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庶姓勋贵起家制度探研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六朝门阀社会,起家代表体制内的新生,是衡量出身等第的重要标志。北魏沐浴贵族时尚风潮,继承魏晋传统,结合自身特色创立起家制度。出土墓志详实记录逝者的起家信息,为还原该制度的原貌提供了可靠资料。就庶姓勋贵而言,起家官的类型经历了早期内行外朝的分野,逐渐回归清浊要闲的轨道。起家官品取决基于世资的乡品,集中分布在前令五、六品,后令六至八品间,对应乡品一、二品,父祖的官爵权势居中起调节作用。其入仕的平均年龄为21岁,符合贵族弱冠起家的惯例,利于仕途竞争。庶姓勋贵与宗室共享部分起家区域,但较难跻身前令四品、后令五品以上,即乡品超品的层位,且起家时间延迟三年,与宗室上层拉开了距离。北魏起家制度是对晋制的完善,研究结果证实起家官品与乡品相差四等的趋势性论断,揭示了中古贵族制度发展的连续性,拓跋统治集团的等级构造亦由此生动展现。
  关键词墓志北魏庶姓勋贵起家官门阀贵族
  〔中图分类号〕K2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68-11
  中古官宦所谓的起家,通常专指初入仕途获得首项正式官职的过程。①其别名释褐、解褐、投褐、释巾、解巾、脱巾,无不表达摆脱庶民身份,变成国家事务管理者的内涵。仅就个人而言,起家意味着从“家”这一“私”的世界飞跃到“公”的世界,实现体制内外的根本转换。②六朝时期,起家又与阀阅门第紧密结合,充当衡量贵族等第的标尺和贯彻士庶流品的框架。③士族阶层往往垄断某些特殊的起家层位,以维护既定的门阀秩序和政治权益。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为巩固统治,积极推动代人集团的士族化进程,使其在婚嫁宦学方面与中原旧族顺利接轨,规范严整的起家制度便应运而生。这对于了解北魏上流社会的动向意义重大,极具学术价值。④本文在此基础上拟将考察范围延伸至庶姓勋贵,⑤从而完善整个士族起家的等级体系。
  一、北魏墓志中庶姓勋贵起家事例举证
  资料的真实性决定结论的可信度,审慎甄别材料乃治史之前提。众所周知,传世正史和出土墓志均大量保存北魏勋贵的仕宦信息,但在起家问题上,前者远不及后者可靠。一方面,正史截取传主仕途履历有欠完整,起家的段落往往被忽略,故首位官职未必就是起家官,例证如下:(一)《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蕤传》:“蕤,字延宾。历步兵校尉、东郡太守、司农少卿。”《李蕤墓志》却载“弱冠侍御中散、符玺郎中,转监御令,拜步兵校尉,出为东郡太守,迁大司农少卿”。②③④⑤⑥⑦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8、130、198、253、322、104、282页。比较方知起家官是侍御中散,而非步兵校尉。(二)《魏书》卷五六《郑羲传附郑忠传》:“(道)忠,字周子。右军将军、镇远将军。”《郑道忠墓志》则说始为高阳王国常侍,后迁镇远将军、后军将军。②正史记录的只是最高官职,又将“后”讹为“右”,且并未涉及起家。(三)《魏书》卷四二《寇赞传附寇治传》:“治,字祖礼。自洛阳令稍迁镇远将军、东荆州刺史。”《寇治墓志》明言释褐中散,后徙洛阳令,迁假节、督东荆州诸军事、镇远将军、东荆州刺史。③史书显然遗漏了起家。(四)《魏书》卷六三《王肃传附王翊传》:“翊,字士游,肃次兄琛子也。风神秀立,好学有文才。历司空主簿、清河王友、中书侍郎。”《王翊墓志》详载:“解褐为秘书郎中。……又除襄威将军、补司空主簿。追申起家之屈,迁为从事中郎,特除中书侍郎,加镇远之号,又为清河王友。”④史籍只罗列若干要职,起家被排除在外。(五)《魏书》卷五七《高祐传附高雅传》:“雅,字兴贤,有风度。自给事中稍迁司徒府录事参军、定州抚军府长史。”《高雅墓志》却说:“景明中,释褐司徒行参军,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除厉威将军、郢州征虏府录事参事,入除给事中,仍加宣威将军,徙司徒录事参军。熙平中,除定州抚军府长史。”⑤史乘严重缩水,没能反映起家。由此可见,将六朝人物传记中最初出现的官名视为起家官乃致命的弱点,而墓志如此操作却无大碍。
  另一方面,即便正史明确著录的起家官也与墓志颇多抵牾,事例如下:(一)《魏书》卷六二《高道悦传》:“道悦少为中书学生、侍御主文中散。”《高道悦墓志》:“年十五,除中书学生,拜侍御史,迁主文中散。”⑥显见正史将起家官和首次迁转官混为一谈。(二)《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穆绍传》:“绍,字永业。高祖以其贵臣世胄,顾念之。九岁除员外郎,侍学东宫,转太子舍人。十一尚琅邪长公主,拜驸马都尉。”《穆绍墓志》:“除太子舍人,选尚琅琊公主,拜驸马都尉。”⑦员外散骑侍郎品级高于太子舍人,史书无疑颠倒了起家和迁转的顺序。(三)《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彧传》:“彧,字遵庆,亦有学识。解褐奉朝请。”《韦彧墓志》:“高祖孝文皇帝定鼎嵩瀍,亲简人门,太和十九年,钦公高辩,顾谓仆射李思冲曰:才明如响,可除奉朝请,令优游道素,以成高器。广阳王嘉奏为骑兵。事非所好,辞官去禄。”⑨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128、150页。可知,韦彧释褐广阳王骑兵参军,奉朝请只是皇帝提出的建议。(四)《魏书》卷五八《杨播传附杨顺传》:“顺,字延和,宽裕谨厚。太和中,起家奉朝请。”《杨顺墓志》:“解褐员外散骑侍郎、直寝。”⑨史志记录的起家官互异,学界普遍倾向后者。
