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
第一个就是成才观。不是说读上重点大学就是成才,读职业学校也一样是成才。
第二个就是幸福观。并非当大官、赚大钱就是幸福。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一个和谐开心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做到身心快乐,那样幸福指数会高,就很幸福。
要听一听职校学生家长的声音,是第一次赴中山采访回来后的迫切想法。理由?无他,皆因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在职校读书,父母牵肠挂肚,总是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从孩子细微的变化之中,可以觉察出学校教育的影响。要了解学校,绕不过家长这一关。
时间:2009年6月15日下午3:00-4:00
地点:中山市教育局办公大楼会议室
主持人:
陈昭庆刘小刚
倾谈人员:
陈刚刘女士廖新彩吴小玲林观棣梁润根
高绍夫邓燕婷梁玉妹
幸福: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陈昭庆: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座谈,主要是想了解你们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就读职业学校的一些想法,或者介绍一下你们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港湾,你们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对孩子的情况最有发言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陈刚:大家下午好!其实,我感觉我的孩子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喜欢笑了,不再像过去那样老是绷着脸。因为,他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在学校,他也很努力地去学习,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也很好。每次放假回来,他总是笑嘻嘻地对我们说学校的趣事。我们作为父母的,看到孩子这么高兴,感觉很欣慰。
刘女士:你说得很对。我的孩子也是有这样的变化,比以前开朗多了。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孩子压力很大,每天回到家总是苦口苦脸的,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自从他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开放的氛围,学生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的孩子在学校里,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看到他健健康康的样子,我打心里高兴。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最大期望,就是他可以健康、开心地生活,至于能否取得多大成就、多高的荣誉,其实我们看得并不重。
廖新彩:职业学校和初中学校不一样,它更注重孩子专业的培养。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学习,这对孩子的压力不是那么大,孩子自然生活得轻松、健康。
吴小玲:的确。我的孩子从小对动漫有兴趣,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初中,这些专长很难得到发展,或者说是没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提升。我的孩子现在在职业学校读动漫设计专业,他很高兴,因为他的特长可以得到发挥,他会有一种成就感在里面。我感觉我的孩子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得优雅起来了,像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了。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责任心以及深切的关怀。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对职业学校还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读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没有出息,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当然,孩子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作为家长的当然会高兴,但我认为,读职业学校,孩子一样可以学到很好的知识,一样可以很好地发展,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我们中山市的领导、政府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这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相信孩子在职业学校里读书,一样会成才,一样会成功。
高绍夫:我平时工作很忙,有时候没有太多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过,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就读之后,我发现孩子无论是性格、学习、交际等都有所提高,我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就是职业学校的学习是开放性的,孩子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又感兴趣的专业。有了兴趣,自然肯去学习,学习成绩就自然会不断提高。现在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学校很放心。
成才:掌握一门技能
陈昭庆:听了一些家长的心声,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呢?或者说,你们觉得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才算是成才?
梁润根:孩子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我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我这个人很实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和别人一样活得开心,活得健康。孩子能够学自己喜欢学的东西,做一个好人,在我眼中,那就是成才了。
林观棣: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孩子没能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没关系,只要他可以学到一技之长,我想,也算是成长了吧。
邓燕婷:孩子自有他的路要走,我们家长可以引导,但是不应该过多干涉。对于孩子成才,我们应该客观一点对待。
梁玉妹:对于成才的含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考试第一名,一定要取得很高荣誉,一定要做大官,那才是成才。我觉得,成才可有不同的含义,关键是你以什么标准去判断。如果我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我当然很高兴,觉得他成才了,但是,孩子考不到名牌大学,那就是失败了?我觉得,家长是需要摆正这种心态的。我的孩子读职业学校,没有那些读名牌大学的孩子厉害,但是,只要他可以在职业学校里面继续学习,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高素质的孩子,在我眼中,他一样是成才了。而且,职业学校的确是教会了孩子真实的技能本领,我的孩子在学校真正地学到了一门手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仅大学是培养学生成长的摇篮,职业学校也一样是学生成才的摇篮。
刘小刚:感谢家长们的积极发言。你们这些心声及见解,对于我们今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听了你们刚才的谈话,我心里很感动。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大的方面来看,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小的角度来看,是为家长培养一个成才的孩子,一个让家长放心的、满意的孩子。
