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政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探索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要渠道,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形式的财税优惠政策,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形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的互动机制。目前一些县虽然建了一批公共文化场馆,但与先进城区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状况,县域内文化设施相对较少。在文化生态上,与一些发达市县、城区相比,还缺乏专业性较强、文化积淀很深的小型博物馆,特色鲜明的科技馆,多功能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因此,辖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需要从管理上找原因,从改革中找出路。建议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建成一批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以综合性、特色性文化设施为载体,以历史文化遗存为支撑,以基层文化设施为节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設施。
首先,要加快现代图书馆建设步伐。图书馆是城市的名片,是积累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是人与知识、读者与馆员、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场所,是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一部分,是开放式、社会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是面向全社会的一个服务系统,更是一个区域突出其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的良好平台。因此,县级图书馆的建设应处处体现县域独有的特色,展现其良好的文化风貌及文化品位,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图书馆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的代表性建筑物,更应该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区县发展规划中的亮点之一。据2006年统计,我国拥有公共图书馆2778家,按13亿人口平均计算,约50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而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是5183家,每1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意大利每2.6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与国际较大的图书馆的标准相比,我国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县区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人口众多的县也只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与行政区县的全面发展极不匹配。
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相关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资金保障机制,为此要充分认识当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意义,确保文化发展的资金足量到位。一是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小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经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设施的经费投入。要根据县区当地的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功能完备的图书馆、电影院以及一批文化站,并确保财政资金的到位。二是通过独资、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企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经营,特别是要推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在远期超过财政拨款。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的有效方式,对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予以扶持,将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纳入业务评估体系,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准的从业人员可以参与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称评定。同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利用企业、民间团体、个人以及志愿者协会等自觉捐助的各种资金或资源,有效解决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在投资方向和资助力度方面,充分利用社会广泛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评估资源,对资助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与决策。三是利用信贷等金融资源,支持金融产品创新,包括质押贷款等方式,以满足文化设施建设中合理的资金需求。
最后,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坚持“保证数量、注重质量、加强培训、适度引进”的人才政策,加紧建立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活力的文艺队伍,提高专业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全县的文艺队伍建设,培养文艺队伍骨干。开办各艺术门类的培训班,提高文艺队伍组织、策划文化活动的能力。要积极培养文化站专职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县区内文化队伍的经费投入,为其提供排练场地、设备等良好的客观条件,以提高队伍成员的积极性。不定期地聘请专业人员为各种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总体水平。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各类文化队伍的积极参与,促进各类文化队伍的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 王彩君
首先,要加快现代图书馆建设步伐。图书馆是城市的名片,是积累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是人与知识、读者与馆员、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场所,是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一部分,是开放式、社会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是面向全社会的一个服务系统,更是一个区域突出其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的良好平台。因此,县级图书馆的建设应处处体现县域独有的特色,展现其良好的文化风貌及文化品位,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图书馆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的代表性建筑物,更应该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成为区县发展规划中的亮点之一。据2006年统计,我国拥有公共图书馆2778家,按13亿人口平均计算,约50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而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是5183家,每1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意大利每2.6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与国际较大的图书馆的标准相比,我国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县区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人口众多的县也只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与行政区县的全面发展极不匹配。
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相关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资金保障机制,为此要充分认识当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意义,确保文化发展的资金足量到位。一是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小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经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设施的经费投入。要根据县区当地的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功能完备的图书馆、电影院以及一批文化站,并确保财政资金的到位。二是通过独资、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企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经营,特别是要推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在远期超过财政拨款。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的有效方式,对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予以扶持,将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纳入业务评估体系,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准的从业人员可以参与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职称评定。同时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利用企业、民间团体、个人以及志愿者协会等自觉捐助的各种资金或资源,有效解决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在投资方向和资助力度方面,充分利用社会广泛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评估资源,对资助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与决策。三是利用信贷等金融资源,支持金融产品创新,包括质押贷款等方式,以满足文化设施建设中合理的资金需求。
最后,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坚持“保证数量、注重质量、加强培训、适度引进”的人才政策,加紧建立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具有活力的文艺队伍,提高专业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全县的文艺队伍建设,培养文艺队伍骨干。开办各艺术门类的培训班,提高文艺队伍组织、策划文化活动的能力。要积极培养文化站专职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加大县区内文化队伍的经费投入,为其提供排练场地、设备等良好的客观条件,以提高队伍成员的积极性。不定期地聘请专业人员为各种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总体水平。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各类文化队伍的积极参与,促进各类文化队伍的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 王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