  当然,正史记载的起家官不乏与墓志吻合的例子,但由于上述弊端的干扰,使我们在选择材料时需格外谨慎,史志互证必不可少。正常情况下,墓志所列生平首任官职就是起家官,注明标志性语词的起家官更是毋庸置疑。因此,以墓志为中心研究北魏起家制度比较稳妥,亦可省略繁琐的考辨工作。这是由北朝史志不同的编撰特点造成的,一般说来,墓志成文于当时,作者与丧家关系密切,熟悉逝者的履历事迹,又有行状、谱牒、家传等丰富资料可供参考,写成后势必还要亲朋故旧过目审核,务求真实准确。相形之下,魏收修《魏书》已远在北齐,大抵抄缀旧国史,竟在十月内草率杀青,加之性情褊急骄矜,投诉者前后多达百余人,遗漏家世职位乃争议焦点之一。周一良:《魏收之史学》,《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6页。至于起家官的脱误便不足为奇了。鉴于此,本文取材仅限元魏墓志,为防出现伪志,范围限定于考订精审的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和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出土时间截止2003年。共选庶姓勋贵墓志92方(见附表),他们的生活年代遍及北魏各历史时期(前期22方、后期70方),涵盖除宗室外的整个统治集团(代人48方、中原士族42方和领民酋长2方),其起家情况足可管窥该制度之全豹。   二、庶姓勋贵起家官的职位类型
  官僚体制下,国家根据需要设官分职,不同职位只有分工的差异,并无优劣之别。但在六朝贵族制时代,大族凭借权势把持符合自身文化旨趣及利益诉求的官职,使之成为本阶层固有的升晋阶梯和活动领地,于是区分清浊、要闲、中央与地方官成为官场积习,清要的京官倍受名族子弟垂青。[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77页。所以,除了朝班位阶的高下,职位类型也是权量起家水准的重要指标。不过,北魏是伴随贵族化的步伐逐渐接受这一理念的,孝文帝太和改制前后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必须进行分期梳理。
  现存墓志显示,庶姓勋贵在北魏前期主要以三种途径释褐:一是有爵封君,赐爵同时加授品级相当的将军军号,军号可随爵位传袭,历代封君皆以之起家,此制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军号与爵位脱钩方告废止,算是用政治待遇弥补虚封爵社会经济功效的缺失。魏收:《魏书》卷113《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6页。《杨乾墓志》载,杨乾父杨悦为鹰扬将军、恒农男爵,本人“龆龀袭爵恒农男,后加鹰扬将军、公士”。《高广墓志》载,高广父出使萧齐殉难,“皇上悼惜,世加荣品。……由是弱岁拜扬烈将军、西扬男。”男爵位列五品,鹰扬、扬烈将军案太和十七年(493年)前《职员令》亦为五品,爵位与军号协调匹配,共同保障封君的仕宦权益。二是作为骨干力量的代人及其附庸恩幸、宾客与外戚,在胡汉分治的背景下,他们常以内行系统的内小或中散起家,充当皇帝的随侍扈从。墓志载,代人出身内小者有杨播、侯刚、丘哲;出身中散者有李蕤、王昌、乞伏宝、皮演。被征服的中原士族因缘际会也可内行起家,但绝非常制。《寇治墓志》:“释褐中散、平宪司直司府令,加强弩将军。”《李宪墓志》:“年十有二,为秘书内小。”关于政治场域代人与中原士族的身份界定参见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乡出版社,1995年,第35页。实际上,中散与内小同义,不过是后者改名而来,皆为鲜卑部落内侍之遗制。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第694页。内行官凌驾外朝之上,乃王朝统治的核心,代人独享以此起家,充分彰显政权柱石的特殊地位。三是归附较晚的代人和被征服的中原士族,朝廷根据实际情况在外朝系统随机安排起家。在中央或任文官,贡献才智,如著作佐郎韩显宗、中书博士李璧、中书侍郎张玄、尚书起部郎甯懋、侍御史高道悦;或任武将,值勤警戒,如武骑常侍公孙猗,殿中将军石育、席盛;或入幕府为僚佐,如大将军府司马张卢、平北将军府主簿韩震。还有离京外任者,如鲁阳太守司马兴龙。比对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庶姓臣僚以上述职位起家在北魏前期司空见惯,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9页。由此不难推导当时起家官的类型特征。