陈昭庆:各位家长都很朴实,也用大实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今天的谈话,主要谈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成才观。人到底怎样才是成才?我觉得,就读职业学校,必须要明确这一点。读上重点大学可以成才,读职业学校也一样能够成才。刚才家长们也谈了很多,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职业学校可以学到一门实用技术,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人,那就是成才。以前我常在想,作为子女,到底要怎么做才算是报答父母,算是“孝顺”呢?其实,“孝顺”就是要先“顺”再“孝”。即是说,身为父母的,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及工作顺利,心情顺畅。孩子的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父母的眼中,他就是成才了。
第二个就是幸福观。究竟怎样才算幸福?并非当大官、赚大钱就是幸福。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一个和谐开心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做到身心快乐,那样幸福指数会高,就很幸福。今天在座的家长,对成才观和幸福观都有自己很好的理解,相信你们的孩子在中山职业院校浓郁的教育氛围中,肯定会成长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知识丰富、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贡献的有用之材。
不是结束的结语
6月,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两进中山,走走看看,听听谈谈,此后将近一月,一直沉浸在中山职教的氛围之中,时时思索着中山职教的特色、人文及前景,也不时将中山职教与顺德职教进行对比,看一看这广东职教的“双子星座”有何异同。
我们不是产品优劣的评判者,也不是竞赛输赢的裁定员,对于竞赛场上同样出色、同样精彩的队伍,我们唯有喝彩,还是喝彩!唯有欣赏,还是欣赏!
而离开中山以后对中山人、事的回味依旧浓烈,看过中山职教以后对广东职教更充满期待,这便是我们对中山职业教育考察后的最深层的敬意。
这,仅仅是开始,不会是结束。
因为,春天,总是从花开开始。
(特别鸣谢:中山市教育局黄定光、刘小刚、唐杰伟、黄庆财、吴建利同志为本次采访作出贡献)
本栏责任编辑彭琳郑蔼娴
见习编辑朱守锂
第一个就是成才观。不是说读上重点大学就是成才,读职业学校也一样是成才。
第二个就是幸福观。并非当大官、赚大钱就是幸福。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一个和谐开心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做到身心快乐,那样幸福指数会高,就很幸福。
要听一听职校学生家长的声音,是第一次赴中山采访回来后的迫切想法。理由?无他,皆因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在职校读书,父母牵肠挂肚,总是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从孩子细微的变化之中,可以觉察出学校教育的影响。要了解学校,绕不过家长这一关。
时间:2009年6月15日下午3:00-4:00
地点:中山市教育局办公大楼会议室
主持人:
陈昭庆刘小刚
倾谈人员:
陈刚刘女士廖新彩吴小玲林观棣梁润根
高绍夫邓燕婷梁玉妹
幸福: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陈昭庆: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座谈,主要是想了解你们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就读职业学校的一些想法,或者介绍一下你们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港湾,你们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对孩子的情况最有发言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陈刚:大家下午好!其实,我感觉我的孩子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喜欢笑了,不再像过去那样老是绷着脸。因为,他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在学校,他也很努力地去学习,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也很好。每次放假回来,他总是笑嘻嘻地对我们说学校的趣事。我们作为父母的,看到孩子这么高兴,感觉很欣慰。
刘女士:你说得很对。我的孩子也是有这样的变化,比以前开朗多了。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孩子压力很大,每天回到家总是苦口苦脸的,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自从他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开放的氛围,学生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的孩子在学校里,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看到他健健康康的样子,我打心里高兴。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最大期望,就是他可以健康、开心地生活,至于能否取得多大成就、多高的荣誉,其实我们看得并不重。
廖新彩:职业学校和初中学校不一样,它更注重孩子专业的培养。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相应的专业学习,这对孩子的压力不是那么大,孩子自然生活得轻松、健康。
吴小玲:的确。我的孩子从小对动漫有兴趣,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初中,这些专长很难得到发展,或者说是没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提升。我的孩子现在在职业学校读动漫设计专业,他很高兴,因为他的特长可以得到发挥,他会有一种成就感在里面。我感觉我的孩子读了职业学校之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得优雅起来了,像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了。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责任心以及深切的关怀。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对职业学校还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读职业学校没有前途,没有出息,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当然,孩子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作为家长的当然会高兴,但我认为,读职业学校,孩子一样可以学到很好的知识,一样可以很好地发展,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我们中山市的领导、政府部门,都越来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这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相信孩子在职业学校里读书,一样会成才,一样会成功。
高绍夫:我平时工作很忙,有时候没有太多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过,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就读之后,我发现孩子无论是性格、学习、交际等都有所提高,我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就是职业学校的学习是开放性的,孩子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又感兴趣的专业。有了兴趣,自然肯去学习,学习成绩就自然会不断提高。现在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学校很放心。
成才:掌握一门技能
陈昭庆:听了一些家长的心声,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期望呢?或者说,你们觉得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才算是成才?
