级价值观和宗教观大行其道,保守、压抑、节制、严肃又狭隘的社会。女性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话语权的。女性谈话时往往扮演听话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对方讲话,在电影的一开始,乔治安娜奉母之命嫁给了德文郡公爵,便开始了她的公爵夫人人生。在这个过程中,以及后来她发现公爵与自己的女仆发生私情却没有用言语表达出不满等,她扮演的是一个沉默的角色,选择了顺从,也就是主动放弃自己的话语权。这从新婚之夜公爵问她为什么女人的服饰会这么复杂的时候,她回答:“这是女人表达自己的方式,因为女人不像男人那样可以有很多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们只有用服饰和帽子表达自己。”由此可以看出,这和她本身的家庭背景有关。在小说原型中,她的母亲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慈母形象,一直教导她如何遵守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也就是因为这样她才会在媒人说只有乔生下儿子时才会得到奖赏的苛刻条件时也欣然同意,也就是说她一直遵循着当时的社会伦理,即女性的社会角色是繁衍后代的机器,还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女性的话语权在这里是被剥夺的,乔在这里也是失声的。
二、苏醒的乔治安娜
在电影的进程中,乔与贝丝夫人的相遇是电影的一个转折点,预示着乔在话语上从缺席到开始苏醒,之前她对公爵的公开偷情视而不见,直到公爵与贝丝夫人的关系在她面前铺开,她再也不能继续扮演一个失声的角色,因此开始第一次以语言的形式向公爵表示不满:“我可以对你与其他人的关系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是贝丝,她是唯一一个我觉得是完全属于我的东西,你也把她夺走了……”这里乔的歇斯底里的发泄是她开始觉醒的标志,也就是说她不愿再做一个沉睡的,对身边事情视而不见的角色,她开始为自己寻找可以说话的权利,表明她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三、社会舞台上的乔治安娜
公爵与贝丝夫人公开出入到乔治安娜与辉格党人格雷的私情曝光后,乔逐渐完全掌握话语权,尤其是在国外隐居回国后,她在当时社会界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她的丈夫,她的一句话可以带来的影响已经举足轻重,这时她的话语权充分回到她的身上。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男性,甚至公爵也不能剥夺她的话语权。不管是社交场合还是公共活动场合,在那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的话语已不是那么惨白无力,而是绝对重要,这时她绝对有主导权。她这时活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公爵夫人的头衔只是她灿烂的公众形象的一面。她本身已经是一个女性话语的体现,她的话语不再带有传统女性的浓厚的感情色彩,语言表达方面富有等同男性的表现力,同时表现出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
结语
女性话语权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在当今倡导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歧视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声音已经逐渐被人们倾听与重视。电影《公爵夫人》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女性通过努力掌握自己话语权,并让自己的女性身份得到社会认可,让自己的女性聲音逐渐被社会倾听的过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这种女性话语权从沉默到发声的社会文化根源,希望对社会语言学这一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Chaika,E.Language:The Social Mirror[M].Rowley:Newburry House Publishers.Inc,1982.56.
[2]Lakoff,R.Talking Power.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Our Lives[M].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1989.139.
[3]R哈德森.社会语言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女性 话语权 社会语言学
引言
性别问题与语言使用的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不同性别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和产生的社会根源。话语权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是语言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女性话语权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处于被动局面,本文将分析电影《公爵夫人》中女性话语权失而复得的过程。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美国语言学家Elaine Chaika(1982)把语言形象地比做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可从中看出映射的人类社会生活。Lak off在《话语权: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政治》(1989))中对造成这些差异的解释为:本身的社会不平等,男性具有绝对权力,而女人在社会中依附于男人,多处于从属地位。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英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女权运动开始兴起,语言文化上的变革首先成为女权运动者关注的焦点,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体现出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将以根据英国作家阿曼达·弗曼的人物传记《乔治安娜:德文郡公爵夫人》改编的电影《公爵夫人》中乔治安娜这个角色形象为模型探讨该电影中女性话语权的得失过程。
一、沉默的乔治安娜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一个中产阶级价值观和宗教观大行其道,保守、压抑、节制、严肃又狭隘的社会。女性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话语权的。女性谈话时往往扮演听话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对方讲话,在电影的一开始,乔治安娜奉母之命嫁给了德文郡公爵,便开始了她的公爵夫人人生。在这个过程中,以及后来她发现公爵与自己的女仆发生私情却没有用言语表达出不满等,她扮演的是一个沉默的角色,选择了顺从,也就是主动放弃自己的话语权。这从新婚之夜公爵问她为什么女人的服饰会这么复杂的时候,她回答:“这是女人表达自己的方式,因为女人不像男人那样可以有很多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们只有用服饰和帽子表达自己。”由此可以看出,这和她本身的家庭背景有关。在小说原型中,她的母亲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慈母形象,一直教导她如何遵守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也就是因为这样她才会在媒人说只有乔生下儿子时才会得到奖赏的苛刻条件时也欣然同意,也就是说她一直遵循着当时的社会伦理,即女性的社会角色是繁衍后代的机器,还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女性的话语权在这里是被剥夺的,乔在这里也是失声的。
二、苏醒的乔治安娜
在电影的进程中,乔与贝丝夫人的相遇是电影的一个转折点,预示着乔在话语上从缺席到开始苏醒,之前她对公爵的公开偷情视而不见,直到公爵与贝丝夫人的关系在她面前铺开,她再也不能继续扮演一个失声的角色,因此开始第一次以语言的形式向公爵表示不满:“我可以对你与其他人的关系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是贝丝,她是唯一一个我觉得是完全属于我的东西,你也把她夺走了……”这里乔的歇斯底里的发泄是她开始觉醒的标志,也就是说她不愿再做一个沉睡的,对身边事情视而不见的角色,她开始为自己寻找可以说话的权利,表明她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三、社会舞台上的乔治安娜
公爵与贝丝夫人公开出入到乔治安娜与辉格党人格雷的私情曝光后,乔逐渐完全掌握话语权,尤其是在国外隐居回国后,她在当时社会界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她的丈夫,她的一句话可以带来的影响已经举足轻重,这时她的话语权充分回到她的身上。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男性,甚至公爵也不能剥夺她的话语权。不管是社交场合还是公共活动场合,在那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的话语已不是那么惨白无力,而是绝对重要,这时她绝对有主导权。她这时活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公爵夫人的头衔只是她灿烂的公众形象的一面。她本身已经是一个女性话语的体现,她的话语不再带有传统女性的浓厚的感情色彩,语言表达方面富有等同男性的表现力,同时表现出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
结语
女性话语权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在当今倡导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歧视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声音已经逐渐被人们倾听与重视。电影《公爵夫人》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女性通过努力掌握自己话语权,并让自己的女性身份得到社会认可,让自己的女性聲音逐渐被社会倾听的过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这种女性话语权从沉默到发声的社会文化根源,希望对社会语言学这一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Chaika,E.Language:The Social Mirror[M].Rowley:Newburry House Publishers.Inc,1982.56.
[2]Lakoff,R.Talking Power.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Our Lives[M].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1989.139.
[3]R哈德森.社会语言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