  首先,起家官清浊混淆,惟著作佐郎、中书侍郎为典型清官;诸将军军号、武骑常侍、殿中将军都是旧族无人问津的浊官;中散或内小等侍从脱胎游牧行国,难辨清浊;中书博士、尚书起部郎、侍御史、幕府僚属、郡太守尽管权势显要,绝非浊官,但也不在清官行列。其次,起家官以实权岗位为主,军号将军候旨领兵征伐、镇守方面,武骑常侍、殿中将军番上宿卫;内侍内行出纳诏命、执掌枢密;著作佐郎、中书侍郎、中书博士负责文翰,为皇帝施政出谋划策;尚书郎从事具体行政;侍御史专司纠举监察;幕府僚佐参赞军机;郡太守治理地方。皆为政府要职,坚决杜绝魏晋名士推崇的闲散怠惰之风。再次,远离中央,以地方官入仕不再被视若畏途。非惟司马兴龙一人,《魏书》卷四八《高允传》载,大族崔浩“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各起家郡守”。复次,按政治归属划定起家领域,代人与非代人分居内行和外朝,仕途就此泾渭分明,北魏国家的代人属性可见一斑。最后,同期宗室起家与异姓代人相仿,取决于爵位的有无,封君以将军军号解巾,无爵者选充内侍郎卫,只是不得担任中散,或存制衡防范之意。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9年,第112页。二者尚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据此可知,拓跋鲜卑初入中原,对贵族制传统不甚了了,清浊流品思想在起家类型方面并无显著表现。就连孝文帝本人都承认:“仰祖质朴,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魏收:《魏书》卷59《刘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0页。看来结论基本贴近事实。
  降至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全面厘定胡汉姓族,官僚贵胄的等级序列得以深化重组,门第竞逐取代种族冲突成为北魏政坛的时尚主题,代人与非代人的界线也渐趋模糊。士庶分野、清浊流品的观念彻底激活新生的贵族机体。清河大族崔僧渊赞颂孝文帝道:“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贯”。魏收:《魏书》卷24《崔玄伯传附崔僧渊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31页。吏部尚书元顺亦云:“高祖迁宅中土,创定九流,官方清浊,轨仪万古。”魏收:《魏书》卷19《景穆十二王中·任城王云传附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84页。起家制度严格贯彻这一信条,魏晋典型的清官秘书著作、黄门散骑、东宫及王国僚佐始受新贵青睐。散骑省的员外散骑侍郎和奉朝请是庶姓勋贵子弟起家之大宗,解褐前者有鄯乾、王祯、王诵、穆彦、闾伯昇、封延之、杨顺,脱巾后者有邢伟、刘颜、司马昞、李超、和邃、赫连悦、李挺、王偃、叔孙固、侯掌、杨暐、杨仲宣。另外,同省地位更高的散骑侍郎、员外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偶尔也恩赏庶姓起家,分授杨舒、尔朱袭、封柔、穆子岩,皆属特殊条件下的破格提拔。东宫及王公封国系统也大量容纳入仕高门,如太子洗马王绍、太子舍人穆绍、高阳王国常侍郑道忠、彭城王左常侍崔鸿、中山王国中尉唐耀、广平王左常侍杨昱、勃海公国郎中令陆绍、平原公国郎中令王温。秘书省的首席清望秘书郎员额极度有限,只能安排顶级冠族起家,如赵郡李颐、代人于纂、琅琊王翊和清河崔混。北魏后期为改变“郡县选举,由来共轻,贵游俊才,莫肯居此”的局面,规定“上等郡县为第一清,中等为第二清,下等为第三清”。魏收:《魏书》卷77《辛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6页。于是,郡县守令起家亦为清流,如定阳太守山徽、介休县令李谋、牂牁县令寇慰、信都县令张瓘、渭南县令杨穆。上述清官释褐者共40人,约占同期取样总数的57%,足证贵族化程度的持续加深。   六朝时期,伴随诸公及将军幕府权势规模的扩张,本非清职的参军、主簿等僚佐凭借与府主的密切关系成为炙手可热的起家候选,贵族子弟若对门第充满自信,完全可以放弃竞争激烈的典型清官,退而求其次,仰仗长官提携搭建稳固的发展平台,寻求日后的飞黄腾达。⑧[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140、257页。北魏庶姓勋贵深谙其中道理,投褐入幕者络绎不绝,如太尉骑兵参军杨侃,太尉外兵参军穆循,太尉行参军穆纂、长孙子泽、司马昇,司徒行参军崔猷、高雅,司空参军高湛,司空行参军李遵、尹祥,骠骑大将军行参军张满,征东府中兵参军贾瑾,征虏府长流参军寇演,冠军府长流参军崔鹔,广阳王骑兵参军韦彧,司徒主簿崔敬邕、镇西府主簿杨遁。幕僚脱巾者共17人,约占同期取样总数的24%,贵族阶层功利至上的心态显露无遗。
