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入手,强调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解决高职学生厌学、丧失信心、习得无助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等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有助于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有益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
[关健词]习得无助感素质教育行动导向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实中,受客观因素限制,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现实状况与客观需要差距巨大,这为高职院校如何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构成极大挑战,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就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入手,强调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有益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与相对精英教育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总的状况为:素质差异大,个性突出,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不够刻苦;价值追求多元化,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力差,心态偏颇,情绪波动大,心理不稳定。
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一般,生源水平处于中下状态,除个别在智商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外,大多数是初中高中阶段长期学习习惯不佳和学习基础不好所致,在校表现为学习成绩不佳,出现不少红灯;上课无心听讲,课后不看书学习,作业抄袭交差,考试作弊者有之;严重的甚至经常逃课,整天无所事事,吹牛上网玩游戏。
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思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只是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欠佳,经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斥责,时间长了,在学习时便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才放弃努力,自甘落后。
人或者动物在接连不断受到挫折后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无助感”。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主要表现为:
1.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积极学习、努力进步的要求降低,对待学习消极被动,失去兴趣,把它看成是对教师家长的应付。
2.认知存在障碍。在屡次失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如别人,因此本该学会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困难,难以掌握。
3.情绪出现失调。在最初失败时,感到烦恼、无助,随着接踵而来的挫折和责骂之后,逐渐悲观、颓丧、甚至冷淡或陷入抑郁状态。一部分学生可能逐渐放弃学习,寻找其它方面寄托,或者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或者出入于游戏厅、网吧,更有甚者,过早地陷入早恋,不能自拔。所以,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只看到他们基础差,又不肯努力,就对他们大加指责或是漠然置之,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克服“习得无助感”,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与焦虑程度,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因此,重要的是采用适当的办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二、行动导向教学与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高职学生厌学、丧失信心、习得无助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行为举止等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让高职学生有信心、有兴趣、有目的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综合素质;让高职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系统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充分注重人的本质和潜能,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精神主旨是鼓励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点的发展。
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面对世界性高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必须高度关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的教育创新,推动教育事业逐步走上创新发展的轨道,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相当程度地制约着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直接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发展的短板瓶颈。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客观要求培养符合经济建设需要的成千上万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应成为淘汰教育、精英教育,理应是成功教育、成才教育、普及教育,要让所有入校学习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此,加强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作为当今世界较为成熟和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有利于综合解决高职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一系列问题、难题。
2.行动导向教学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又有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职业活动引导等说法,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教学环节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简而言之,即为了行动而教学,在行动中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汲取融合现代心理学思想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思潮。
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观:从教学要求出发,从教学视角认识,以知识为核心,课程以理论为纽带,实践附属于理论,实现途径的客体性。
现代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从育人要求出发,从育人视角认识,能力为本理论为辅,课程以工作流程或工艺流程为导向,实现途径的主体性。
行动导向教学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传授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说、学会做,进而达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尊重学生的价值和情感需求,张扬个性,提升精神,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行动导向教学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行动的学习。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基础=用心+用手+用脑,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行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主要特点为:
(1)行动导向教学是自我建构、完整行动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建构、重构和解构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者个人决定了教学过程,主动组织这一过程并进行反思。
(2)行动导向教学是学会学习、积极行动的过程。高职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而更多的是一个行动着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只控制教学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活动主题,不控制答案。
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要点
不容置疑,行动导向业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研,教学研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教学研做有机统一、融为一体,无疑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事半功倍之效,具体实施应把握好下列要点:
1.树立积极的高职教育新理念。
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促进人们更深刻地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高职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教育,不是“补差”式教育或者“二流”的教育,不是学习“失败者”的教育,也不应该是消极防御、被动应付的“救火式”教育。高职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削足适履”、整齐划一,而应该鼓励高职学生扬长避短、个性化多元发展。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积极的高职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发展要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格本位。以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把握高职教育目标,大力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积极实施主体发展性教学过程,建构积极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
实施积极取向的教育,首先需要教育者抱有积极的人性观,对受教育者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毅力,特别是当受教育者身上存在严重的不良品行时,仍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这是积极教育的首要条件。正如有些教师所认为的,“心里有‘差生’,眼里就有‘差生’,心里处处是‘差生’,调皮的聪明孩子也会沦落为‘差生’;心里无‘差生’,眼里就没有‘差生’的存在。所以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是转化为师者的教育观念”。
2.确立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科学理念,使得高职教育在一种全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与高职学生的认知世界结合越紧密,则他们越能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评价纳入学习过程。高职教育教学应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优化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思路,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按职业行动规律进行递进分类,针对每一类别来设计教学项目,每个项目教与学的全过程采用行动导向准则设计教学环境和情境,让高职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在自主行动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把握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新观念
高职院校教师要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当代高职学生,把握90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引导高职学生强化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和进取心,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让90后高职学生心理世界充满和煦的阳光。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当代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才抱有信心,积极关注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引导高职学生真正“学会做事Learntodo,学会学习learntolearn,学会相处learntolive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tobe”,获得积极的人生发展观和职业价值观。
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不是强求心理的同步发展,不是追求心理机能的均衡发展,不是机械的缓慢发展。建构新的心理教育价值观念: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心理发展;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心理提高;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的心理规格。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揭示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高职学生做最好的自已。
