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高度文化自信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构建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突出传统文化课程的素质浸润作用,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特色桥梁作用,发挥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深化拓展作用,提升中医药课程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广度与人文温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协同机制是保障,需要学校、学院与教师各层面同向同行,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协同合力.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高度文化自信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构建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突出传统文化课程的素质浸润作用,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特色桥梁作用,发挥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深化拓展作用,提升中医药课程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广度与人文温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协同机制是保障,需要学校、学院与教师各层面同向同行,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协同合力.
其他文献
在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形态中,哲学视域的探讨宏观阐明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进路和历史趋势,澄明了确立共产主义目标的合理性.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集中探索并回答了已经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通向共产主义的基本路径、方式和战略策略问题.马克思晚年人类学视域的研究转向则是要回答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方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的具体道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延续了历史唯物主义“东方逻辑”的探索,充分回答了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没有能够在理论根本上阐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文化养老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应对养老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当前文化养老的研究与实践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含义界定不清晰、顶层设计不系统、具体政策实施不平衡等.由生活质量视角出发对文化养老的相关研究与政策进行思考,系统梳理文化养老的目标体系、供给主体、受益对象、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提出由目标维度、基本维度、测量维度等构成的文化养老评价体系,对于我国文化养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4年取消农业税以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基本形成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粮食支持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贴有转化成地租倾向、侧重前端生产保障、政策支持强度相对较高、地方积极性弱等.纵观主要国家的粮食支持政策改革可以发现,其粮食支持政策改革总体遵循着市场化导向的路径,从以价格干预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脱钩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为主.面对严峻的国内外挑战,我国的粮食支持政策要以市场化为目标,不断调整、释放支持潜力
政策是治理的载体,探究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能够更好地认识治理成色.政策变迁有三种动力机制:作为直接触发机制的选举、作为常规推动机制的议程设置以及作为核心稳定机制的偏好.选举机制及其功能是实现实质性民主和程序性民主的统一,选举之于政策变迁并作用于国家治理的意义是实现决策的注意力转移;议程设置是注意力分配过程,其实质是“让问题成为问题”,在注意力稀缺、饱和和转移三种情形之下,政府议程在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渠道上占据主导地位;偏好来自于理性,在偏好稳定的情形下,政策变迁取决于制度摩擦的阻力水平,其不可测量性需要追踪政
网络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顺应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关乎旗帜和道路,应从原则、价值、动力和目标四个维度进行把握.当前,网络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面临主体缺位失语、传播样式单一、回应迟滞低效以及表达囿于传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公信力、传播力、解释力以及吸引力流失的话语困境.切实维护和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应从提升话语主体权威性、增强话语传播效能性、强化话语解释精准性、永葆话语表达鲜活性四个方面耦合发力,最终实现网络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化与提升.
三国时期诸葛亮经营南中,既是其巩固蜀汉战略后方以利其北向抗魏、东向抗吴的国策,同时也是云南一带各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诸葛亮经营南中的直接起因,是吴、蜀相争之势与高定元、雍阊、朱褒作乱,致使南中问题有了必须尽快解决的急迫性;就性质而言,它不是民族战争或扩张战争,而是三国相争诸战的一部分,是蜀汉力欲恢复和重建统治秩序的战争.诸葛亮经营南中,大军往返须经由的由蜀入滇的交通线,大抵分为东(滇越道即旄牛道)、西(五尺道)两线.诸葛亮究竟是经由东路南下西路北还,还是经由西路南下东路北还,相关争议主要集中在
以沈从文、端木蕻良等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将自身体验的边地世界进行审美化建构,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现代文学边地书写模式.这类文学书写以特有的边缘姿态形塑了诸个边地文学空间,彰显出自由而驳杂的边地文化状貌,形成了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既在对话中交流、同时又在摩擦中交锋的文化态势,构建了边地中国的独特图景.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这种双向文化互动不仅有效地拓展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场域,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品格,丰富了文化中国的版图.
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培养守初心、铸信念、强人文、有大爱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本土教育实践,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和课程特点,将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进行类型化分析和界定,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牢牢把握“一贯制”“引路人”、协同保障、课程体系、知行合一等五大教育理念,做好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20世纪早期是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型期,处于这一历史节点上的唯物史观派史家形成了与传统学术观念不同的关于文史关系的新认识.相对于同一时期史料考证派的科学化追求,唯物史观派在对文史关系作理论性建构的同时更注重文学手法的使用,其中翦伯赞的历史著述最为典型.翦伯赞将其对文史关系的认识充分运用于史料学研究、历史撰述和文学研究之中,从而使他的治学具有明显的文史融合的特征,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史融合治学路径的现代性展开.翦伯赞对历代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理论认知较之传统史家更为全面和深入,且在研究路径上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
课程思政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迅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热点.学界围绕课程思政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生成依据、重大价值与实践路径等维度展开.已有成果为人们理解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借鉴,但同时还存有诸多分歧.学界在今后研究中,应强化课程思政的知识供给,建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强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意识,建构育人共同体,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强化课程思政的问题意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完善.