  以将军军号和禁卫武职起家的现象在贵族化时代照旧存在,如平北将军叔孙协、伏波将军杨泰、广武将军王真保、虎贲郎将山晖、奉车都尉吐谷浑玑、积射将军于景、冗从仆射于万年、步兵校尉尔朱绍、殿中内监张宁、殿中将军王僧和宗欣。实际上,浸染贵族思潮的时人已经意识到武官属性的浊劣。《魏书》卷八八《良吏·明亮传》:“延昌中,世宗临朝堂,亲自黜陟,授(明)亮勇武将军。亮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臣勇武,其号至浊。且文武又殊,请更改授。’”《染华墓志》:“蹔卫皇宫,乃出身应召,得为领表。及迁鼎洛邑,料隔清浊,既夙厕混流,释褐乖分,太和廿年除皇子北海王常侍。”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124页。但作为起家官还是能够接受的,原因有三:一是纯粹的清要官数额有限,二是朝廷确保武官参加吏部铨叙的资格,三是代北尚武习俗的长久保持。⑧这与东晋南朝贵族起家重文轻武形成鲜明对比。至于杨颖解褐大司农丞、皇甫驎释巾中书博士,实属罕见的个案,不具有代表性。学者的统计也证实,北魏前期频繁充作汉族士人出身的中书博士此时极少当起家官。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9页。疑与中书学(后改称国子学)教学档次提升,开始从现任官员和知名学者中选拔师资有关。
  总括以上,北魏后期庶姓勋贵的起家类型带有鲜明的贵族特质。首先,六朝贵族普遍青睐的清要职占据绝对优势,黄门散骑、秘书著作、东宫及王公国属员、诸公及将军幕府僚佐四项总计52人,占比高达74%。足见,起家制度是孝文帝贵族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其次,散官的数量明显增多,有职无权的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奉朝请、给事中、谏议大夫、军号将军、虎贲郎将、奉车都尉、积射将军、冗从仆射、步兵校尉、殿中内监、殿中将军合计33人,占比约47%。这客观反映了官场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窘境和贵族安富尊荣、鄙薄实务风气的滋长。再次,庶姓勋贵的起家官基本可与宗室共享,但处于高位的侍中、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给事中、太中大夫、谏议大夫、中书侍郎、羽林监、步兵校尉等仍为宗室上层专有,极少对臣下开放,显现出宗室整体凌驾庶姓的格局。⑥刘军:《邙山墓志所见元魏宗室起家制度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北魏后期的起家制度照比前期发生根本改观,昭示国家文明进步的轨迹。
  三、庶姓勋贵的起家官品及其决定因素
  魏晋铨叙采取九品官人法,其操作原则的要点是:起家官品取决于中正授予的资格凭证乡品,二者通常保持四级间距,即起家后连续晋升四次便可兑现乡品承诺的仕宦峰值,乡品则是按照任子精神对父祖官爵的如实反馈,这套办法反复执行,必定产生世袭性的贵族制。⑤[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66、72,245页。简言之,以乡品为媒介,世资决定起家。北魏奉此为圭臬,《通典》卷一六《选举四》:“孝文帝制,出身之人,本以门品高下有恒,若准资荫,自公卿令仆之子,甲乙丙丁之族,上则散骑秘著,下逮御史长兼,皆条列昭然,文无亏没。”乡品的调节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元瞻墓志》:“后为汝南王以茂德懿亲重临京牧,妙简忠良,铨定乡品,召公为州都,委以选事,区别人物,泾渭斯叙。”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28页。故本文将围绕起家官品、乡品和世资的对应关系,按乡品高下排摆庶姓勋贵的起家梯次。当然,官场变幻莫测,不能排除诸多偶然因素而简单地对号入座,我们所能做的是透过杂乱无章的数据,找寻潜藏其间的规律性线索。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留存现世的北魏官品令有两部,即太和十七年(493年)的前令和太和廿三年(499年)的后令,研究起家官品究竟以何为准呢?前令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晋官品为蓝本,系统融合拓跋旧有职官和崔浩改制以来的成果,又将南齐品分正从的构想率先付诸实施,形成正从九品十八级五十四阶的精密体系,上至公卿令仆、下及末官胥吏,一应俱全。后令则是在前令基础上贯彻贵族流品理念的产物,它切割门第二品的高门士族占据的六品以上区位,重划正从九品十八级三十阶为流内官,寒素担任的七品以下部分堕入流外勋品,以此造成士庶天隔的局面。理论上讲,前后令的差异主要是位置关系的相对调整,大多数官职的实际效力维持不变。⑤如前所述,与乡品直接照应的是晋官品,北魏太和前令属于这一序列,故衡量起家官品应以此为准。实际上,即便后令出台,前令仍未尽废,二者相互参照,共同协调仕进。《魏书》卷六八《甄琛传》载,朝臣弹劾宣武帝心腹甄琛:“令布衣之父,超登正四之官;七品之弟,越陟三阶之禄。亏先皇之选典,尘圣明之官人。”文中“正四”乃前令划拨皇子皇孙起家的特定层位,⑥“七品”倒退三阶即后令流外勋品。