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学生去台湾念大学,即将成为现实。4月7日,“台湾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陆生联招会”)公布招生简章以后,引发不少大陆家长与学子的关注。
这是一个颇有纪念价值的两岸教育开放坐标。从今年开始,台湾的高校将面向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与广东等6省市招生——这也是台湾的高校第一次招收正式修习学位的大陆学生,此前大陆学生赴台在高校研习均属于短期访问或交流,他们只能修学分,而无法取得该台湾高校的学位。
近期,“陆生联招会”总干事、南台科技大学教务长张鸿德先生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他对于开放陆生赴台念大学是“持正面的看法”,“因为我们觉得两岸学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台湾的高校对于开放陆生是鼓励的,各个学校都非常认真看待这次的招生工作,所以很多学校也通过他们在大陆的姐妹校、各种管道去跟陆生宣传,希望陆生来台就读。”
低调招生
连日来,设置在北京的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咨询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陆生联招会”公布的情况是,今年一共有134所台湾院校计划招收2141名大陆学生,其中有,27所院校共81个系所招收82名博士生;有80所院校共465个系所招收571名硕士生;有87所院校共660个系组招收1488名本科生。
几乎同一时期,12所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计划也陆续启动。相比以往港校每年内地招生1000多人的规模,首次在大陆招生的台湾高校此番投放的招生计划低调进行,但规模实际上却接近港校内地招生人数的两倍。
此次参与招收大陆学生的台湾高校中,公立学校有48所,私立学校则有86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陆的本科学生只能就读于台湾私立院校,因为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只能招收硕博研究生,而台湾的私立大学与离岛的金门大学、澎湖科大才可招大学部本科生。比如,为大陆民众所熟知的岛内公立大学有台湾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前者以傅斯年校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风著称,后者有梅贻琦与沈君山等人的佳话流传,但目前大陆的高中毕业生还无法到包含前述两所知名高校在内的台湾公立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而在此前,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的交换生计划已在实践,但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大陆学生赴台只是短期交流,与学位不挂钩。在2009年年底,台湾教育部门终于将陆生在台居留期限从原本的6个月延长至一年,不过依照相关规定,对于要在台呆上半年以上的两岸交换学生,他们所属的学校必须与对岸学校签有“姐妹校约”及“交换学生约”,而此前台湾147所一般大学中,已有115所学校与大陆的302所高校签有“姐妹校约”。以台湾大学为例,台湾大学与大陆的20多所高校有交换生计划,但对每所高校每年只有2个到5个名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陆学生还未能成为台湾高校的正式学生。
张鸿德解释,台湾院校此次招收陆生一律采用网络报名,研究所招生4月中旬开始,大学部则为5月中旬,每名大陆学生都可申请5个志愿,硕博士班一所学校只能申请一个志愿,但是大学部可以一校多志愿。
鉴于今年台湾方面对大陆学生的高考成绩没有任何门槛,外界一个忧虑是,会不会出现类似几十分的高考成绩就可去台湾念大学的情形?张鸿德表示,他个人并不担心这一问题,因为申请大学部的学生要提供他们在大陆的高考成绩,一律由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提供成绩,并注明是“一批线”(相当于可考上985或211重点大学)或“二批线”(相当于省属大学),“因为我们过去在台湾的招生制度里面,只要是属于申请制的类型,就会给各校自己决定要录取怎样的学生,我们会在各校的说明会跟各校特别说明外界比较关心的事情,例如,会不会录取分数非常低的学生?如果大陆学生要来台湾读本科,就是要提供他的高考成绩,因为这6个省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各校会依据他在那个地区的高考成绩,大概是他在那个区域排哪个位置,这个部分就留给各个学校去审查。但我想,各校一定会重视这件事情,也会很认真地去考量这个事情。”
招得满吗?
港校内地招生迄今13年,大陆公众并不陌生的是每年港校轰轰烈烈组团内地招生宣传活动以及每年状元花落谁家的谈资,相较而言,台湾高校的此次招生并未在大陆做铺天盖地的宣传。
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清基此前也强调,根据规划,台湾每年计划招收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在台湾大专院校招生总量的1%,约2000名;台湾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而大陆方面则已承认了台湾全部164所大学的学历。
“我不是很清楚香港的大学跟北大、清华这些学校抢学生的事情,不过因为我们今年的整个招生在公立大学部分因为只招收大陆‘985工程’所定的41所学校,所以招生对象是很明确的。另外在大学部的部分,因为这个事我们也没有特别去大陆那边做宣传,主要还是通过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用行政系统去宣达这件事情。”张鸿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对于招生宣传事宜,“陆生联招会”主委戴谦也表示,“由于台湾不准许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抵台宣传,基于对等,大陆也不同意陆联会去宣传,个别学校则不在此限。”但是,戴谦也指出,大陆方面答应透过主渠道进行广宣,也就是陆联会及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的网站可以做链接。
而此前,台湾教育部门官员就坦承,今年陆生招生情况不太乐观,“一定招不满”,但“至少会有三位数”。
“台湾正式公布了大陆学生赴台湾攻读学位的招生办法,这是两岸教育方面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台湾还是设定了不少限制尤其是公立大学只招博士生和硕士生,却不招本科生,你要到台湾读本科只能报考私立大学和金门、澎湖的一些大学,这个做法很可能使台湾的大学招收不到大陆的优质学生,因为大陆学生还是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和香港相比,台湾这样的做法更可能是自缚手脚。”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如此作评。
“高档教育”?
