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家常常会选择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例如当代艺术家杨少斌,他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用不同特点的作品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怀。本文就尝试分析杨少斌煤矿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意义。
[关键词]当代艺术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86-02
现阶段,当代绘画创作正面I临着艺术家、作品、社会和大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这样一种情况。批评家鲁虹曾针对这一点进行过研究,在文章《重建艺术与社会的联系》中,鲁虹曾认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当代艺术家普遍具有所谓的“精英主义的意识”,这种想法虽然有点偏激,但文章中表达出了让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当代艺术,使当代艺术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社会性目标,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但是,仅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实现这个目标。艺术家常常会选择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例如当代艺术家杨少斌,他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用不同特点的作品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怀。本文就尝试分析杨少斌煤矿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意义。
一、“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观念的表达
(一)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起初是一种文学思潮。经理论家们总结后得出一个理论标准,即: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强调叙事的典型性以及历史性,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又该怎样理解“现实主义”呢?对于艺术家来说,对生活的感悟,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出来,可以是对客观存在的再现也可以把它理想化;可以赞美,也可以批判,但这一切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然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当代有当代的现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艺术是“现实主义”的。这样就要求当代的艺术家再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传统的“技术”,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新方法、新观念,充分体现时代性,这样才能够表现出新的世界。
(二)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与纯粹的形式探索相比,题材的选择更有重要意义。
从杨少斌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不忽视艺术的当代性与观念性的情况下,形式要为内容服务。2002年6月,卢杰以美国纽约长征艺术基金会主席、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的身份,带领国内外艺术家开展了“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艺术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还不断举办艺术展览,多达数百场。杨少斌于2004年底加入了这项活动,卢杰曾与杨少斌进行过关于绘画和现实主义关系问题的探讨。随后杨少斌的作品便逐渐发生转变。杨少斌是在矿区长大的,因此他对矿区有种特殊的感情,这也激发了他对煤矿生活进行创作的渴望。2006年,以煤矿为题材的“纵深800米”系列展现在人们面前,作品定位是“现实主义”。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杨少斌多次深入矿区及井下,深入了解煤矿工人的工作,虽然在矿区生活过,但井下的真实场面让他受到了很强烈的震撼,这促使他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进行艺术表达,取代了以往的意象创作模式,直接从眼前看到的景象中选取创作素材,实现新转变。
二、煤矿系列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纵深800米”-——直刺心灵的震撼
“纵深800米一地上、地下”系列作品是由绘画、装置、录像组成。其中20幅矿区生活画作,以写实、象征、以及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矿区的真实生活:破败的房屋、坑洼的道路、阴森的矿井等,在描绘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加入观念因素,表现出阴森、怪诞的现实情形。其作品l号和作品3号(图1、2),形成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现代化机械采煤,另一边是手工作坊式的个体挖掘,他要表达的并不是现代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对比,而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客观事实——在某个矿区存在着原始个体挖掘与现代机械化采煤并存的情况,不禁让人无奈,这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现实状态。在展览中与绘画作品呼应最为强烈的是影像作品,这些影像里呈现出来的画面,包括大量的小矿区的生活及工作场景——破败的卧室与厨房;粗糙的饭菜、矿工及其家人憨厚而麻木的笑脸;矿工子弟迷茫的眼神;光着膀子打麻将的工人;矿井里狭窄幽闭的空间;黝黑的煤炭像黑色的血液在传输带上流淌……对那些生活于此的人们来说,这一切仿佛都很正常,对于眼前的处境,似乎没有丝毫的不满,可能是残酷的现实磨灭了他们曾经的理想,也可能是他们心中仍然抱有希望,渴望有一天能够离开这种生活。所以,他们选择继续麻木地工作或者坚强地忍受,为了自己和后代,即使面对不断的事故和矿难,仍然没有选择放弃。“如果说‘纵深800米’真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这一次我是真诚质朴地、艺术地去展现真实——而非调侃——纵深800米只会令你震动和感动,不允许你‘玩世’。”这是画家发自肺腑的感言。