梁润根:孩子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我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我这个人很实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和别人一样活得开心,活得健康。孩子能够学自己喜欢学的东西,做一个好人,在我眼中,那就是成才了。
林观棣: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孩子没能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没关系,只要他可以学到一技之长,我想,也算是成长了吧。
邓燕婷:孩子自有他的路要走,我们家长可以引导,但是不应该过多干涉。对于孩子成才,我们应该客观一点对待。
梁玉妹:对于成才的含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考试第一名,一定要取得很高荣誉,一定要做大官,那才是成才。我觉得,成才可有不同的含义,关键是你以什么标准去判断。如果我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我当然很高兴,觉得他成才了,但是,孩子考不到名牌大学,那就是失败了?我觉得,家长是需要摆正这种心态的。我的孩子读职业学校,没有那些读名牌大学的孩子厉害,但是,只要他可以在职业学校里面继续学习,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高素质的孩子,在我眼中,他一样是成才了。而且,职业学校的确是教会了孩子真实的技能本领,我的孩子在学校真正地学到了一门手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仅仅大学是培养学生成长的摇篮,职业学校也一样是学生成才的摇篮。
刘小刚:感谢家长们的积极发言。你们这些心声及见解,对于我们今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听了你们刚才的谈话,我心里很感动。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大的方面来看,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小的角度来看,是为家长培养一个成才的孩子,一个让家长放心的、满意的孩子。
陈昭庆:各位家长都很朴实,也用大实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今天的谈话,主要谈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成才观。人到底怎样才是成才?我觉得,就读职业学校,必须要明确这一点。读上重点大学可以成才,读职业学校也一样能够成才。刚才家长们也谈了很多,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职业学校可以学到一门实用技术,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人,那就是成才。以前我常在想,作为子女,到底要怎么做才算是报答父母,算是“孝顺”呢?其实,“孝顺”就是要先“顺”再“孝”。即是说,身为父母的,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及工作顺利,心情顺畅。孩子的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父母的眼中,他就是成才了。
第二个就是幸福观。究竟怎样才算幸福?并非当大官、赚大钱就是幸福。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一个和谐开心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做到身心快乐,那样幸福指数会高,就很幸福。今天在座的家长,对成才观和幸福观都有自己很好的理解,相信你们的孩子在中山职业院校浓郁的教育氛围中,肯定会成长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知识丰富、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贡献的有用之材。
不是结束的结语
6月,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两进中山,走走看看,听听谈谈,此后将近一月,一直沉浸在中山职教的氛围之中,时时思索着中山职教的特色、人文及前景,也不时将中山职教与顺德职教进行对比,看一看这广东职教的“双子星座”有何异同。
我们不是产品优劣的评判者,也不是竞赛输赢的裁定员,对于竞赛场上同样出色、同样精彩的队伍,我们唯有喝彩,还是喝彩!唯有欣赏,还是欣赏!
而离开中山以后对中山人、事的回味依旧浓烈,看过中山职教以后对广东职教更充满期待,这便是我们对中山职业教育考察后的最深层的敬意。
这,仅仅是开始,不会是结束。
因为,春天,总是从花开开始。
(特别鸣谢:中山市教育局黄定光、刘小刚、唐杰伟、黄庆财、吴建利同志为本次采访作出贡献)
本栏责任编辑彭琳郑蔼娴
见习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