一个说法是,即便开放大陆学生就读本科,对于这些大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要求也会很高,因为毕竟赴台念书打的是“高档教育”的旗号。并且,相比港校内地“掐尖”不差钱,而台湾的相关法案则规定,“不会为陆生编制奖学金、助学金”。
对于广东考生陈思来说,去台湾念大学并非她的首选,尽管她成绩优异,因为粗略算来,在台湾念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每年大约花费四五万元人民币,这对于其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负担太重了”。
而港校今年学费上涨不少,如香港理工大学费从原来的8万元港币涨至10万元港币,香港教育学院也从去年的7.5万元港币涨到8万元港币。上海的一位考生家长则表示,这样算下来,台湾高校的学费不及港校的一半,如果这所大学的教学质量优秀,她会考虑将成绩还不错的孩子送去台湾念大学。
根据目前台湾大学学杂费的标准,公立大学一般一学期在2.5万元新台币到3万元新台币左右,私立大学一般在5万元新台币到5.5万元新台币左右。由于大陆学生赴台必须按照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缴纳学杂费用,预计学杂费每年应该在10万元新台币到11万元新台币左右,按照目前的比价,约合2.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大陆学生在台就读期间不能去打工。
张鸿德给《新民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台湾私立高校一年平均学杂費约为10万元新台币,相当于2万多元人民币;如果学生通常在学校用餐(不包括学生的娱乐费用),一个月大概平均伙食费为五六千元新台币,这样算下来,平均一年生活费为大概七八万元新台币,相当于1万多元人民币;住宿费大概平均每学期1万多元新台币,一年住宿费相当于5000多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颇有纪念价值的两岸教育开放坐标。从今年开始,台湾的高校将面向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与广东等6省市招生——这也是台湾的高校第一次招收正式修习学位的大陆学生,此前大陆学生赴台在高校研习均属于短期访问或交流,他们只能修学分,而无法取得该台湾高校的学位。
近期,“陆生联招会”总干事、南台科技大学教务长张鸿德先生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他对于开放陆生赴台念大学是“持正面的看法”,“因为我们觉得两岸学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台湾的高校对于开放陆生是鼓励的,各个学校都非常认真看待这次的招生工作,所以很多学校也通过他们在大陆的姐妹校、各种管道去跟陆生宣传,希望陆生来台就读。”
低调招生
连日来,设置在北京的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咨询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陆生联招会”公布的情况是,今年一共有134所台湾院校计划招收2141名大陆学生,其中有,27所院校共81个系所招收82名博士生;有80所院校共465个系所招收571名硕士生;有87所院校共660个系组招收1488名本科生。
几乎同一时期,12所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计划也陆续启动。相比以往港校每年内地招生1000多人的规模,首次在大陆招生的台湾高校此番投放的招生计划低调进行,但规模实际上却接近港校内地招生人数的两倍。
此次参与招收大陆学生的台湾高校中,公立学校有48所,私立学校则有86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陆的本科学生只能就读于台湾私立院校,因为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只能招收硕博研究生,而台湾的私立大学与离岛的金门大学、澎湖科大才可招大学部本科生。比如,为大陆民众所熟知的岛内公立大学有台湾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前者以傅斯年校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风著称,后者有梅贻琦与沈君山等人的佳话流传,但目前大陆的高中毕业生还无法到包含前述两所知名高校在内的台湾公立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而在此前,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的交换生计划已在实践,但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大陆学生赴台只是短期交流,与学位不挂钩。在2009年年底,台湾教育部门终于将陆生在台居留期限从原本的6个月延长至一年,不过依照相关规定,对于要在台呆上半年以上的两岸交换学生,他们所属的学校必须与对岸学校签有“姐妹校约”及“交换学生约”,而此前台湾147所一般大学中,已有115所学校与大陆的302所高校签有“姐妹校约”。以台湾大学为例,台湾大学与大陆的20多所高校有交换生计划,但对每所高校每年只有2个到5个名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陆学生还未能成为台湾高校的正式学生。
张鸿德解释,台湾院校此次招收陆生一律采用网络报名,研究所招生4月中旬开始,大学部则为5月中旬,每名大陆学生都可申请5个志愿,硕博士班一所学校只能申请一个志愿,但是大学部可以一校多志愿。
鉴于今年台湾方面对大陆学生的高考成绩没有任何门槛,外界一个忧虑是,会不会出现类似几十分的高考成绩就可去台湾念大学的情形?张鸿德表示,他个人并不担心这一问题,因为申请大学部的学生要提供他们在大陆的高考成绩,一律由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提供成绩,并注明是“一批线”(相当于可考上985或211重点大学)或“二批线”(相当于省属大学),“因为我们过去在台湾的招生制度里面,只要是属于申请制的类型,就会给各校自己决定要录取怎样的学生,我们会在各校的说明会跟各校特别说明外界比较关心的事情,例如,会不会录取分数非常低的学生?如果大陆学生要来台湾读本科,就是要提供他的高考成绩,因为这6个省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各校会依据他在那个地区的高考成绩,大概是他在那个区域排哪个位置,这个部分就留给各个学校去审查。但我想,各校一定会重视这件事情,也会很认真地去考量这个事情。”
招得满吗?
