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引,要在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本文以“社会学基础”课程为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遵循相关性、时效性、生活性、经典性、本土性、多元性等六大原则,采用PBL方法组织教学,展现课堂魅力,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的融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PBL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C-0028-05
“社会学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学生升入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唯一的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该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紧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润物无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素材选取和教学组织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融合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当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身心条件与知识能力现状设计教育活动,调整控制教育行为。本课程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建构主义视域里,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还去改造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说,知识获得的多少并不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主要决定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作为一个有价值、有独特性格和气质的独立个体,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自我选择和主动吸收。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传播的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积极观察、思考和实践,才能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以至成为个人行动的指南。
二、在教学素材选取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素材,就是教学所选用的材料,它是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同样的素材通过不同形式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展现,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教学内容的传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是徒劳无功的,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素材,有效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
(一)教学素材要有相关性
社会学基础涉及内容较多,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每一个篇章都有不同的社会学知识。教学素材的选取也要对应不同章节内容。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教学素材选择是首要原则。只有与章节内容、教学目标与任务相匹配的素材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缺乏代表性与相关性的素材,就是没有深度的素材,会让课堂教学与互动流于形式。从表面看,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也会有一问一答,但难以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在教学中获得相关的思维拓展和理性思考等能力。比如,在讲授“文化”这一章时,涉及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笔者就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通過这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严密的科学逻辑,让学生丝毫感受不到刻意做作、生搬硬套,而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有效地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二)教学素材要有时效性
通过对最近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热点的讨论,让不同主体之间交流与互动,共同探讨实时案例与相关知识点的链接,以此来理解社会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思维能力,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其实,生活在急剧变迁的现代中国,永远不缺好的实时素材。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和时政要闻,就会发现好的教学素材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在讲授“社会变迁”这一章时,让学生搜集改革开放40年来巨变的图片,特别是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制度、基本面貌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利于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运用实时热点案例,避免一味地套用书本的案例,因为教材上的案例往往时效性比较差。倾听时代的声音,紧跟时代的脚步,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通过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与时俱进,让课堂教学与新时代中国巨变的大课堂密切联系,有效地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三)教学素材要有生活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其次,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再次,教育要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社会学基础”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取要贴近生活。教学素材既可以选择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可以选择精神生活中的文化与艺术,还可以选择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人物与事件。例如,在讲授“社会互动”章节中的“拟剧论”的时候,以求职中的面试为例,来解释为什么需要通过印象管理让别人对自己留下良好的印象,并进一步讲授如何进行印象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社会互动的哪些符号,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如何恰当运用。选择这样的切入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够对学生的求职提供指导,解决其现实问题。这样就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教学素材有了生活性,教学就贴近了实际、贴近了对象、贴近了具体,使教学有了亲和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PBL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C-0028-05
“社会学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学生升入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唯一的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该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紧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润物无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素材选取和教学组织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融合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当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身心条件与知识能力现状设计教育活动,调整控制教育行为。本课程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建构主义视域里,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还去改造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说,知识获得的多少并不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主要决定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作为一个有价值、有独特性格和气质的独立个体,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自我选择和主动吸收。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传播的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积极观察、思考和实践,才能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以至成为个人行动的指南。
二、在教学素材选取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素材,就是教学所选用的材料,它是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同样的素材通过不同形式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展现,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教学内容的传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是徒劳无功的,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素材,有效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
(一)教学素材要有相关性
社会学基础涉及内容较多,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每一个篇章都有不同的社会学知识。教学素材的选取也要对应不同章节内容。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教学素材选择是首要原则。只有与章节内容、教学目标与任务相匹配的素材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缺乏代表性与相关性的素材,就是没有深度的素材,会让课堂教学与互动流于形式。从表面看,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也会有一问一答,但难以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在教学中获得相关的思维拓展和理性思考等能力。比如,在讲授“文化”这一章时,涉及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笔者就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通過这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严密的科学逻辑,让学生丝毫感受不到刻意做作、生搬硬套,而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有效地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二)教学素材要有时效性
通过对最近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热点的讨论,让不同主体之间交流与互动,共同探讨实时案例与相关知识点的链接,以此来理解社会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思维能力,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其实,生活在急剧变迁的现代中国,永远不缺好的实时素材。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和时政要闻,就会发现好的教学素材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在讲授“社会变迁”这一章时,让学生搜集改革开放40年来巨变的图片,特别是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制度、基本面貌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利于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运用实时热点案例,避免一味地套用书本的案例,因为教材上的案例往往时效性比较差。倾听时代的声音,紧跟时代的脚步,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通过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与时俱进,让课堂教学与新时代中国巨变的大课堂密切联系,有效地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三)教学素材要有生活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其次,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再次,教育要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社会学基础”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素材的选取要贴近生活。教学素材既可以选择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可以选择精神生活中的文化与艺术,还可以选择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人物与事件。例如,在讲授“社会互动”章节中的“拟剧论”的时候,以求职中的面试为例,来解释为什么需要通过印象管理让别人对自己留下良好的印象,并进一步讲授如何进行印象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社会互动的哪些符号,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如何恰当运用。选择这样的切入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够对学生的求职提供指导,解决其现实问题。这样就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教学素材有了生活性,教学就贴近了实际、贴近了对象、贴近了具体,使教学有了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