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功能回路举例(1)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Paul Broca)治疗了一位行为十分怪异的病人。她能理解语言,她的嘴和舌头都并没有妨碍她讲话,但是她既不能讲话,也不能用文字表达她的思想,她只能习惯地发出“Tan”的声音,“Tan”就被用作她名字了。这个病人逝世以后,布罗卡解剖了她的脑,发现在她的左脑前额叶的下部有一个区域缺失。之后,他研究了有类似病状的8个病人,发现了相同的脑部位缺失。因而,当时他说了一句有名的话“我们在用左脑说话”。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脑解剖组织与行为的相关性,这个脑的区域就此以布罗卡的名字命名,称为布罗卡区,被人们认为是“语言中心”。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Windows XP系统的几个特殊文件和文件夹及其作用。  关键词:Windows XP 特殊文件  中图分类号:TP31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6-0042-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教师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逻辑性以及活跃性,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摘 要 结合C 探讨了利用模板技术和STL进行泛型编程,可以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编程方式,使程序代码更具有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关键词 泛型编程  模板 STL  中图分类号 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2-0047-02
摘要:应用ASP.NET和ADO.NET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毕业设计选题系统。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题系统 ASP.NET 三层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6-0033-02 本
摘 要 介绍隐藏Excel工作表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Excel 工作表 几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 TP31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1-0058-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不论是塑料大棚还是塑料薄膜温室,张紧塑料薄膜都是保证温室大棚采光性能、提高结构抗风能力、延长薄膜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张紧塑料薄膜的方法是采用压膜线,将塑料薄膜强压在温室大棚的屋面拱架上(如图1),或增加纵向或横向卡膜槽,通过弹簧卡丝或卡具将塑料薄膜张紧(如图2)。  上述两种方法共同的特点是都能将塑料薄膜紧压在屋面拱架表面,达到张紧塑料薄膜的目的,但薄膜紧贴温室大棚的屋面拱杆,夏季由于金属构
?背景与设计思路  除了计算机及有关软件外,决定化学(或生物)气/液相数字化实验的因素有二:一是传感器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二是能将理化信息源与相应传感器配套放置的容器。本文就研制“通用型多功能化学、生物气/液相数字化实验采集罐”的构想与创意作一些探讨。  我的设计构想是:  若要将化学、生物实验项目数字化,将传统的定性实验跃升到精准定量的现代化实验平台,必须设计与数字化实验系统完美接轨的实验操作与数
卢湾高级中学是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办学实践在上海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学习、体验、展示的平台,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3类课程的科学设计,实现科学教育全覆盖;将STEM 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社团活动整合,为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平台,培育了一批科技精英学生。学校每位同学都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参加者,本案例将研究型课程与社团活动相
一、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是关于新中国美术创作研究的学术著作,它从新中国的萌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2008年。由于收录了大量关于历史和现实的绘画作品,因此它同样也是一本丰富的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图片史。  主题性创作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条主线,这一时期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主题绘画作品,存世数量众多。  《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第一次将其进行全
摘要:介绍了PCI6229的主要性能,模拟输入信号和数字输入信号的同步采集,以中断方式完成信号采集工作。  关键词:雷达测试 虚拟仪器 中断 PCI6229  中图分类号:IP27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6-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