[参考文献]
[1]严新才.培养精英,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东缨.教育大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关健词]习得无助感素质教育行动导向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高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实中,受客观因素限制,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现实状况与客观需要差距巨大,这为高职院校如何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构成极大挑战,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就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入手,强调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有益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与相对精英教育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总的状况为:素质差异大,个性突出,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不够刻苦;价值追求多元化,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力差,心态偏颇,情绪波动大,心理不稳定。
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一般,生源水平处于中下状态,除个别在智商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外,大多数是初中高中阶段长期学习习惯不佳和学习基础不好所致,在校表现为学习成绩不佳,出现不少红灯;上课无心听讲,课后不看书学习,作业抄袭交差,考试作弊者有之;严重的甚至经常逃课,整天无所事事,吹牛上网玩游戏。
高职院校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思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只是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欠佳,经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斥责,时间长了,在学习时便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才放弃努力,自甘落后。
人或者动物在接连不断受到挫折后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无助感”。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主要表现为:
1.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积极学习、努力进步的要求降低,对待学习消极被动,失去兴趣,把它看成是对教师家长的应付。
2.认知存在障碍。在屡次失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如别人,因此本该学会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困难,难以掌握。
3.情绪出现失调。在最初失败时,感到烦恼、无助,随着接踵而来的挫折和责骂之后,逐渐悲观、颓丧、甚至冷淡或陷入抑郁状态。一部分学生可能逐渐放弃学习,寻找其它方面寄托,或者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或者出入于游戏厅、网吧,更有甚者,过早地陷入早恋,不能自拔。所以,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只看到他们基础差,又不肯努力,就对他们大加指责或是漠然置之,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克服“习得无助感”,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与焦虑程度,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因此,重要的是采用适当的办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二、行动导向教学与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高职学生厌学、丧失信心、习得无助感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行为举止等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让高职学生有信心、有兴趣、有目的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综合素质;让高职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系统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充分注重人的本质和潜能,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其精神主旨是鼓励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观点的发展。
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面对世界性高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必须高度关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的教育创新,推动教育事业逐步走上创新发展的轨道,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相当程度地制约着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直接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发展的短板瓶颈。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客观要求培养符合经济建设需要的成千上万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应成为淘汰教育、精英教育,理应是成功教育、成才教育、普及教育,要让所有入校学习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此,加强素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作为当今世界较为成熟和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有利于综合解决高职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一系列问题、难题。
2.行动导向教学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又有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职业活动引导等说法,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教学环节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简而言之,即为了行动而教学,在行动中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汲取融合现代心理学思想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思潮。
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观:从教学要求出发,从教学视角认识,以知识为核心,课程以理论为纽带,实践附属于理论,实现途径的客体性。
现代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从育人要求出发,从育人视角认识,能力为本理论为辅,课程以工作流程或工艺流程为导向,实现途径的主体性。
行动导向教学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传授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说、学会做,进而达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尊重学生的价值和情感需求,张扬个性,提升精神,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行动导向教学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行动的学习。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基础=用心+用手+用脑,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行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主要特点为:
(1)行动导向教学是自我建构、完整行动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建构、重构和解构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者个人决定了教学过程,主动组织这一过程并进行反思。
(2)行动导向教学是学会学习、积极行动的过程。高职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而更多的是一个行动着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只控制教学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活动主题,不控制答案。
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要点
不容置疑,行动导向业已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研,教学研做中求进步。以做为中心,教学研做有机统一、融为一体,无疑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事半功倍之效,具体实施应把握好下列要点:
1.树立积极的高职教育新理念。
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促进人们更深刻地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高职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教育,不是“补差”式教育或者“二流”的教育,不是学习“失败者”的教育,也不应该是消极防御、被动应付的“救火式”教育。高职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削足适履”、整齐划一,而应该鼓励高职学生扬长避短、个性化多元发展。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积极的高职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发展要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格本位。以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把握高职教育目标,大力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积极实施主体发展性教学过程,建构积极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
实施积极取向的教育,首先需要教育者抱有积极的人性观,对受教育者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毅力,特别是当受教育者身上存在严重的不良品行时,仍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这是积极教育的首要条件。正如有些教师所认为的,“心里有‘差生’,眼里就有‘差生’,心里处处是‘差生’,调皮的聪明孩子也会沦落为‘差生’;心里无‘差生’,眼里就没有‘差生’的存在。所以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是转化为师者的教育观念”。
2.确立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科学理念,使得高职教育在一种全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与高职学生的认知世界结合越紧密,则他们越能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评价纳入学习过程。高职教育教学应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优化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思路,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按职业行动规律进行递进分类,针对每一类别来设计教学项目,每个项目教与学的全过程采用行动导向准则设计教学环境和情境,让高职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在自主行动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把握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新观念
高职院校教师要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当代高职学生,把握90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引导高职学生强化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和进取心,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让90后高职学生心理世界充满和煦的阳光。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当代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才抱有信心,积极关注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引导高职学生真正“学会做事Learntodo,学会学习learntolearn,学会相处learntolive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tobe”,获得积极的人生发展观和职业价值观。
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不是强求心理的同步发展,不是追求心理机能的均衡发展,不是机械的缓慢发展。建构新的心理教育价值观念: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心理发展;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心理提高;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的心理规格。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揭示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高职学生做最好的自已。
[参考文献]
[1]严新才.培养精英,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东缨.教育大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