[参考文献]
[1]杨少斌:纵深800米的真实生存不容许你“玩世”,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当代艺术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86-02
现阶段,当代绘画创作正面I临着艺术家、作品、社会和大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这样一种情况。批评家鲁虹曾针对这一点进行过研究,在文章《重建艺术与社会的联系》中,鲁虹曾认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当代艺术家普遍具有所谓的“精英主义的意识”,这种想法虽然有点偏激,但文章中表达出了让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当代艺术,使当代艺术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社会性目标,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但是,仅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实现这个目标。艺术家常常会选择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例如当代艺术家杨少斌,他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用不同特点的作品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怀。本文就尝试分析杨少斌煤矿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意义。
一、“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观念的表达
(一)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起初是一种文学思潮。经理论家们总结后得出一个理论标准,即: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强调叙事的典型性以及历史性,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又该怎样理解“现实主义”呢?对于艺术家来说,对生活的感悟,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出来,可以是对客观存在的再现也可以把它理想化;可以赞美,也可以批判,但这一切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然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当代有当代的现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艺术是“现实主义”的。这样就要求当代的艺术家再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传统的“技术”,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新方法、新观念,充分体现时代性,这样才能够表现出新的世界。
(二)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与纯粹的形式探索相比,题材的选择更有重要意义。
从杨少斌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不忽视艺术的当代性与观念性的情况下,形式要为内容服务。2002年6月,卢杰以美国纽约长征艺术基金会主席、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的身份,带领国内外艺术家开展了“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艺术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还不断举办艺术展览,多达数百场。杨少斌于2004年底加入了这项活动,卢杰曾与杨少斌进行过关于绘画和现实主义关系问题的探讨。随后杨少斌的作品便逐渐发生转变。杨少斌是在矿区长大的,因此他对矿区有种特殊的感情,这也激发了他对煤矿生活进行创作的渴望。2006年,以煤矿为题材的“纵深800米”系列展现在人们面前,作品定位是“现实主义”。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杨少斌多次深入矿区及井下,深入了解煤矿工人的工作,虽然在矿区生活过,但井下的真实场面让他受到了很强烈的震撼,这促使他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进行艺术表达,取代了以往的意象创作模式,直接从眼前看到的景象中选取创作素材,实现新转变。
二、煤矿系列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纵深800米”-——直刺心灵的震撼
“纵深800米一地上、地下”系列作品是由绘画、装置、录像组成。其中20幅矿区生活画作,以写实、象征、以及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矿区的真实生活:破败的房屋、坑洼的道路、阴森的矿井等,在描绘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加入观念因素,表现出阴森、怪诞的现实情形。其作品l号和作品3号(图1、2),形成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现代化机械采煤,另一边是手工作坊式的个体挖掘,他要表达的并不是现代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对比,而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客观事实——在某个矿区存在着原始个体挖掘与现代机械化采煤并存的情况,不禁让人无奈,这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现实状态。在展览中与绘画作品呼应最为强烈的是影像作品,这些影像里呈现出来的画面,包括大量的小矿区的生活及工作场景——破败的卧室与厨房;粗糙的饭菜、矿工及其家人憨厚而麻木的笑脸;矿工子弟迷茫的眼神;光着膀子打麻将的工人;矿井里狭窄幽闭的空间;黝黑的煤炭像黑色的血液在传输带上流淌……对那些生活于此的人们来说,这一切仿佛都很正常,对于眼前的处境,似乎没有丝毫的不满,可能是残酷的现实磨灭了他们曾经的理想,也可能是他们心中仍然抱有希望,渴望有一天能够离开这种生活。所以,他们选择继续麻木地工作或者坚强地忍受,为了自己和后代,即使面对不断的事故和矿难,仍然没有选择放弃。“如果说‘纵深800米’真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这一次我是真诚质朴地、艺术地去展现真实——而非调侃——纵深800米只会令你震动和感动,不允许你‘玩世’。”这是画家发自肺腑的感言。
[参考文献]
[1]杨少斌:纵深800米的真实生存不容许你“玩世”,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