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课堂新颖的引入,实践交流,多元化的鼓励性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主动性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8-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足以说明学生主动地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便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越来越体会到教育不能不重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创设愉悦、和谐、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引入新课求新颖,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不是来源于数学本身,而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被动的学习观念早就使学生忽视了自身的感受,已经不仅阻碍了他们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也扼杀了数学的魅力,也就是数学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学到了数学的解题方法,却抛弃了数学的内在灵魂。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时代的召唤,是文化价值的回归。于是我在课堂引入时设计了如下的数学小故事,启迪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在讲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之前我给同学讲了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两百多年以前,一位9岁小孩的数学天才使他的老师大吃一惊。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1+2+3+4+5+…+98+99+100。
把100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
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100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和100,2和99,3和98,…,共计配成50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1,因而原式=101×50=5050。
高斯是数学史上一颗光芒永恒的天王巨星。学生通过听高斯的小故事不仅对倒序相加的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通过这个故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建构数学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间在年龄、经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的共性。挖掘和利用这些共性能在同学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和激励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之间尝试相互解答疑惑,因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使讲题者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讲的内容,而且由于学生的认知上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可以抓住主要障碍点,是说者和听者都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这个共同体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参与、表现、感受既能激活自己,又能感染别人
三、通过实践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比如讲《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时候我让学生两人合作,共同探究椭圆的形成过程。我自己在黑板上用一个衣服挂为道具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好。
四、评价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果简单的说对或者错,或者经常用某几句评价性语言,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远远不如使用多元的鼓励性评价更有效。倘若适时给予夸奖式于评价之中,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有一次一个学生回答了一道基础题。听了他的答案后,同学们都笑了,我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答案,只是用很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点拨他,此时他也觉察到了答案中的错误,紧接着我还表扬了他积极勇敢发言。之后,同学们的讨论更加激烈,解法越来越多,新课的引入非常顺利。后来,这位学生上课发言依然很积极,而且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可见,鼓励性为主的多元化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对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提高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归纳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几点体会。我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教育理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主动性。
【关键词】主动性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8-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足以说明学生主动地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便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越来越体会到教育不能不重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创设愉悦、和谐、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引入新课求新颖,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不是来源于数学本身,而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被动的学习观念早就使学生忽视了自身的感受,已经不仅阻碍了他们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也扼杀了数学的魅力,也就是数学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学到了数学的解题方法,却抛弃了数学的内在灵魂。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时代的召唤,是文化价值的回归。于是我在课堂引入时设计了如下的数学小故事,启迪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在讲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之前我给同学讲了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两百多年以前,一位9岁小孩的数学天才使他的老师大吃一惊。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1+2+3+4+5+…+98+99+100。
把100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
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100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和100,2和99,3和98,…,共计配成50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1,因而原式=101×50=5050。
高斯是数学史上一颗光芒永恒的天王巨星。学生通过听高斯的小故事不仅对倒序相加的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通过这个故事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建构数学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间在年龄、经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的共性。挖掘和利用这些共性能在同学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和激励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之间尝试相互解答疑惑,因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使讲题者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讲的内容,而且由于学生的认知上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可以抓住主要障碍点,是说者和听者都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这个共同体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参与、表现、感受既能激活自己,又能感染别人
三、通过实践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因此,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比如讲《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时候我让学生两人合作,共同探究椭圆的形成过程。我自己在黑板上用一个衣服挂为道具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很好。
四、评价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果简单的说对或者错,或者经常用某几句评价性语言,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远远不如使用多元的鼓励性评价更有效。倘若适时给予夸奖式于评价之中,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激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有一次一个学生回答了一道基础题。听了他的答案后,同学们都笑了,我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答案,只是用很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点拨他,此时他也觉察到了答案中的错误,紧接着我还表扬了他积极勇敢发言。之后,同学们的讨论更加激烈,解法越来越多,新课的引入非常顺利。后来,这位学生上课发言依然很积极,而且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可见,鼓励性为主的多元化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对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提高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归纳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几点体会。我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教育理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