也就是说,甄琛家世卑微,父弟本为流外寒素,却依恃其权势破格入仕,违反了朝廷的人事规章,此例便是新旧品令并用。又《魏书》卷一○八《礼志四》载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年)太常刘芳奏议:“案晋《官品令》所制九品,皆正无从,故以第八品准古下士。今皇朝《官令》皆有正从,若以其员外之资,为第十六品也,岂得为正八品之士哉?”这里提到的“正八品”是指前令而言,因为后令的正八品换算晋令为第五品,对应上古爵命的大夫,而非下士。总之,晋官品与太和前令一脉相承,与后令则无可比性,故前令在确定起家官品问题上始终适用。   研究发现,北魏前令正从四品以上是个特殊的起家域位,对应的乡品是逸出中正评议范围的“超品”,专供皇王子孙释褐之用,原则上不容庶姓染指。刘军:《试论北魏王朝的“宗室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但某些勋贵深蒙恩宠,偶尔也能跻身其间。本文取样中有20人超品起家,分别是叔孙协从二品,尔朱绍、尔朱袭、穆子岩从三品,张卢、张玄、杨舒、王真保、封柔正四品,鄯乾、王祯、王绍、吐谷浑玑、于景、于万年、王诵、穆彦、闾伯昇、封延之、杨顺从四品。从政治身份来看,代人与非代人13比7,皇帝对前者有一定的偏袒。就具体品级而言,区域边缘的从四品占大多数,表明朝廷有意抑制整体等级,以与宗室保持距离。而且均有明确的原因可查:一为拉拢朝中重臣,如穆子岩,“灵太后欲黜(元)叉,犹豫未决,(穆)绍赞成之,以功加特进,又拜其次子岩为给事中。”魏收:《魏书》卷27《穆崇传附穆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72页。再有世代执掌禁军的于景、于万年,父祖为胡太后智囊的封柔、封延之。二为优礼有爵封君,如侯爵王真保、王绍、吐谷浑玑,男爵王祯,此时爵位与军号业已分离,同位起家更不现实,只得适度下调起家官品。三为抚慰归降王族,如鄯善国王之孙鄯乾、柔然国主之后闾伯昇。四为酬赏勋望后裔,如帝室十族叔孙协、勋臣八姓穆彦、上客杨舒、杨顺、王诵。五为表彰功臣楷模,如张卢父“蒙国宠御,侧在内侍,为给事阿干。其功未酬,奄尔倾背。主上钦惜,赐赠并州刺史。君藉斯基,遂仕圣世,襄威将军、大将军府司马。”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张玄则是为招揽汉族名士、搭建沟通桥梁而树立的招牌。六为权臣专擅自授。尔朱绍、尔朱袭便是父兄策动河阴之变、掌控洛阳朝政后任意安排起家的。
  若资望权势和生逢际遇不及上述六类人群,就要接受中正品评。乡品最高为一品,对应五品起家官。这类情况共47人,其中正五品26人,为李蕤、王昌、杨播、侯刚、杨乾、高广、寇治、甯懋、丘哲、乞伏宝、石育、李宪、司马兴龙、皮演、席盛、崔敬邕、杨泰、陆绍、山徽、穆绍、王僧、高湛、宗欣、穆循、王温、杨侃;从五品21人,为韩显宗、高道悦、李璧、韩震、杨颖、山晖、皇甫驎、寇演、郑道忠、李颐、崔鸿、于纂、唐耀、王翊、贾瑾、张宁、崔鹔、崔混、韦彧、杨昱、杨遁。乡品最低为二品,对应六品起家官,这类情况共25人,全部为正六品,为公孙猗、崔猷、邢伟、刘颜、司马昞、穆纂、李超、李遵、李谋、和邃、寇慰、赫连悦、长孙子泽、张瓘、司马昇、高雅、张满、李挺、王偃、叔孙固、侯掌、尹祥、杨暐、杨仲宣、杨穆。两类合计,代人与非代人34比38,比例基本持平,综合世资低于一品的宗室也多以此层次解巾,说明乡品一、二品,官品五、六品是胡汉贵胄共享的起家区位。
  差别产生源自不同的家世背景,大致说来,父祖三状前令一至三品者可获一品乡品,以五品起家。如李蕤祖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王昌父祖俱一品公爵,杨播父一品公爵,侯刚曾祖二品侯爵、祖二品镇南将军,杨乾曾祖三品龙骧将军,高广父二品散骑常侍,寇治祖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丘哲祖一品公爵、父二品尚书,乞伏宝祖二品尚书,石育曾祖一品镇东将军,李宪祖一品太尉、父二品安南将军,司马兴龙祖一品征西将军、父二品散骑常侍,皮演祖一品王爵、父一品公爵,崔敬邕父二品侯爵,陆绍曾祖一品公爵、父二品安西将军,山徽祖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穆绍父祖俱一品公爵,王僧父三品步兵校尉,高湛祖一品公爵、父一品司徒,王温祖三品征虏将军、父三品龙骧将军,杨侃祖一品公爵,韩显宗父一品公爵,高道悦曾祖二品仆射,李璧曾祖二品尚书,寇演父祖俱一品公爵,李颐祖一品骠骑将军、父一品征北将军,崔鸿祖三品龙骧将军,于纂祖一品公爵、父二品散骑常侍,王翊祖一品镇北将军,张宁祖二品安东将军、父一品镇军将军,崔混父二品侯爵,韦彧父祖俱二品侯爵,杨昱祖一品公爵、父一品太师,杨遁祖一品公爵、父一品太傅。父祖三状四至五品者可获二品乡品,以六品起家。如公孙猗祖五品男爵、父四品车骑府长史,崔猷父祖俱五品太守,邢伟祖四品子爵、父四品镇将,穆纂父四品司徒左长史,和邃父五品太守,赫连悦曾祖四品刺史、父五品尚书郎中,张瓘曾祖五品太守、祖四品刺史,司马昇父四品刺史,高雅祖四品刺史、父五品太守,侯掌祖五品中书议郎、父五品伏波将军,杨暐祖五品太守、父四品刺史,杨穆祖五品太守、父四品散骑侍郎。以上只是概略的对应,例外也是存在的,乡品一品者席盛、杨泰、宗欣、穆循、韩震、杨颖、皇甫驎、郑道忠、贾瑾、崔鹔的世资不满三品,乡品二品者刘颜、司马昞、李超、李遵、李谋、寇慰、长孙子泽、张满、李挺、王偃、叔孙固、尹祥、杨仲宣的世资超过四品。由于资料的匮乏,暂且将这些特例归结为官场的无常。之所以要在三、四品间划界,因为在政治传统中三品以上对应三公九卿(禄秩万石至中二千石),四品以下对应州牧、郡太守(禄秩二千石),二者地位泾渭分明。③⑤[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62,103,279、245页。