港校内地招生迄今13年,大陆公众并不陌生的是每年港校轰轰烈烈组团内地招生宣传活动以及每年状元花落谁家的谈资,相较而言,台湾高校的此次招生并未在大陆做铺天盖地的宣传。
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清基此前也强调,根据规划,台湾每年计划招收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在台湾大专院校招生总量的1%,约2000名;台湾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而大陆方面则已承认了台湾全部164所大学的学历。
“我不是很清楚香港的大学跟北大、清华这些学校抢学生的事情,不过因为我们今年的整个招生在公立大学部分因为只招收大陆‘985工程’所定的41所学校,所以招生对象是很明确的。另外在大学部的部分,因为这个事我们也没有特别去大陆那边做宣传,主要还是通过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用行政系统去宣达这件事情。”张鸿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对于招生宣传事宜,“陆生联招会”主委戴谦也表示,“由于台湾不准许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抵台宣传,基于对等,大陆也不同意陆联会去宣传,个别学校则不在此限。”但是,戴谦也指出,大陆方面答应透过主渠道进行广宣,也就是陆联会及大陆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的网站可以做链接。
而此前,台湾教育部门官员就坦承,今年陆生招生情况不太乐观,“一定招不满”,但“至少会有三位数”。
“台湾正式公布了大陆学生赴台湾攻读学位的招生办法,这是两岸教育方面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台湾还是设定了不少限制尤其是公立大学只招博士生和硕士生,却不招本科生,你要到台湾读本科只能报考私立大学和金门、澎湖的一些大学,这个做法很可能使台湾的大学招收不到大陆的优质学生,因为大陆学生还是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和香港相比,台湾这样的做法更可能是自缚手脚。”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如此作评。
“高档教育”?
一个说法是,即便开放大陆学生就读本科,对于这些大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要求也会很高,因为毕竟赴台念书打的是“高档教育”的旗号。并且,相比港校内地“掐尖”不差钱,而台湾的相关法案则规定,“不会为陆生编制奖学金、助学金”。
对于广东考生陈思来说,去台湾念大学并非她的首选,尽管她成绩优异,因为粗略算来,在台湾念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每年大约花费四五万元人民币,这对于其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负担太重了”。
而港校今年学费上涨不少,如香港理工大学费从原来的8万元港币涨至10万元港币,香港教育学院也从去年的7.5万元港币涨到8万元港币。上海的一位考生家长则表示,这样算下来,台湾高校的学费不及港校的一半,如果这所大学的教学质量优秀,她会考虑将成绩还不错的孩子送去台湾念大学。
根据目前台湾大学学杂费的标准,公立大学一般一学期在2.5万元新台币到3万元新台币左右,私立大学一般在5万元新台币到5.5万元新台币左右。由于大陆学生赴台必须按照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缴纳学杂费用,预计学杂费每年应该在10万元新台币到11万元新台币左右,按照目前的比价,约合2.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大陆学生在台就读期间不能去打工。
张鸿德给《新民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台湾私立高校一年平均学杂費约为10万元新台币,相当于2万多元人民币;如果学生通常在学校用餐(不包括学生的娱乐费用),一个月大概平均伙食费为五六千元新台币,这样算下来,平均一年生活费为大概七八万元新台币,相当于1万多元人民币;住宿费大概平均每学期1万多元新台币,一年住宿费相当于5000多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