  上述人物的世资都在前令五品以上,完全达到六朝贵族的资格线。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44页。按照魏晋惯例,这样的门第一般授予二品乡品,以六、七品官起家;一品乡品为虚设,实际很难获得,五品起家自然罕见;宗室独享四品以上起家的优待,称为“宗室选”。③若套用晋官品衡量北魏庶姓勋贵的起家官,可查者全部都在七品以上。如叔孙协平北将军列第三品;于景积射将军,尔朱绍步兵校尉,王真保广武将军列第四品;杨乾鹰扬将军,司马兴龙、山徽太守,山晖虎贲郎将,杨舒散骑侍郎,杨泰伏波将军,于万年冗从仆射,穆子岩给事中列第五品;韩显宗著作佐郎,高道悦侍御史,李璧、皇甫驎中书博士,张卢大将军府司马,甯懋尚书郎,张玄中书侍郎,石育、席盛、王僧、宗欣殿中将军,邢伟、刘颜、司马昞、李超、和邃、赫连悦、李挺、王偃、叔孙固、侯掌、杨暐、杨仲宣奉朝请,吐谷浑玑奉车都尉,李谋、寇慰、张瓘、杨穆县令,李颐、于纂、王翊、崔混秘书郎,陆绍、王温公国郎中令,唐耀王国中尉,穆绍太子舍人,张宁殿中内监列第六品;杨颖大司农丞,王绍太子洗马,封柔谏议大夫列第七品。整体设定在晋制流内框架之中,足证其对北魏的影响力。不过,由于政治形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及官制的变迁,北魏庶姓勋贵挣脱六、七品的束缚,开始向五品乃至四品以上扩展。切换到太和前令,就表现为乡品超品、一品,五品以上起家事例的激增。从另一角度理解,北魏贵族乡品虽设三档,然皆拆分晋制二品而来;起家官的下限取消七品,改以六品封底,验证了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起家官品比乡品低四等的论断,北魏最终将此规则具体化、条理化、固定化,使后人一目了然。   与太和前令相比,后令无法与乡品直接对接,欠缺核算起家的基准功能。但它毕竟是北魏后期确定升迁秩序和阀阅资绩的依据,故有必要将起家官品折算为后令考察。其中三品1人:叔孙协;四品5人:张卢、张玄、司马兴龙、王真保、封柔;五品10人:李璧、杨乾、高广、皇甫驎、王绍、吐谷浑玑、杨舒、杨泰、尔朱绍、尔朱袭;六品15人:甯懋、山晖、崔敬邕、李谋、于万年、寇慰、山徽、贾瑾、穆绍、张瓘、高湛、穆子岩、穆循、杨侃、杨穆;七品54人:韩显宗、李蕤、王昌、杨播、侯刚、公孙猗、寇治、丘哲、韩震、乞伏宝、李宪、皮演、杨颖、鄯乾、崔猷、邢伟、王祯、刘颜、寇演、司马昞、穆纂、郑道忠、李超、李遵、李颐、崔鸿、于景、于纂、和邃、陆绍、王诵、王翊、穆彦、赫连悦、长孙子泽、司马昇、崔鹔、高雅、张满、崔混、闾伯昇、封延之、李挺、王偃、叔孙固、侯掌、尹祥、韦彧、王温、杨暐、杨昱、杨顺、杨仲宣、杨遁;八品7人:高道悦、石育、席盛、唐耀、张宁、王僧、宗欣。宗室起家官同样分布在三至八品,宗王占据三、四品,非王爵的皇王子孙占据五品,其余世资逊色者退居六至八品。刘军:《邙山墓志所见元魏宗室起家制度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比较可知,确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论:“只有宗室或者准王室的近臣能够从五品以上起家,一般的臣下则多自六品以下,特别是七品以下起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他的前后令官品换算表,后令六至八品恰好覆盖庶姓集中起家的前令五、六品,后令五品以上则照应前令四品以上的宗室选。⑤这充分说明,尽管前后令品级变动存在个别误差,但在确定起家梯度时却严格遵照比例整体位移。换言之,太和改制后,朝廷需折衷前后品令,在既定范围内斟酌勋贵起家事宜。
  四、庶姓勋贵的起家年龄
  若把仕途喻为赛跑,起家无异于起跑,起家类型是分配的赛道,起家品级是出发点的位置,起家年龄则是至关紧要的发令时间。六朝贵族讲究弱冠前后起家,《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高门入仕领先寒素十年,保证压倒性的竞争优势。贵族内部围绕起家时间也要明争暗斗,纷纷借助权势为后代营造“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的舆论,同时广积人脉,扩展声望,跃跃欲试地准备抢占先机。年少起家俨然标榜阀阅的资本。如《穆亮墓志》:“公弱冠登朝,爰暨知命。”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1、58页。《司马悦墓志》:“年十四,以道训之胄,入侍禁墀。”②因此,起家年龄也是考察仕进等级的要素之一。本文收录92人里有63人起家时间明确,足够说明问题。
  北魏前期16人的起家年龄:丘哲7岁,杨乾8岁,高广、皮演11岁,李宪12岁,王昌13岁,杨播、高道悦15岁,侯刚16岁,李璧18岁,寇治19岁,韩显宗、李蕤、公孙猗、石育20岁,甯懋35岁,平均年龄仅16岁,远低于弱冠之年。北魏后期47人的起家年龄:穆绍9岁,穆子岩11岁,王诵12岁,杨舒13岁,李谋15岁,穆纂、杨昱16岁,张瓘17岁,李颐、于景、尔朱袭、赫连悦18岁,崔鸿19岁,邢伟、山晖、王绍、吐谷浑玑、郑道忠、李超、寇慰、王真保20岁,高湛、叔孙固、韦彧21岁,穆彦22岁,唐耀、崔鹔23岁,和邃、长孙子泽24岁,崔混25岁,高雅、杨暐26岁,尔朱绍27岁,崔敬邕28岁,王僧29岁,杨遁30岁,杨侃31岁,刘颜、司马昇32岁,杨泰、封延之、穆循39岁,崔猷、张宁40岁,于万年44岁,宗欣50岁,皇甫驎57岁,平均年龄达25岁,略高于弱冠之年。
  由以上数据可知:首先,北魏一朝庶姓勋贵起家年龄的总平均值为21岁,符合弱冠的要求,表明北魏仕进制度翻版了魏晋贵族元素。其次,北魏后期的起家年龄对比前期大大延迟,这是因为紧俏的职位无法满足猎官者日益膨胀的需求,致使仕途拥堵,士子只得排队等候,难以按时起家。孝明帝时,吏部尚书崔亮推行论资排辈的“停年格”,坦言:“官员至少,不可周溥。设令十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况一人望一官,何由可不怨哉?”魏收:《魏书》卷66《崔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9页。即为实况之写照。再次,以政治身份而论,代人和非代人起家的平均年龄分别是22岁和24岁,前者略微占优,凸显国家对开国功臣子弟的礼遇。复次,庶姓勋贵释巾虽早,仍旧难敌人均18岁起家的宗室。刘军:《邙山墓志所见元魏宗室起家制度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魏书》卷九《孝明帝纪》载,熙平二年(517年)八月“己亥,诏庶族子弟年未十五不听入仕”。禁止庶姓少年解巾,宗室的领先地位不容撼动。
  综上所述,本文所选92方墓志的主人是北魏庶姓勋贵的典型代表,其世资俱在太和前令五品以上,契合六朝贵族的身份特征。依照魏晋“二品系资”的原则,他们应受标识高门的二品乡品,在弱冠之年以六、七品的清要职释褐,就此踏上非比寻常的仕途。北魏立足自身情况,在魏晋旧制基础上系统改良起家制度,具体做法是以父祖三、四品官资划界,把乡品二品拆解为一、二品,分别对应五、六品起家官,实则是将起家官品与乡品差四等的隐性规则体制化,显示出中古贵族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就北魏起家的整体状况而言,四品以上的起家官主要分配给尊贵异常的皇室至亲,庶姓即便侥幸入围,也只能获得边缘位置的从四品员外散骑侍郎,五、六品是庶姓与普通宗室共享的起家区域,彼此差别不大,庶姓起家的平均年龄要比宗室延迟三、四年,拓跋统治集团的等级构造和权利格局亦由此生动展现。诚然,这些结论与分析模式尚需新材料的进一步验证。无论如何,起家作为阀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贵族社会金字塔的支柱,北魏贵胄起家与晋制合流,证实贵族化运动的深入,此乃中古北方政权演进的潮流趋势。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服务者的角色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服务与帮助,应该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循序渐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接上地气;应该分散教学难点,巧妙“搭桥”;应该让学生练习多样,明辨常练,会想会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在教学预设中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学预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任何事物的接触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推动,所以老师应该利用此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电脑的兴趣,使之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计算机,提高自身操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  1.兴趣小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向着现代化发展,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更是不能落于人后,而且,小学生正在好学与懵懂的阶段,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更好的学习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曾经有一段时间,墓地满了,致使生命逝去没有一块入土为安的地方。这时,一个叫卢卡斯的年轻人发明了一套设备,解决了这个难题——用逝者的骨灰定制绿色生命。  卢卡斯的父亲已去世多年。父亲没有要墓地,他不喜欢冷冰冰的墓碑,他叮嘱卢卡斯,用他的骨灰种植一棵树,当你们来看我时,浇一点儿水就行。卢卡斯遵循父亲的遗愿,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放入骨灰,再在上面种了一棵树苗。多年过去,很快长成了大树。
据2015年10月18日报道,在本届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说,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37万。有报道说,癌症的高发和环境的恶化、剧毒农药种植养殖有密切关系。  国庆长假,邯郸、青岛天价大虾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江苏苏州等多地校园又被爆出有“毒跑道”!然而,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还在接连不断地发生。  南京的徐女士从超市买回来一盒冷冻虾仁,看上去挺饱满透亮的,可回家解冻后发现,冻虾仁成
1943年11月5日,德国纳粹将1000多名犹太人从法国巴黎的德朗西集中营赶进了一列开往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准备用毒气将他们全部处死。21岁的里欧·布霍尔茨和他的朋友曼弗雷德·希尔博斯坦也在其中。在上车后不久,他们就商量决定:寻找机会逃离死亡列车。  火车上的条件极其恶劣,没有食物,没有水喝,也没有座位,50个人只有一个马桶,污秽物四处流淌,散发的恶臭令人窒息。半夜时分,布霍尔茨决定实
2013年,一个名叫Boyan Slat的19岁荷兰少年要发明一个机器,改变被塑料侵蚀的世界。当时大人们都笑他:小孩儿做梦呢,醒醒吧。然而,在7年后的今天,少年的白日梦真的实现了。  Boyan18岁考进荷兰最出名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2011年,Boyan去希腊旅游,却被当地海里“塑料袋比鱼都多”的景象惊呆了。他决定做些什么,借着做课题作业的机会,他开始研究海洋垃圾。研究出眉目之后,他试图拉赞助却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农业恐慌。这次农业恐慌既非一日之寒,也非偶发因素所致。其导因一方面基于传统社会矛盾的演化积累,另一方面又基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矛盾的催生和积累,具有传统危机与现代危机的二重性特征。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农业恐慌 历史成因 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0)02-0112-
我正在给荻仙子理发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凛冽的杀气。那杀气越来越逼近,理发店里的大仙小仙似是也感觉到了,他们面色一凛,纷纷起身朝我抱了个拳:“有杀气,告辞!”  他们以光一般的速度争先恐后地离开了理发店,我举着手中的剪刀,刚想逃跑,迎面就撞上了踏云而来的泽华。泽华停下步子,单手抓住我的衣领,像是在竭力压抑着怒气:“我需要一个解释。”  就在一个时辰前,我正在理发店里给客人剪头,就见泽华从外面走进来。秉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四川省北部、岷山主峰雪宝顶玉翠峰脚下,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2年获得《绿色环球21》证书;2004年成为国家岩溶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被誉为“胜地仙境”、“人间瑶池”。  美景如仙境  黄龙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滩流、古寺、瀑布
摘 要:民间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教学这样的文本时要选对主题,在正面人物身上弘扬正气。同时,要紧紧依托文本,让教学更多地指向语用,为学生的言语表达实践服务,让教学从对文本的简单理解走向对语言的“创生”发展,从而最大化地推动学生言语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教学意义;写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